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中国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运行 累计开放测试道路超2万公里

中国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运行 累计开放测试道路超2万公里

2023-11-20 07:06:15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刘倩雯

中国正式启动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化运行。

11月17日,工信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我国正式启动智能网联汽车量产应用。具备量产条件,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在取得准入许可后,可在限定区域内开展上路通行试点。

这意味着我国正式启动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化运行,产业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智能网联汽车系统的复杂性主要源于其多元化的应用环境和高度的融合需求。这一系统不仅涉及人、车、路和云端等多种要素的集成交互,而且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互动性特征。目前,智能网联汽车的相关技术和功能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和持续更新的阶段。

《通知》指出,通过开展试点工作,引导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和使用主体加强能力建设,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功能、性能提升和产业生态的迭代优化,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信部表示,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是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推广应用的客观需要,是保障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运行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提升社会效率的重要途径。

根据《通知》,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工作基础上,四部委遴选具备量产条件的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开展准入试点;对取得准入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在限定区域内开展上路通行试点,车辆用于运输经营的需满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运营资质和运营管理要求。智能网联汽车搭载的自动驾驶功能指国家标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定义的3级驾驶自动化(有条件自动驾驶)和4级驾驶自动化(高度自动驾驶)功能。

测试道路超过2万公里

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全国累计开放测试道路超过2万公里,一批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开展大量研发测试验证,部分产品已具备一定的量产应用条件。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自动驾驶将从测试阶段到大规模测试阶段,智能网联汽车距离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近。

近期,苏州、上海、武汉等地发布文件称,进一步扩大智能网联汽车试点范围,并提升政策支持力度。

武汉市是国内第一个发放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试点牌照的城市。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武汉市累计向19家企业发放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运营牌照1500多张。武汉成为百度无人驾驶商业化订单最多的城市,订单超过56万单,累计服务超过71万人次。

据悉,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累计里程(单向)突破1845公里,分布在8个行政和功能区,累计里程数和开放区域数全国领先。

此外,根据工信部数据,在网联发展方面,全国17个测试示范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7个国家车联网示范区完成了7000多公里道路智能化升级改造。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