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增强 上海连续五年居首武汉位列第四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增强 上海连续五年居首武汉位列第四

2020-01-01 10:41:51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记者 徐靓丽

    华东师范大学日前发布“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19)”(下称“协同指数”),该指数自2015年起每年对外发布。从指数研究报告看,在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的协同发展能力中,武汉位居第四位,上海连续五年位居榜首,龙头作用显著。与上年相比,各城市协同发展能力差距呈缩小趋势。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4%,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的区位优势,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

    武汉打造融合枢纽

    继“长江号”中欧班列顺利发车后,2019年11月28日,武汉至日本直航仪式在阳逻港一期码头举行。200件、5176公斤“通芯白莲”和其他货物一起,搭乘武汉直航日本的首航班轮“华航汉亚1号”,班轮于12月6日从大阪返航。这是武汉首条真正意义上的对外直达班轮航线,它的开通开辟了武汉国际贸易的新通道,使武汉成为我国中西部走向世界的门户枢纽,同时也将进一步助力武汉成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深度融合的枢纽。

    据悉,武汉正在争取2020年4月推进实现国际中转联运,这相当于以武汉为中心,开辟了一条贯穿东亚—中亚—中东—欧洲的“江海直航、铁海联运”国际物流新通道,助力湖北武汉成为内陆开放新高地,推动武汉成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深度融合的枢纽。

    各城市协同发展能力差距缩小

    长江经济带沿线一共有110座地级及以上城市,每座城市都像武汉市一样,积极融入国家政策,推动城市自身发展,同时加速与周边区域的融合发展。

    2019年11月24日,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对外发布了“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19)”。 “协同指数”显示,在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的协同发展能力中,上海连续五年位居榜首。但从整体上来看,与2018年相比,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的协同发展能力差距正呈现出缩小的趋势。

    2019年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能力前十强城市依次为:上海、南京、杭州、武汉、成都、重庆、苏州、长沙、无锡、宁波。与2018年相比,TOP10城市均榜上有名,但位次发生了变动。其中杭州在2019年的排行榜当中提升1位,位居第3名,而苏州则跌出了前三的行列,在排行榜中下落4位,仅位居第7名。武汉、成都、重庆分别在2019年的排行榜当中提升1位。

    指数研制首席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指出,长江经济带城市之间存在显著的等级差异,110座地级及以上城市呈现出6等级橄榄型结构特征。长江经济带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省会城市和沿江沿海城市较高的态势。

    “协同指数”显示,近5年来,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虽逐渐增强,但整体水平仍比较低;城市的协同发展能力始终保持“东—中—西”阶梯式递减的空间格局;虽然经济、科技和基础设施发展与生态保护间始终未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但是科技进步、环保投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推动经济带协同能力提高的重要力量。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