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A股2021年稳健收官 日均成交额破万亿再创新高

A股2021年稳健收官 日均成交额破万亿再创新高

2022-01-10 08:31:45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编者按

2021年,是资本市场稳步推进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

这一年,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继续深化,全年新上市的524只新股中,逾七成采用注册制方式发行。

这一年,北交所横空出世且开局良好,促进新三板市场功能进一步提升,创新型中小企业迎来新机遇。

这一年,A股市场成交持续放量,单日万亿成交额已是常态。截至2021年12月31日收盘,沪深两市2021年全年总计成交257.21万亿元,日均成交1.06万亿元,再次刷新历史记录。

这一年,监管层落实“零容忍”,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得到强化。全国首例特别代表人诉讼案“康美案”一审判决,5.2万投资者获配24.59亿,宣告欺诈发行、低成本违法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展望2022年,“稳字当头、改革攻坚”将成为2022年资本市场的关键词。

●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

基于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A股市场得以健康稳健发展,市场体量及活跃度再创新高。

2021年12月31日收盘,上证指数收报3639.78点,涨0.57%;深证成指报14857.35点,收涨0.41%,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均收获年线三连阳。

2021年,A股市场总成交257.21万亿元,日均成交1.06万亿元,均超过2015年的牛市,创下历史新高。特别是2021年下半年开始,单日万亿成交额已成常态,沪深两市曾连续49个交易日成交额超过万亿,刷新历史记录。

而受益于注册制改革的深入推进,A股IPO常态化运行,上市公司队伍不断扩容。据Wind统计,2021年A股有524只新股上市,同比增长19.9%;募资总额5437.73亿元,同比增长近13%,IPO数量和募资规模均实现连续三年正增长。其中,逾七成公司以注册制方式发行。

市场交投活跃万亿成交额已成常态

2021年,A股市场风云变幻,最终实现平稳收官。

2021年12月31日收盘,上证指数收报3639.78点,涨0.57%;深证成指报14857.35点,收涨0.41%,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均收获年线三连阳,其中上证指数为时隔28年之后再次出现年线“三连阳”,深证成指为首次出现年线三连阳。而创业板指报3322.67点,平盘收盘。

纵览整个2021年,创业板指数累计涨幅最高,达到12.02%,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分别上涨4.8%、2.67%。

基于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A股市场得以健康稳健发展,市场资金积极涌入,成交额再创新高。2021年的245个交易日中,149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万亿元。特别是2021年下半年开始,单日万亿成交额已成常态,其中2021年7月21日至9月29日,沪深两市连续49个交易日成交额超过万亿,刷新历史记录。

而从全年来看,2021年A股市场总成交257.21万亿元,日均成交1.06万亿元,均超过2015年的牛市,创下历史新高。

其中,贵州茅台去年成交量最高,达到1.98万亿元,隆基股份、比亚迪、东方财富、宁德时代、五粮液、天齐锂业、北方稀土、中国平安等个股全年成交额均超过万亿元。

“随着股市本身的增值,以及近年来IPO和再融资带动的上市公司数量和股本扩张,A股自由流通市值也逐年提升,目前已突破40万亿元。以2.57%的历史换手率均值计算,A股理论日均成交额已突破1万亿元。”中金公司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2021年MSCI、富时罗素未进一步提升A股的纳入因子,但外资主动增配A股的意愿不减,北向资金净流入亦创下历史记录。

Wind数据显示,2021年北向资金累计成交27.63万亿元,成交净买入4321.7亿元。其中,沪股通合计净买入1937.28亿元,深股通合计净买入2384.42亿元,年度净买入额创历史新高。

随着市场的扩容,投资者跑步进场,也被视为A股热度高涨的标志。据中证登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末,投资者数量达到1.96亿,已开立A股账户投资者增至1.96亿。

A股投资者结构更加优化,专业机构投资者规模占比提升。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持股市值占A股总市值的比例为7%,相较二季度末的6.74%进一步提升。

上市公司快速扩容但监管力度不减

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上市公司队伍快速扩容,并实现高质量发展。

据Wind统计,2021年A股有524只新股上市,同比增长19.9%;募资总额5437.73亿元,同比增长近13%,IPO数量和募资规模均实现连续三年正增长。其中,逾七成公司以注册制方式发行。

在2021年的新股中,涌现出“巨无霸”企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史上最贵新股”禾迈股份、首家“A+H+N”三地上市公司企业百济神州等极具代表性的企业。

而北交所的横空出世,则为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截至2021年底,北交所上市公司82家,新三板创新层挂牌公司1224家,基础层挂牌公司5749家。

值得关注的是,在市场化的定价方式下,“打新不败”的神话破灭。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A股上市首日“破发”的新股共有16只,上年同期则为0。其中,百济神州单签亏损1.6万元,亏损金额最多。成大生物上市首日下跌27.27%,破发幅度最大。

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长,截至2021年末,A股总市值超过96万亿元,较2020年全年劲增12万亿元。

其中,贵州茅台依旧为A股市值最高的公司,总市值约为2.58万亿元,也是A股唯一一家市值超过2万亿元的上市公司。“万亿俱乐部”成员还包括工商银行、宁德时代、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

IPO常态化,不意味着监管力度的降低。在“零容忍、强监管”的要求下,监管部门对于打击证券犯罪的力度加强。特别是今年11月12日,我国首例特别代表人诉讼案“康美案”一审判决,5.2万投资者获配24.59亿,宣告欺诈发行、低成本违法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得到强化。同时,“康美案”中独董承担巨额连带责任,也引发了市场对于“独董”制度的深思。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稳步推进改革,成为资本市场新一年的关键词。“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肩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结构转型”重任的资本市场,更值得期待。

董登新:主板推进注册制应更具自身特色

●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中国资本市场试点改革注册制的第三个年头。

2019年7月,科创板鸣锣开板并试点注册制。2020年8月,创业板首批注册制企业挂牌上市。2021年9月,北交所横空出世,同样施行注册制。

在注册制改革中,企业上市标准呈现多元化、包容性的特征。在注册制改革的推动下,A股IPO发行效率及质量稳步提升。

普华永道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A股共有493只新股上市,同比增长25%,融资额高达5478亿元,同比增长17%,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超过七成的IPO以注册制方式发行,注册制IPO数量和融资额分别占比达73%和65%。

而上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2年资本市场将实现注册制全面覆盖,“这是非常重大的政策信号。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注册制全面覆盖是跨越性的一步,是重大的制度突破。一旦全市场覆盖,那么整个市场生态和投资理念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日前,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IPO数量及融资额均创历史新高

2021年是我国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的标志一年。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深入推进,A股市场IPO快速扩容,上市公司质量也在稳步提升。

根据普华永道统计数据,2021年A股共有493只新股上市,融资金额54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和17%,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超过七成的IPO以注册制方式发行,注册制IPO数量和融资额分别占比达73%和65%。

在IPO数量方面,2021年深交所创业板以199家位居第一,上交所科创板162家,显著超过深市主板87家和沪市主板34家的水平。此外,刚刚开市不久的北交所IPO数量为11家。

融资规模方面,普华永道统计,2021年科创板以2062亿元的规模位居A股首位,上交所主板以1688亿元位居其次;创业板2021年IPO共融资1475亿元,深交所主板融资233亿元;北交所合计融资20亿元。

“2021年不仅是上交所和深交所作为注册制试点的完整年度,也是采用注册制的北交所开创之年,整体看注册制试点取得了层层递进的积极成效。”普华永道指出。

值得关注的是,上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这意味着,继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试点注册制改革后,主板也将全面推进注册制改革,这也成为2022年资本市场的关键词之一。

光大证券分析师王思敏认为,注册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在于资本市场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加强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地位和改革力度。同时,注册制改革有利于激发科技创新,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结合发展,促进资本市场对于科技的支持力度。另外,注册制改革拓宽了上市标准和以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为代表的上市来源。我国股票市场发轫于国企脱困,注册制改革有助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等市场主体参与资本市场。

董登新:全市场覆盖注册制意义重大

“一旦实现注册制的全市场覆盖,对于A股市场乃至资本市场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理念,都会带来深刻的变化和影响。对于提升A股市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加速市场化、法治化改革的进程,意义重大。同时,对于资本市场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以及在资本市场提质增效方面也会取得重要的突破。所以注册制改革,作为一项基础制度的变革进行全市场覆盖,是至关重要的。”董登新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

那么,注册制的全面覆盖,将带来怎样的改变?

董登新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主板推行注册制,和创业板、科创板以及北交所推行的注册制可能会有所不同。主板的注册制会借鉴或复制科创板和创业板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但另外一方面,主板的上市企业毕竟不同于科创板和创业板,因此都会有自身的特色。

在董登新看来,主板的注册制推行,可能主要在IPO标准上存在两个方面的差异。其一,主板对于企业盈利的要求可能会略高于科创板和创业板。由于主板挂牌的都是一些相对成熟的企业,这些企业通常具有相对稳定的盈利能力,因此主板推进注册制,可能不会接纳未盈利的企业,但在盈利的标准上可能会降低要求。例如,现行主板IPO要求企业连续三年盈利,主板推行注册制之后,可能只需要企业近两年或者最近一年的盈利,对于企业盈利水平方面的标准也可能会更包容。

其二,主板推行注册制之后,也会更加重视“营业收入”和“估值”这两个指标。主板对于“营业收入”和“估值”这两个指标的重视程度,可能还会比创业板和科创板更高一些。

董登新进一步指出,从注册制的配套改革来看,一旦主板推行了注册制,那么退市制度也要做出相应调整,包括像科创板、创业板一样,主板取消暂停上市,取消恢复上市。

在重新上市的标准上,主板可能也要做出改变。比如说对于因重大违法退市的企业,就不允许其重新上市。对于主动退市的企业,可能会鼓励或者是给他们重新上市提供更加优惠的条件。总体而言,主板的注册制改革应该更具有自身特色。

此外,注册制的全市场覆盖,上市公司再融资也将采用注册制。“近几年监管层对于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态度有了质的转变,鼓励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平台,通过再融资实施并购,进行产业整合。”董登新说。

他认为,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的平台并购,主要发挥资源配置和产业整合的功能,既能够为企业自身提质增效,同时也能够为整个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做出重要贡献,因此监管层鼓励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但监管层鼓励的并购重组不包括“保壳”“炒壳”,也不主张没有主业的“空壳”或者“僵尸企业”盲目并购。

北交所

北交所成立以来股票均涨98.9%

8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2722亿

●长江商报记者 蔡嘉

从2021年9月2日官宣设立,到2021年11月15日正式开市。仅历时74天,北交所的横空出世,不仅再次体现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更成为2021年资本市场改革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尽管成立仅一个多月,但北交所已展现出蓬勃生机。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收盘,北交所8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2722.75亿元。开市以来,北交所日均成交额较2021年8月精选层增长3.04倍,并带动新三板基础层和创新层的交投活跃度提升。

2021年,北交所全市场股票平均涨幅98.90%,投资者数量超475万,是北交所设立消息宣布前的约2.8倍。

北交所定位服务于创新型中小企业,在更为包容的发行上市制度下,北交所上市公司成长性、创新性特点尤为突出。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新三板与北交所共计有37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北交所上市公司16家,新三板创新层132家、基础层223家。

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北交所已呈现出较快的发展速度。

据北交所披露,截至2021年末,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82家,新三板创新层挂牌公司1224家、基础层挂牌公司5749家,北交所“龙头”撬动作用初步发挥。

北交所后备军正持续扩容。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共有180家新三板公司提交了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材料,其中150家公司的材料已被登记受理,10家已通过北交所上市辅导验收。

截至2021年末,北交所上市公司总股本122.69亿股,流通股本57.27亿股;总市值2722.75亿元,流通市值1073.82亿元。

其中,市值最高的公司为贝瑞特,总市值为718.47亿元,也是唯一一家市值超过300亿元的北交所上市公司。连城数控、吉林碳谷、长虹能源等三家公司市值超过百亿,分别为237.85亿元、182.74亿元、107.33亿元。

包括上述公司在内,北交所共有8家上市公司市值超过50亿元,26家公司市值超过20亿元,占比分别约为10%、32%。

自开市以来,北交所日均成交额较2021年8月精选层增长3.04倍,日均换手率1.79%,整体年化换手率为434.26%。

据北交所披露,2021年北交所全市场股票平均涨幅98.90%,市场财富效应初步显现;投资者数量超475万,是北交所设立消息宣布前的约2.8倍;存量公募基金入市交易,8只新设主题基金全部超募,社保基金、QFII已经进场,机构投资者加速布局。

不仅如此,北交所开市,带动新三板基础层和创新层的交投活跃度有所提升。全国股转公司官网显示,截至2021年末,新三板共有409家做市挂牌公司,做市股全年成交量107.49亿股,成交金额651.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2%、36.42%。

其中,华强方特的做市商数量高达41家,粤开证券做市商32家,华岭股份、先临三维、中建信息、宏远电器、新道科技、珠海港晟、安达科技等公司做市商数量超过20家。

传递到券商方面,相关数据显示,开源证券、东北证券、中泰证券、首创证券、九州证券等16家券商2021年以来新增做市公司数量超过10家。

成长性、创新性特点尤为突出

由于定位服务于创新型中小企业,北交所的发行上市制度中,对于市值和财务标准的要求总体上低于其他交易所各板块上市条件,以契合中小企业的发展阶段和经营特征。

在更为包容的发行上市制度下,北交所上市公司各有亮点,成长性、创新性特点尤为突出。

数据显示,北交所首批81家上市公司中,包括中寰股份、同心传动、科达自控、长虹能源、云创数据、星辰科技等16家公司属于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占比接近两成,另有31家企业为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名单,截至2021年12月31日,新三板与北交所共计有37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北交所上市公司16家,新三板创新层132家、基础层223家。

虽然体量较小,但北交所上市公司也呈现出“小而美”的特性。同花顺数据显示,以2020年财务数据统计,北交所首批81家上市公司2020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88.35亿元,净利润56.21亿元,平均值分别为6.03亿元、0.69亿元。

据长江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披露2021年三季报的北交所上市公司共有76家,2021年前三季度,76家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24.93亿元,平均值为5.6亿元,平均增速为27.06%;净利润47.11亿元,平均增速达到57.67%。

而从研发投入角度来看,2020年,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合计超过20.61亿元,平均值为2544.52万元,研发费用率平均值约为6.14%,研发投入力度明显高于其他新三板公司。

2021年前三季度,已披露数据的76家公司研发费用合计为19.66亿元,平均值2586.72万元,研发费用率平均值约为7.54%,较上年进一步提升。其中,诺思兰德、数字人、创远仪器、国源科技、微创光电等公司研发费用率超过20%,特别是诺思兰德研发费用率更是高达85.45%。

从后备军的实力来看,相关数据显示,180家在辅企业2020年平均营业收入和平均净利润分别为4.07亿元、3205.89万元,营收、净利润平均增速分别为25.32%、75.49%。符合北交所上市财务条件的挂牌公司共有1200多家,净利润平均值为3666万元。

北交所方面也认为,北交所仍处建设初期,新三板规范培育功能有待夯实,面对形态多样、需求多元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精准性、针对性服务还需大幅跟进,进一步深化新三板改革、高质量建设好北京证券交易所依然任重道远。

北交所进一步表示,将以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为总方向,协同各方力量,持续巩固北交所良好开局,进一步提升新三板市场功能,落实好全面实施注册制各项要求,打响市场服务品牌,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