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云南“永德活字典”朱永昌:珍爱生态保护者身份,与长江商报一同保护灰叶猴

云南“永德活字典”朱永昌:珍爱生态保护者身份,与长江商报一同保护灰叶猴

2021-01-01 07:38:40 来源:长江商报

   

云南永德环保人士朱永昌。秦建 摄

     长江商报公益记者 黄聪 王位 发自云南永德

    “我一直工作生活在永德,在这么多职务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自然村长、生态保护者。”2020年11月25日,面对长江商报公益记者的镜头,形象颇似易中天的朱永昌,说出了这番感言。

    朱永昌拥有多个身份,他是云南永德县政协委员,通过新型产业模式帮助贫困户致富;他还一手创办了云南永德紫玉茶叶有限公司,传承着永德茶叶文化的“文脉”;他最喜欢自己生态保护者“公益人士”的身份,致力于带领村民保护永德珍惜野生动植物,被当地人尊为“永德活字典”。

    当朱永昌告知,户威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灰叶猴,在当地生存状况堪忧后,长江商报公益联盟立即启动了“长江商报永德灰叶猴公益保护项目”。

    朱永昌说:“长江商报发起的保护灰叶猴的公益项目,实际上就是保护这里的人居环境,就是实现这块小区域命运共同体的共建共生和共荣”。

    “脱贫带头人”:脚踏实地助群众增收

    朱永昌是永德县政协委员、县供销联合社主任。“他带着真情,俯下身子、脚踏实地,展示着自己的风采。”云南媒体这样评价朱永昌。

    作为县供销联合社主任,朱永昌发挥县供销联合社优势,在大山乡麻栋寨村开展“公司+农户+合作社”的产业扶贫模式,帮助贫困户发展莲雾、蜜桔、柠檬、杨桃、坚果、蓝莓、甜柿、杨梅、优质桃、四季豆等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每年仅四季豆一项产业就为当地村民带来了300多万元的收入。

    与此同时,朱永昌还引荐老舍茶馆资助乌木龙乡28名学生完成小学至大学学业,促成民盟东莞市相关热心人士到永德县开展“暖心助学行”活动,资助82名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12万元。

    依托永德紫玉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朱永昌为136名贫困户提供就业;牵头建立“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供、销一体化模式,带动德党镇、小勐统镇、勐板乡、大雪山乡茶农1323户5579人增产增收;开展“10.17牵手”号茶拍卖会,筹集扶贫资金93万元;牵头成立了“永德县众力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增加了群众收入。

    2019年以来,朱永昌与永德县政协提案委主任杨文裙,时常蹲点在户威自然村,与村民面对面协商,建立了一套乡村振兴发展机制,户威自然村乡村振兴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户威自然村‘村里事、村民议、村民建、村民管’的议事机制作为一种探索,在我的内心,会时不时停下来看看走过的路,扎根寨子是否真的用心、用情,梳理的‘四个清单’是否扎实,理事会是否真的发挥作用,选人用人是否得当,合作社是否真的运转,各项制度是否有效执行?是否对得起上级领导‘要坚持小钱办大事’的嘱托和‘为群众办实事,办成群众最想办的事’的政协情怀?”朱永昌欣慰地说:“群众脸上幸福的笑脸给了我答案。”

    “茶痴”:创办公司成省级龙头企业

    朱永昌生长在制茶世家,他的父亲曾在凤庆滇红茶厂工作。长大后,他走访众多名茶产地,潜心研习制茶学问,对茶文化的喜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既然那么爱茶,何不牵个头把永德的茶叶做起来,让永德的茶走出去,为永德少数民族和老百姓做点实事。”永德一位老书记的话,让朱永昌萌生了开办茶叶公司的想法。

    2007年,在供销社茶叶公司的基础上,云南永德紫玉茶叶有限公司成立,朱永昌是公司的创始人。现在,紫玉茶叶公司已成为云南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加工龙头企业。

    忙肺茶被称为“永德三宝之一”,也是紫玉茶叶公司的主要产品。当地有句俗话说:到永德不喝忙肺茶,等于吃肉不放盐。

    “我们这里的忙肺村,坐落在彩云之南、波涛汹涌的怒江山麓,这里终年云雾缭绕,造就了云南大叶种茶无与伦比的生长环境。”朱永昌向长江商报公益记者介绍,忙肺茶滋味厚重,香气浓郁,汤色清澈明亮,口感饱满协调,而且茶气厚足霸气,有冲劲。

    在紫玉茶叶公司,朱永昌谈到茶叶的历史更是滔滔不绝,“永德是中国西南古老郡县之一,曾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被称为‘西南丝绸之路’江东走廊。永德也是世界茶树起源地中心之一,有忙肺、鸣凤山、梅子箐、大平掌等12个古茶园,这里的茶树树龄长达数千年,种茶、饮茶、茶叶加工历史悠久。”

    2020年11月21日,在朱永昌的带领下,长江商报公益联盟突击队来到亚练乡塔驮村古茶园,偌大的茶园望不到边界,一棵棵古树茶高耸入云,枝繁叶茂,在阳光微风下散发出蓬勃生命力。

    “别看树龄成百上千年,这些茶树上的新叶到现在都还可以继续采摘。摘下来的新叶,经杀青、揉拧以及干燥等典型工艺后,就可以制成茶。”朱永昌指着一棵树龄在一千年以上的古树茶对记者说。

    不过,这些“千年古茶树”以前并不是什么宝贝。“我们对古茶树进行了普查,发现上千年的就有1000多株。但是,当地人早期不懂得保护,甚至砍掉茶树,种植经济作物。”

    近些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宣传和引导下,村民们自发保护起古茶树,还创造了不小的经济效益,“上千年的古茶树,一株的年收入可达两万元。”朱永昌说。

    “猴王”:用实际行动保护灰叶猴

    朱永昌还是当地一位知名的动植物保护公益人士,常年在永德县的山间保护稀有动植物品种。

    “这棵是柯子树,是最常用的藏药,也被称为‘藏药之王’。柯子在我们永德,是特有的种子资源,现在野外生长的还有30多万亩。”朱永昌介绍,如今,永德县委政府加强了对柯子树的保护,并进行了产业开发,作为脱贫攻坚重要的特色产品来抓。

    朱永昌一边介绍,一边带记者来到山间的一棵柯子树下,随手捡起地上掉落不久的柯子,在嘴里咀嚼了起来,“柯子果有清热生津、敛肺化痰,涩肠和止泻、下气等功用,对喉炎、肠炎、胃炎等有疗效。”

    临沧大雪山位于临沧市境内横断山脉怒山山系碧罗雪山支脉南端,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于特殊资源和特殊区域的科考工作越来越重视,我有幸先后七进七出大雪山。”朱永昌颇有些得意地“炫耀”道:“每进去一次,我对大雪山的敬畏就会更深一些,也觉得它的神秘,不是我们短时间可以探索完的。”

    灰叶猴是云南的特有物种,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20年11月25日,朱永昌带领长江商报公益联盟突击队,来到永德县大山乡麻栎寨村户威自然村,一同寻找山中的精灵。

    永德县大山乡麻栎寨村辖区内仅野生动物就生长着云鸡、霜背鼯鼠、巨松鼠、灰叶猴、短尾弥猴、苏门羚、灰头鹦鹉、虎皮鹦鹉、麂子、岩羊、蜥蜴、蟒蛇等多种野生动物。

    “灰叶猴喜欢群居,三五十只可形成一个种群。近些年,我们户威猴子沟的猴子有200只到300只,数量总体在不断增长。”朱永昌说:“我每个月都要到猴子的势力范围来几次,看着它们的队伍不断壮大,我十分欣慰。”

    由于一直关心着灰叶猴种群,朱永昌又被冠上“猴王”的称谓,让他担忧的是,目前这个灰叶猴部落的保护并未得到足够重视,由于修路、挖山、山林种植、人为影响和缺乏足够食物等因素影响,这个珍贵部落的生存状况堪忧。

    得知这一情况,长江商报公益联盟立即将灰叶猴保护纳入“长江商报2021公益项目实施计划”,并在永德户威举行了“长江商报永德灰叶猴公益保护项目”启动仪式。

    朱永昌说:“由长江商报发起的这个保护灰叶猴的公益项目,实际上就是保护这里的人居环境,就是实现这块小区域命运共同体的共建共生和共荣”。

    

    正在吃树上花果的灰叶猴。

    正在树林之间自由穿梭嬉闹的灰叶猴。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