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北方稀土不再“挖土卖土”新技术打破垄断   赵殿清掌舵两年营收涨77%管理费仅增33%

北方稀土不再“挖土卖土”新技术打破垄断   赵殿清掌舵两年营收涨77%管理费仅增33%

2020-07-21 07:31:54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记者 黄聪

“彻底丢掉靠资源混饭吃、靠市场涨价混饭吃的幻想……争作‘蒙古马’和‘老黄牛’。”2019年2月,北方稀土(600111.SH)董事长、党委书记赵殿清对公司全体干部提出了要求,并贯彻实施“四降两提”工程。

所谓“四降两提”是指:降低财务成本、制造成本、物流成本、人工成本,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工作效率。

长江商报记者统计发现,赵殿清自2018年2月掌舵北方稀土的两年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了77.3%和53.62%,而管理费用仅增长33.58%。

难能可贵的是,北方稀土的新生产技术有的打破了国外长期的垄断,有的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不再“挖土卖土”,而是将稀土“点石成金”。

新项目实现二氧化碳减排80%

预计两个月后,年产500吨的铈锆固溶体生产线,将在北方稀土建成。而该生产线依托的“铈锆固溶体项目”的生产技术,一举打破了国外长期的垄断。

近日,有消息称,铈锆固溶体生产技术可将汽车尾气里的有害气体,通过化学反应转变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但此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日本、法国、荷兰的3家企业占据着国际铈锆固溶体70%的市场份额。”北方稀土检修服务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内的铈锆固溶体生产企业全部为国外独资。

目前,北方稀土已与4家汽车尾气治理环保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好消息接踵而来。近日,经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专家评审,北方稀土“万吨级轻稀土碳酸盐连续化生产工艺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的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实现二氧化碳减排80%,电耗降低29%,废水量降低40%,可极大降低生产成本。

据了解,上述项目形成的技术成果已经在多家大型稀土企业成功应用,年节约生产成本1亿元以上。

此外,“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号系列飞船、“中国探月工程”和“载人航天”等诸多国家重点工程都离不开北方稀土研制生产的关键材料和器件。

2019年年报显示,北方稀土组织申报各类项目101项,新增立项73项,其中获批科技开发项目58项,授权专利25项,申报科技奖项15项,获得科技奖励12项。

研发费增37%远超财务费增幅

北方稀土是我国六大稀土集团之一,脱胎于包钢集团。1997年,包钢集团整合所属稀土三厂等稀土产业资源,成立了包钢稀土(2015年更名“北方稀土”),并于同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019年,包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魏栓师提出了深入实施“四降两提”工程,要求实现一年见成效、两年大转变,到2020年彻底扭转被动落后局面。

作为北方稀土的掌门人,赵殿清自2018年2月上任以来,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战略格局,贯彻实施“四降两提”。

依靠科技创新降本增效,北方稀土取得了长足进步。

2017年至2019年,北方稀土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2.04亿元、139.55亿元和180.92亿元,两年增长77.3%;净利润分别为4.01亿元、5.84亿元和6.16亿元,两年增长53.62%。

今年一季度,北方稀土实现营收45.59亿元,同比增长15.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21.11%,取得了“开门红”。

在成本方面,北方稀土2017年至2019年的管理费用从5.45亿元增长到7.28亿元,两年增长了33.58%,低于营收和净利的涨幅。而且,公司2019年的管理费用同比2018年,仅增加11.93%,远低于营收29.65%的涨幅。

公司2018年和2019年财务费用分别为3.39亿元和3.6亿元,增长6.25%。但公司的研发费用从5325.45万元增长到7320.9万元,涨幅37.47%。

7月15日,赵殿清在公司内部的研讨会上表示,要坚定加快产业转型、打造世界一流稀土企业的信心,快速打开改变“挖土卖土”的新局面。

根据规划,下一步公司将发挥稀土在打造绿色产业方面的独特作用,大力发展脱硝催化剂、机动车尾气治理催化剂产业,努力形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模式。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