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蔡静 综合报道
全面注册制落地两周时间,主板IPO企业已陆续平移至交易所受理,主板IPO进入“纳新”阶段。
据沪深交易所官网显示,2月17日至3月4日晚间,沪深交易所合计共受理261家主板IPO企业平移工作,占全部主板存量IPO项目的94%左右。没有按时平移的,则将视为新申报企业重新提交申请。
除平移企业外,已过会但尚未拿到批文的IPO公司去向也备受市场关注。据梳理统计,目前10家未拿到注册批文的已过会企业中,8家将转道注册制赛道“重考”,乔丹体育和三赢兴2家公司去向暂时不明。
审核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其中,有7家获受理的主板IPO企业已领先进入问询环节。而全面注册制下的第一家IPO被否企业也已出炉。
全面注册制下,不同板块定位明晰、错位发展,进一步夯实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压实发行人、中介机构、交易所等各层面责任,严把质量关,并将选择权交给市场,将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
8家已过会企业转道注册制“重考”
注册制下企业上市,材料受理是第一步。按照证监会工作安排,2023年2月20日至3月3日接收主板首发、再融资、并购重组在审企业申请,并按在中国证监会的审核和受理顺序接续审核,自2023年3月4日始接收主板新申报企业申请。
沪深交易所官网显示,2月17日至3月4日晚间,沪深交易所合计共受理261家主板IPO企业平移工作,其中深交所105家、上交所合计156家。
据证监会网站显示,截至2月9日,沪深主板IPO项目288单,扣除11家正在发行或已上市企业后共277单。目前主板IPO平移已完成94%。没有按时平移的,则将视为新申报企业,将按照交易所的受理顺序,与新申报企业一起,重新走审核流程。
目前,全面注册制新规下的首家IPO新申报企业已诞生,为沪市的药都银行,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融资金额为16.3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有7家获受理的主板IPO企业已进入问询环节,并已完成首轮问询与答复。全面注册制下首批上会受审的主板企业,很可能便将在这7家企业中诞生。
除平移企业外,已过会但尚未拿到批文的IPO公司也备受市场关注。根据过渡期安排,已过会但尚未拿到批文的IPO企业,可自主选择原地等核准批文,也可以选择申请停止推进行政许可程序,按照改革后的制度重新启动发行承销工作。
在市场人士看来,过会后距离上市就是临门一脚,时间相对来说不会太长,转道注册制还需再履行一套完整的审核程序,时间成本较高,企业一般会选择按既定程序推进,认为可以以更高价发行的企业则可能会选择注册制。
根据证监会披露的截至2月9日IPO排队企业名单,彼时“已过会”的主板IPO企业共有21家。其中11家已拿到注册批文。
其余10家未拿到注册批文的企业中,明泰控股、毛戈平化妆品、东莞证券、时代装饰、宏业基岩、大牧人、宏石激光、江顺精密等8家“已过会”企业,并未原地等待核发批文上市,而是选择转道注册制赛道继续接受审核。而乔丹体育和三赢兴2家“已过会”IPO企业并未出现在平移企业阵容,去向暂时不明。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企业过会时间均较早,多数在一年左右。其中乔丹体育更是有名的IPO“钉子户”,其IPO在2010年9月15日获得受理,次年通过发审会,但至今没有拿到批文。
全面注册制首单被否IPO出炉
全面注册制下,第一家IPO被否企业出炉,引发市场关注。
3月2日,上海文依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文依电气”)创业板IPO申请上市委会议未通过,审议结果为不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或信息披露要求,成为全面注册制启动以来首家被否的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文依电气主要从事电气连接与保护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软管及软管接头、电缆接头、拖链、连接器等,此次IPO计划募集资金3.5亿元用于电气连接与保护系统扩产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等。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陈兵 、陈嘉正父子,二人合计控制公司100%股权。其选择的上市标准为,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
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文依电气营业收入分别为2.24亿元、2.52亿元、3.0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97.77万元、5222.42万元、6166.67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文依电气的电气连接产品实现收入4895.29万元,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0.3%猛增至16.24%,成为当期营收主要增量。而该产品近9成收入来自浙江新吉奥汽车有限公司这一单一客户。此外根据测算,文依电气的电气连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仅为2.97%。
目前,文依电气拥有专利76项,发明专利仅1项,没有涉及电缆保护产品的发明专利。
对此,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认为,发行人未能充分说明电缆保护产品业务的成长性、电气连接产品业务增长的可持续性,未能充分说明其“三创四新”的特征,以及是否符合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的创业板定位要求。
全面注册制下,不同板块定位明晰、错位发展,进一步夯实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将选择权交给市场,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
从全面注册制下首单被否IPO来看,交易所严把质量关,着重关注了发行人的成长性,是否符合产业政策、是否符合板块定位的问题。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