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记者 陈妮希
5月24日,天猫、京东、苏宁同日开启“618大促”,并将持续近一个月,堪称“史上最长618”。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作为一年中首个大规模购物促销季,"618"不仅是各大商家寻求增量的主战场,各大电商平台的竞技场,同时也是互联网科技巨头发力的重要服务场景。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除了价格优惠外,新品、直播、会员等关键词被反复提及。如何服务零售门店、如何降低商家促销成本、如何推动即时零售加速破圈也成了今年大促热点,除了阿里天猫、达达集团等老牌玩家,包括企业微信、微信支付等服务业态逐步站在"618"的舞台前。
新老玩家混战“618”
今年618,如何为商家提供更好的服务赛道火热。
淘宝天猫官方宣布:从5月24日起,平台商家的「退货运费险」费用全面下调。降费后,预计商家全年的运费险成本平均下降25%。 此次调整,受益最多的将是中小商家及退货运费险支出较高的商家。新方案显示,商家的「退货运费险」单笔订单保费:最低由0.15元降低至0.01元,最高由3.3元降低至3元,且对所有保费标准均进行了不同程度下调,最高降幅达93%。
另一边,企业微信、微信支付以“做每家门店的数字化助手”为题,抢滩618服务赛道。企业微信行业高级总监陆昊表示,企业微信帮助百万零售业转型的路径就是“对内向管理要效率,对外向市场要增长”。对内,通过企业微信高效管理导购团队,包括工作沟通、排班考勤、工作汇报、培训学习等都能在企业微信上完成。对外,则助力客户深度运营四大场景——智慧获客、智慧服务、智慧运营、智慧管理。据介绍,目前,企业微信已在中百、武商、中商落地。
除此之外,微信支付场景的线上线下融合能力也在不断进化。在线上,用户可以通过导购在企业微信上的店铺链接、视频号、公众号等“抵达”小程序,最终完成交易;在线下,用户通过导购开单或小程序收银付款,实现线下订单线上化。
对此,一位互联网行业观察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从巨头的618准备动作来看,今年年中大促竞争更加激烈,不仅是消费端的争夺,各个商业体资源争夺也正式打响,加速零售行业全面升级。”
“最后一公里”末端物流竞争加剧
作为保障年中大促的重要一环,仓储物流向来是必争之地。
今年618,物流行业再掀速度较量。菜鸟供应链宣布,“预售极速达”今年覆盖全国300个城市,消费者下单后最快几分钟就可收快递;不仅如此,中大件预售商品也首次被覆盖,“晚上下单,早上收货”成为菜鸟供应链服务全品类的可选服务。
此前,菜鸟“预售极速达”服务已多次承载大促第一波订单高峰,今年618预售开启后,菜鸟供应链会将预售商品提前下沉到离消费者最近的快递网点和站点,“楼上下单,楼下发货”,消费者付尾款后,批量包裹可实现分钟级配送,95%以上包裹可实现当日达和次日达,消费者如日常一样收快递,不必担心大促期间被延迟满足。贴心的是,今年针对新疆、宁夏、甘肃等西部地区的预售订单,菜鸟供应链也制定了商品预包、优先发货的解决方案,配送时效得以有效提升,满足了更多消费者的快速收货需求。
本地即时零售和配送平台达达集团宣布,将在6月1日至20日期间,联合京东到家平台上包括超市便利、生鲜果蔬、手机数码、医药健康、家居时尚、鲜花蛋糕、母婴等各品类超过10万家实体门店,以及伊利集团、蒙牛集团、益海嘉里、宝洁中国等一线快消品牌,线上线下全渠道打通,并基于达达快送的即时配送能力保障,为全国约1400个县区市的消费者,提供618也能全品类1小时送达的即时消费体验。
今年618,达达集团将与京东进一步深化全渠道战略合作,战略承接京东即时零售和即时配送业务,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为更多消费者提供“手机下单、1小时送货到家”的即时购物体验,同时助力实体经济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推动即时零售加速破圈。
业内分析认为,随着“最后一公里”末端物流的竞争加剧,物流数字化能力将会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向市场提供更加细分客户、细分场景的物流服务,最大化地缩短仓储与配送的交接时间,商品与消费者的交付距离,携手商家抢占市场高地。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