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志丹黄芪种植每亩年入超万元 “入股分红”模式创新扶贫新思路

志丹黄芪种植每亩年入超万元 “入股分红”模式创新扶贫新思路

2019-10-14 07:46:25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特派记者 张璐 

陕西志丹报道

塞北的秋天,时空湛蓝,蓝得明静透亮,与在电视和书本里见多了黄土高坡的沟壑纵横,黄沙满天的情景不同,长江商报记者看到的是满地绿影,物产丰富。秋天的志丹县,阳光温和中略带寒意,使得景物越发清疏而爽朗,一些光景美到不可形容。

作为中国革命的红都、将军故里,陕西志丹县这个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处的小城,曾因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而被世界知晓。

志丹县原名保安县,1936年为纪念“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将军而更名为志丹县。改革开放初期,志丹县被列为全国592个重点贫困县之一和陕北不发达县区。如今的志丹县物产资源丰富,是陕西省油气资源大县,已探明石油储量6亿吨、天然气1500亿立方米。依托石油产业的发展,志丹县甩掉了贫困的“帽子”,连年跻身陕西“十强”县。

此外,特色种养殖也让农民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2018年,全县种植小杂粮11.5万亩、黄芪2.3万亩、各类蔬菜3.16万亩……特色种植业总产值达到了3.52亿元;全年出栏猪1.8万头、出栏羊5.5万只、蜂蜜产量达到12.5万斤……养殖业总产值达到了1.4亿元。

多年来,志丹县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出台了扶持力度最大的脱贫产业扶持政策,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把区域特色产业链做大做强

一提到黄土高原,就会让人想到寸草不生的贫瘠土地,但事实上,很多著名的中药都生长在这里,比如说黄芪,而志丹县境内的土壤属富硒土、有机质含量高,是非常适合优良黄芪品种的种植地。

说到黄芪,很多人对其可能不太了解,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开始把黄芪当作中药使用了。黄芪中富含大量的多种氨基酸、多糖等等物质微量元素,能够对人们身体有着非常好的调养作用,并具有很好的排毒、消肿、利尿等功效,而黄芪的最常见食用方法就是泡水喝。

在志丹县,为了培育黄芪产业,当地有关部门通过对有耕地、有劳动力的种植户实行农户种植、企业回收的订单式帮扶等多种方式,对农户进行大力推广,在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中探索出了一条壮大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其实说到底,脱贫攻坚,归根到底要靠产业链带动。要全面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就要把区域特色产业链做大做强,而志丹县绿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绿葆农业”)正是一家能够发挥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潜力,联结带动贫困户发展区域特色产业,从而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龙头企业。

据悉,该公司是一家以黄芪种植、加工、收购、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和“包产包销”的经营模式,已建成黄芪种植示范基地20000余亩,其中流转自种2677亩,与190户农户签订了合作协议,其中贫困户110户,是全县龙头企业助推产业脱贫的标杆,扶贫效果显著。

截止到2018年底,在公司的带动下,全县黄芪种植总规模约40000亩,包括公司自种3000亩,位于杏河镇,主要发挥标准化种植示范功能,带动全县农户种植黄芪约37000亩,共带880户(户均42.01亩),其中贫困户种植黄芪908亩,带动贫困户110户(户均8.25亩)。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公司在淘宝网注册成立了“绿葆农业”企业店铺1个,普通店铺7个及线下配送实体店1个,已有12款产品。其次,公司还与全国最大的黄芪加工出口企业建立了供销关系,实行线下销售,同时建立了网络销售平台,进行线上销售。

“目前,公司还选取志丹县优质小杂粮、山地苹果等当地特产,通过网络平台一并销售。销售环节大约带动农民20人,主要从事产品物流运输等服务业。”绿葆农业公司工作人员张慧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

黄芪种植每亩收入超万元

“在我们这里,黄芪的生长周期一般是3年—5年,从地里刚挖出来的时候,大部分普通的黄芪现货的价格是每公斤20元,但是,按照生长的粗细、年头不同,黄芪的价格差距也很大,总体来说,越粗的市场价值更高。”绿葆农业公司技术总管牛勇介绍。

“很多别的地方,黄芪种植了3年就开始采挖了,但是我们公司是选择5年以后才进行采挖,绿葆农业是2015年成立的,所以这也是种植这么久以来,今年首次进行采挖。”对于为何选择这个时间节点,牛勇表示,“我们是想尽可能提高黄芪的药用价值,这样也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据了解,黄芪甲苷是从中药黄芪中提取分离的单体成分,其药理作用就是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具有保护肝脏、抗炎、镇痛等作用,可作为各种病毒性及细菌性疾病的辅助治疗药。

“总体来说,中国最好的黄芪在山西,像甘肃地区种植的黄芪,大部分都是一年的移栽黄芪,最次的黄芪甲苷的含量是0.3mg/g,因此售价也相对便宜,能卖的比较高的价格也就是每公斤3元钱,而我们当地种植的黄芪都是选择的人工播种,长势比较好,黄芪甲苷的含量都是超过1mg/g,药用价值也较高,卖出的价格几乎没有少于每公斤15元。”说起志丹县的黄芪种植,牛勇显得自信满满。

在采访过程中,长江商报记者还被黄芪的成品“展示区”所吸引,这里摆有各式各样的形状的黄芪成品,都被收藏在不同的透明展示盒中,有柳叶的形状、椭圆形的切片形状也有圆圆的比较可爱的形状。不同的形状价格相差也十分悬殊,比如极品黄芪片每公斤1200元,而小圆片的价格则是每公斤300元。

事实上,虽然志丹县优质的砂质壤土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深根作物黄芪提供了良好的种植环境,但是记者了解到,在最开始,当地很多农民在黄芪种植方面并无经验,很多种植户在那时候也是充满了“困惑”。

在采访过程中,在志丹县保安镇城关种植了20亩地黄芪的种植户边长春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虽然当时在种植方面什么也不会,不过很快,我们农户就和公司(绿葆农业)签订了收购合同,由合作社提供优良种子、有机肥和技术指导,我们农户提供土地和劳动力,这样就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我们的农民的利益。”

“特别是在前几年,公司大力向我们科普宣传了黄芪种植相关知识,还定期开展黄芪种植知识讲座,建立了黄芪推广交流微信群,记得那时候在各乡镇交通主干道上,都能看到黄芪相关的宣传牌。”回想起以往的岁月,边长春严肃的脸上慢慢绽开笑容。

边长春对记者说:“以前种地一亩地挣不了多少钱,而且还特别辛苦,现在种上黄芪了,我们老百姓高兴啊,现在地里的黄芪采挖工作也在陆续进行,今年可以说是我们的第一个丰收年,听公司预计的,全县的黄芪亩产值大概在500—600公斤,每亩的收入能超过10000元呢。”

创新模式拓宽致富路

谈到种植黄芪给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家住志丹县双河镇侯市管理区阳湾大队崔元村的65岁老人封根生, 显得十分激动,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作为贫困户的老人还有个残疾儿子,家庭常年没有收入,主要靠政府补贴,生活过得十分艰辛。

后来,封根生老人想自己种点黄芪,但是又没钱买黄芪籽和化肥,最后他经过介绍最后找到了绿葆农业的总经理张江,“张总给我们贫困户免费提供黄芪籽,二氨复合肥技术和打鼢鼠的筒子,还有专门的技术指导,现在是丰收的时候,我们贫困户的指望也来了。”

事实上,作为全县黄芪种植的龙头企业,绿葆农业一直都在发动并引导贫困户种植黄芪,据了解,公司与贫困户合作种植黄芪,推行“入股分红”模式,公司保底收购,分红比例为公司占比20%,贫困户占比80%,期间每年所产籽归贫困户所有。目前公司已帮扶110户贫困户,种植904亩黄芪。

此外,公司还对部分发展产业愿望十分强烈的兜底户予以义务帮扶,免费向其提供黄芪生产资料(提供3年,总价值3830元),3—5年黄芪产出后,兜底户可向任何收购商出售,无须向公司负任何责任,如市场行情萎缩,公司为其提供保底收购服务。

根据脱贫工作形势,目前绿葆公司在县农业局的协调指导下,成立了5家黄芪产业合作社,结合黄芪培育种植需求,组织劳务队对所种植黄芪进行夏季田间管护,实施除草、施肥等。劳务队50名队员全部是合作社中的贫困户,每天为每名队员发放120元的劳务费用,管护期为20天,仅此一项可为每名贫困户带来直经济收益2400元。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以来,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工作力度,协调各商业银行为贫困户发放5万元的小额贴息扶贫信贷。针对部分贫困户在外务工,扶贫资金不能有效利用的情况,绿葆农业还探索出贫困户以小额扶贫信贷入股公司经营的扶贫模式。

具体内容就是,对于无力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可以将小额贷款投放到绿葆农业用于企业融资,绿葆农业会按照融资每万元分红800元,共分红3年,小额贷款到期后由企业负责还清。

目前,共有5户贫困户贷款16万元融资到公司,今年公司提前将2019年分红发放到贫困户手中,共计1.2万元。

对于在未来志丹县黄芪种植的规划,绿葆农业的技术总管牛勇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我们想引导更多农户发展黄芪种植产业,带领农民们脱贫致富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在2018年,我们已完成了黄芪种植面积达到40000亩的,未来目标是能以每年2万亩以上递增,三年内使黄芪种植总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

农户们正在为黄芪除草。绿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供图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