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张璐
千亿独角兽SHEIN(希音)即将赴美上市的消息在电商圈引发热议。
近日,有消息称,SHEIN欲以900亿美元估值赴美IPO,并且已有投资人被邀请参加路演。如果此次成功IPO,SHEIN创始人许仰天将一跃进入顶级富豪榜前列。
SHEIN是快时尚跨境电商巨头,供应链和价格武器是其壁垒。据胡润《2023全球独角兽榜》,字节跳动、SpaceX和蚂蚁集团稳坐前三,紧接着的第四名便是SHEIN,估值4500亿元人民币。业绩方面,据公开数据,2022年SHEIN营收已达227亿美元,净利润为7亿美元,但同比缩水36%。
SHEIN的商业之路也引发了诸多争议。据统计,因被指控侵犯商标版权,SHEIN和其母公司遭遇上百起版权诉讼。
SHEIN的低价优势也遭到挑战,目前,拼多多旗下的Temu来势汹汹,供应链和市场争夺迎来考验。
上市路曲折股权迁移成背景
近日,有知情人士披露,SHEIN此次赴美上市寻求估值或达900亿美元,有投资人收到了路演邀请。随后,有业内人士透露SHEIN已秘密提交上市材料。
近两年来,SHEIN屡次被传“赴美上市”“秘密交表”,SHEIN官方对传闻则给予否认。但这一次,SHEIN表示,不予回应。模棱两可的态度,也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公开信息显示,SHEIN作为一家跨境电商,主要经营女装,也提供男装、童装、饰品、鞋、包等时尚用品。凭借着“够快、够便宜、够好用”的优势,SHEIN成为欧美等海外的一大爆款。
据融资数据显示,SHEIN自2008年成立以来,共获得9轮融资,红杉中国、顺为资本、老虎环球基金、穆巴达拉等均是其重要股东。2023年5月,SHEIN完成最后一次融资。红杉中国、泛大西洋投资、穆巴达拉参与,金额为20亿美元。
业绩方面,据可供查询的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SHEIN营收增幅从250%到60%再到54%,明显放缓。2022年,SHEIN营收227亿美元;净利润为7亿美元,较2021年的11亿美元缩水36%,这也是SHEIN首次出现利润下跌。
随着业绩增速的下滑,SHEIN估值也如“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2022年4月,SHEIN进行F轮融资,估值已达1000亿美元,跃升为跨境电商界的新兴巨头。而不到一年后的2023年2月,公司估值已缩水至660亿美元,几近腰斩。
现在SHEIN被曝以900亿美元赴美上市,估值回升36%。有创投人士表示,2023年上半年业绩回升是支撑SHEIN估值反弹的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SHEIN的快速成长得益于中国供应链优势,但SHEIN的归属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SHEIN只有一个全英文的官网,其在国内的核心公司广州希音国际进出口有限公司100%控股股东为ROADGET BUSINESS PTE. LTD,这是一家位于新加坡的公司,企业类型为外国法人独资。2022年,SHEIN被曝已将总部迁往新加坡,其创始人许仰天也被曝光已成为新加坡的永久居民。
另外,据天眼查显示,SHEIN的创始人许仰天,目前已不在国内任一企业担任法人,其直接或间接担任法人和持股的企业也已经全部注销,此前曾完成多轮融资的主体南京领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也在其中。
2023年5月,《新财富》杂志发布《2023新财富500富人榜》,39岁的许仰天以1120亿元的财富成为最新广州首富。但在最近10月24日胡润百富榜的名单中,许仰天的居住地已被标注为新加坡。
也就是说,SHEIN这家在中国成长起来的跨境电商,身上的中国烙印正在渐渐消失。
有业内人士指出,或许SHEIN此举有机会能躲避美国对中国企业的相关限制,在既能享受中国的低成本制造红利的同时,又能成为新加坡企业实现海外上市,通过“身份套利”来实现“监管套利”。
深入全球化与Temu上演“贴身肉搏”
按照SHEIN设定的目标,营收规模上,到2025年将翻一番,达到585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零售巨头H&M和ZARA现有年销售额的总和;GMV目标高达806亿美元,较2022年将增长174%。
目前来看,SHEIN提升业绩,加速“去中国化标签”重要一步,是以“全球化”身份,在全球大肆投资和并购。SHEIN已收购美国服装品牌运营商SPARC Group三分之一股权,2023年10月底,还收购英国最大线上时尚零售商之一Missguided及其所有知识产权。
从商业模式上来看,SHEIN采取的是典型的C2M(顾客对工厂)模式,即通过社区SNS平台和B2C平台,搜集和整合消费者的需求信息,进行分析后通过抓取信息生成订单。这样的商业模式,让供应链成为SHEIN生产端的核心存在。
2014年,SHEIN开始自建供应链管理系统、合作并入股工厂,并迅速通过主动补贴、快速结款、承担库存压力等方式赢得合作工厂信任。目前,SHEIN将供应链中心迁到了广州番禺,正在建设“希音湾区供应链总部项目”,投资金额150亿元。
但“小单快反”的供应链让SHEIN受到了来自版权等质疑。追求性价比和极致的快,其他方面自然会有所牺牲,这给SHEIN招来质量差的吐槽。与此同时,过去几年,因被指控侵犯商标版权,SHEIN和其母公司遭遇上百起版权诉讼,其中在美国就至少有53起。
另一方面,SHEIN的成功也吸引了其他出海玩家的注意,以女装和日用品为核心品类的Temu便是其中之一。自去年9月在北美上线以来,Temu一路高歌猛进,只用了不到两个月,就超过了SHEIN登上北美购物类APP排行榜榜首。2022年12月,Temu下载量更是突破千万,成为下载量最高的APP,霸榜至今。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像拼多多一样,Temu的核心定位是提供极致性价比的商品。Temu登陆美国市场后上架了很多SHEIN同款商品,且价格更低,几乎只有SHEIN的53%—80%,甚至部分单品价格低至30%。
而让Temu保持低价的有利“武器”之一,是全托管模式,这与SHEIN体系非常相似。全托管是一种类自营模式,由商家(供货商)给平台供货,平台负责店铺流量和运营。在这种模式下,Temu吸引大批工厂卖家入驻,从而让商品价格越卷越低。
尽管Temu是后加入者,但其身后站着的是拼多多,不论是比拼财力,还是商业招数,SHEIN这次是遇上了劲敌。随着Temu全托管模式的成功,越来越多的跨境电商平台正在入局,行业斗争势必持续,温度也会更加灼热。
视觉中国图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