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降低外资券商门槛迎国际化对接 百亿并购拉开券商整合大幕

降低外资券商门槛迎国际化对接 百亿并购拉开券商整合大幕

2020-01-01 10:57:20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记者 郑玮

    新年的开始,注定是收拾心情重新出发的时间节点。

    回望过去一年,资本市场波澜壮阔:有中信证券并购的强强联合,拉开了券商整合的大幕;有外资券商的陆续入场, “鲶鱼效应”激起一池春水;有前赴后继的改名潮,“财富管理”已然成为券商新标签。

    证券业“求变时代”已然来临,无人可以置身事外。

    在艰难推进与积极探索并存的状态中,券商频频踩雷的消息也不绝于耳,实际上,券商股权质押业务在经历了前期快速发展、规模猛进之后,迎来了政策密集出台、监管趋严的新阶段。

    “股权质押存量业务前期开展粗放,叠加减持新规限制和券商处置手段有限,风险较多淤积于券商内部,化解尚需周期。”有研报如此分析。

    一面求变,一面风控求稳,今年的券业可谓摸索前行。

    134亿大利好下的券商整合之路

    2019年的券业大事首位,自然要给中信证券并购案。

    对于证券行业来说,这是继2016年中金公司(港股03908)收购中投证券后的又一起并购大案;对于中信证券来说,在成功并购万通证券、华夏证券、金通证券、里昂证券之后,又新增一只“臂膀”。

    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意在增强其在华南地区甚至“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竞争力。据中信证券最近披露的修订版收购预案,剥离了广州期货和金鹰基金股权的广州证券将作价134.6亿元,中信证券拟发行8.098亿股股份,发行股份价格拟定16.62元/股,交易完成后,越秀金控及其一致行动人金控有限合计持有中信证券6.14%的股份。

    据中信证券披露的三季报,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第一大股东为中信有限,直接持有本公司16.5%的股份。此外,公司不存在其他持股10%以上的股东。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99%,位列第二大股东。收购事项顺利过会同时也意味着,越秀金控及其金控有限将取代证金公司成为中信证券第二大股东。

    实际上,2019年券商并购消息不断。12月初,东方证券发布公告称,上海证监局对东方证券受让花旗亚洲所持东方花旗33.3%股权原则上无异议。而在11月底,天风证券宣布收购恒泰证券29.99%股权事件有了新进展。另外,华创证券收购太平洋证券也是中小券商“报团取暖”的案例。

    “中国证券行业已经进入较佳的并购整合期。”天风证券认为,在经济动能转换的时代大背景下,资本市场的定位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需要有“中国的高盛、摩根士丹利”去承载中国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2019年以来,科创板及注册制推出、再融资政策松绑等红利政策给券商带来增量市场,同时也倒逼证券行业提升专业能力,大浪淘沙下胜者为王。

    我国证券行业分化严重。中国证券业协会对2018年度98家证券公司经营业绩统计,从净利润单项指标来看,第一名中信证券为85.27亿元,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分别以69.28亿元和55.90亿元排名第二、第三,与第一名相差较大。值得注意的是,有超过40家券商净利润不足1亿元,其中有20家净利润为负数。

    外资券商强势入驻

    谋求股权变动的不只是中资券商,随着外资控股券商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外资谋求设立控股或独资券商,中资券商将面临更大竞争压力。

    目前中国已经有了3家外资控股证券。2019年12月5日,在证券业务许可证获批后,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已率先被深交所纳入会员体系,开业的脚步越来越近。

    另外,到2020年12月1日,证券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将取消。而金融开放的脚步加快,中资券商必须尽快做大做强,未来才能迎接外资券商的挑战。

    安信证券销售交易部总经理刘俊文认为,对本土券商及金融机构来说,外资持股比例彻底放开后挑战大过优势。首先将促进打造航母级券商,大中型券商压力巨大;其次,外资投行更多以业务属性划分业务结构,而国内以牌照和监管口径设立业务条线、部门、板块。外资持股比例的彻底放开将促进券商投行业务从牌照和红利转向真正的新动能新产业的价值发现;促进券商自研产品,由经纪业务财富管理;促进衍生品业务更好的发展;促进传统自营业务慢慢向对客交易、交易对手方带客交易和销售转变。使得本土券商真正的转向投资银行。

    实际上,外资参股比例权限十几年间呈不断放宽趋势。

    从2003年算起,合资券商在中国证券市场已走过了16年的风风雨雨。而外资参股券商权限,在最近十几年间呈不断放宽的趋势。

    2003年,外资在合资券商中的持股比例上限为1/3,国内首批十几家合资券商相继设立。到了2012年10月份,其持股比例上限提高到49%,但由于国内券商的崛起和外资股东的经营局限性,该规定出台4年内,都没有任何一家合资券商的外方股东选择提高股权至49%。

    最终在2018年,外资迎来了“由参转控”的根本性转变。这是随着贸易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我国对外开放进程进一步推进的体现,对于中国金融市场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

    日前,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向证监会申请设立外资控股或独资券商。目前来看,实现控股的合资券商有摩根大通、瑞银证券、野村证券。另外,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团、新加坡金融机构星展银行、日本大和证券、法国兴业银行等也蓄势待发。

    迎财富管理新趋势

    相比较外资券商的围剿,国内券商也在主动谋变,去年,券商争先恐后抛弃“经纪”二字,选择“财富管理”作为新标签。

    券商经纪业务收入与市场行情高度相关,但交易量和佣金率双杀也会导致经纪业务收入大幅下降。券商渴望寻找新的业务模式,既可以降低对市场交易量的依赖,又可以提高佣金率。转型财富管理俨然成为必经之路。

    从2019年下半年以来,券商转型财富管理似乎变得更加急切。前有中信证券将公司经纪业务发展与管理委员会更名为财富管理委员会,在业内引发轩然大波,后有银河、兴业等宣布将经纪业务总部变更为财富管理总部。

    事实上,多数公司的财富管理总部是将零售经纪业务并在一起的。有业内人士指出,财富管理转型与传统零售经纪业务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传统零售经纪业务是基础,只有把基础打牢,财富管理业务才能持续发展。

    光大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赵湘怀就曾指出,券商财富管理转型三大要素分别为渠道、产品和客户。所谓渠道,要做到线下轻型化,线上标准化;产品则要拓展产品广度,提升服务深度,客户方面则要填补中高端客户投融资需求空白。

    不过,在广发证券看来,国内券商财富管理业务起步较晚,还处于初级阶段,除中金(2007年开始)外,其他券商财富管理业务暂时没有形成成熟的财富管理体系,从客均资产到产品配置结构都与海外优秀的财富管理机构有一定差距。

    其指出,国内券商财富管理部门目前还是以传统的投资产品出售为主,缺乏对客户的个性化定制,财富管理产品深度挖掘空间大。

    实际上,券商探索财富管理转型之路已经走过了快二十年,但是,由于整个行业的日子过得不错,牌照护城河保护得妥妥的,外资进入喊了多年“狼来了”却没见狼群真的冲到前面,所以,一直还是想得太多做的太少,自我否定甚至于自我革命大多数时候都是由于饭碗被外力打破了。

    现在的情况是券商行业开放呈现加速度,越来越多的新设券商和外资券商获得进入证。格局突变,无人可以阻拦,“变则通,通则久”,要想跟上行业的脚步,只有顺势而为。

    更名而明志,“财富管理”的信仰是客户利益至上,创造价值分享价值,追求与客户双赢。

    但愿改名潮之后,券商的经营理念、组织架构、赢利模式都能告别过去,进入新时代。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