长江商报消息 A股超越美股历史成交量,成为全球单日成交量最大值
■ 本报记者 邹平
天量、新高,近期A股在一波又一波的大涨中上演奇迹。
昨日,沪指大涨1.99%,报2682.83点,实现7连阳,配合两市7105亿元的历史天量,这在A股十年行情中都没出现过。
央行降息、国企改革、资产证券化等诸多利好政策;不断增加的开户数,两市源源不断创出纪录的成交量等,这一切似乎都预示着牛市正在到来。
“如果您有多余的房子,赶快把房子抛掉买股票。”近日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给出了这样的投资建议。
林采宜说,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股票肯定是比房产要好得多的一类资产。而从发达国家的转型经验来看,股市已经见底了,现在正站在一个短周期的牛头上,也站在长周期的牛头上,长短周期重叠可以说明这是一个牛头的开始,而不是反弹。
银行地产股暴涨
11月收官日,两市双双低开,早盘金融、TMT强势,午后股指在银行、地产大幅拉升的带动下放量大涨。截至收盘,沪指涨1.99%报2682.83点,实现7连阳,成交4020亿元;深成指涨1.60%报9002.23点,成交3085亿元。两市成交额7105亿元再度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已经超越美股历史上的成交量峰值(2007年7月26日,995亿美元,约合6100亿人民币),成为全球一国单日成交量的最大值。
盘面上,银行股大涨逾7%领涨两市,航空股受益油价大跌而大涨9%,地产板块大涨近3%。交运物流、石油、工程建筑、TMT等板块涨近2%涨幅居前。旅游、煤炭、有色等板块跌幅居前。
值得一提的是,盘面上个股分化明显,尽管大盘涨幅达到近2%,但两市却有1400只股票下跌。
国际大投行纷纷唱多
唱多A股的还有著名的国际大投行。
“我估计明年上证综指会至2900点,沪深300可至3000点,较目前有一成多的上升空间。”国际投行瑞银集团合资券商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李表示,“春节前流动性一直会比较充裕,这对股市是正面因素,将极快推动股市上涨,可能这个目标年初就会实现。”国际投行高盛也对中国股市2015年的表现非常乐观,预计恒生国企指数、恒生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将上涨14%、10%和16%,不过一季度由于宏观经济放缓可能造成市场波动。
场外资金踊跃入市
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最新数据显示,11月17日至21日,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银证转账净流入461亿元,继前一周净流入314亿元后继续小幅增加。
据EPFR监测,11月13-19日流入A股和中概股的外资为1.8亿美元,其中专投中国股票基金流入2.2亿美元。而实际上,沪港通前四天流入A股的外资为214.28亿元(折合35亿美元),明显高于历史上任何一周流入A股的资金。
中登公司最新周报显示,上周(11月17日至21日)两市新增股票账户数为23.41万户,已经连续第6周突破20万户,投资者入市意愿强烈。
券商人士表示,保证金已连续三周净流入,11月前三周累计净流入944亿元,并呈加速趋势,开户数的净增,以及降息后的五个交易日,两市成交量连续几天在五千亿水平之上,这一切显示投资者对后市具信心。
据统计,截至11月26日的最新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融资融券余额也首次突破8000亿元,达8118.35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蓝筹题材两手抓
那么问题来了,牛市来了,我们应该如何做?
“我们对大类资产的配置已很清晰,增加股票和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增持美元资产——有价证券,降低黄金和储蓄存款类资产配置比例,降低房地产类的资产配置比例,卖掉房子买股票。”林采宜说。
海通证券指出,降息强化大类资产配置转向股市趋势,市场向上行趋势未变,真正的考验还要等待美联储利率政策干扰与改革进程、宏微观基本面共振的结果,时间窗口更可能在2015年3至5月。
东方证券认为,降息周期开始,改革重新激发市场活力,转型提高经济质量,而未来三年宏观流动性有望继续维持宽松;微观上,居民资产配置调整将朝向股票资产;制度上,中国资本市场将向世界开放,不断吸引境外资金。上涨行情已经开始,建议关注地产、券商、电力、基建和交运等蓝筹板块。主题上把握国资改革、迪斯尼,特别是关注上海本地股。
中金公司指出,降息周期开启,奠定股债双牛基石。首推四大行业:地产、机械、券商、保险,降息使得此前隐含较多悲观预期的周期性行业都需要重新评估。个股可关注中南建设、招商地产、光大证券等。
申银万国认为,投资风格将从过去单纯的“成长为王”向价值和成长并重的“平行世界”转变。调整充分的白马成长股可能卷土重来,短期有部分成长型基金经理会选择从壳资源小股票中进入白马成长避险;创业板大市值股票12月中旬将被纳入到沪深300样本股,被动型资金对于它们的增量配置将有利于估值合理的白马成长股阶段性深蹲起跳。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