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刘倩雯
8月28日,2023“武汉民营企业100强”榜单揭晓,入围门槛达到20.77亿元,再创新高。
榜单在武汉市工商联举行的第十五届三次常委(扩大)会议上发布,同时发布的还有“武汉民营制造业企业50强”“武汉民营企业科技创新50强”。据悉,这三项名单由武汉相关市直部门共同组织,在企业自主申报的基础上,以2022年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为依据,由武汉市工商联完成。
统计数据显示,民企100强营收总额合计约为1.2万亿元,同比增长2.91%;制造业50强企业营收总额提高到2788.46亿元,同比增长4.17%。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50强”为今年首次设立的新榜单,科技创新50强营收总额1065.50亿元,同比增长4.70%,高于民营企业100强和制造业50强营收总额增长率。
百强民企资产总额达1.14万亿
2015年,武汉市首次开展“武汉民营企业100强”评选,“武汉民营制造业企业50强”也连续发布六年,今年首次发布“武汉民营企业科技创新50强”。
2023武汉民营企业10强有卓尔控股有限公司、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恒信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摩托罗拉(武汉)移动技术通信有限公司、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新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新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武汉联杰能源有限公司、武汉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
报告显示,2023武汉民企100强入围门槛为20.77亿元(以上年度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为主要指标),较上年20.30亿元净增0.47亿元,增长2.32%,相较于2015年首次发布,8年翻了6倍。
在营收总额方面,整体呈现稳中向好,民企100强营收总额合计为11985.83亿元,同比增长2.91%;制造业50强企业营收总额提高到2788.46亿元,同比增长4.17%。卓尔控股、九州通两家企业2022年营收总额再上台阶,双双突破1400亿元,增长额均超180亿元,增幅超14%。
在资产总额方面,民企100强资产总额共计1.14万亿元,同比增长0.06%。资产总额过千亿元的企业2家,资产总额在100亿元至1000亿元的企业16家。
此外,民企100强纳税总额增长稳定,纳税总额321.53亿元,同比增长16.23%,占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的25.94%,较去年上涨了1.44个百分点。民企100强中纳税过亿元的企业占比61%,较去年增加6家,纳税额超过20亿元的企业共3家。
民企100强中,第二产业入围企业61家,比上年增加3家,其中,制造业企业36家,继续保持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入围企业39家。2022年,民企100强员工总数达44.83万人。
制造业50强入围门槛由上年11.18亿元升至11.94亿元,净增0.76亿元,增长6.80%,其中,营收过100亿元的企业6家,过50亿元的企业15家。
首设科技创新榜单
今年,武汉新开“武汉民营企业科技创新50强”榜单,一批具有科技创新“创造力”、数字化转型“数智力”、勇闯市场“竞争力”的民营企业脱颖而出。科技创新50强分布于“965”产业体系中多个行业,对于巩固光电子信息这一核心产业,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数字创意、新一代信息网络、大健康等重点新兴产业,引领人工智能、新材料、空天等未来产业,实现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贡献了民营经济智慧和力量。
统计数据显示,科技创新50强营收总额1065.50亿元,同比增长4.70%,增幅领先三项榜单,其中高新技术收入同比增长达8.61%;企业利润总额为199.58亿元,同比增长59.95%,税后净利润总额178.19亿元,同比增长64.72%。
研发的持续加强,为民营经济发展增添活力。民企100强中,有67家企业上报了研发经费数据,研发经费总额108.48亿元,同比增长14.89%。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3%的企业24家,比上年增加1家;超过10%的企业4家。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人福医药集团、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分别以13.55亿元、9.67亿元、7.55亿元位列前三名。制造业50强中有46家上报了研发经费数据,研发经费总额92.59亿元,同比增长18.24%,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3.34%。科技创新50强研发经费总额95.98亿元,同比增长9.47%,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3%的企业49家,超过10%的企业18家。
在科研人员方面,民企100强研发人员3.13万人,同比增长11.43%,研发人员数量占员工总数的6.99%。其中,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超过3%的企业41家,超过10%的企业27家。制造业50强研发人员1.41万人,同比增长16.64%,研发人员数量占员工总数的11.75%。科技创新50强研发人员1.81万人,占员工总数的28.56%,从学历层次看,42.41%的研发人员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位)。
统计数据显示,民企100强企业本体及其下属公司中,有120个高新技术企业,12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44个省级专精特新,亿咖通、联特科技、长盈通、恒立钻具等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扎堆上市。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