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寻找城墙下 不能忘却的记忆

寻找城墙下 不能忘却的记忆

2019-07-16 07:04:13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西安城墙,是这座千年古都最大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世界上迄今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 历史价值最高、最宏伟的古城堡建筑。在六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这座城墙见证了战火硝烟,目睹了枪林弹雨,经历了一次次的劫难,最终却奇迹般幸运地完整保存下来,不得不说是西安之幸、中国之幸。

回望过去,1983年开始的西安城墙抢救性修复离我们最近,那是一段永远不能忘却的记忆,正是有了那次全民参与的大规模修复和保护,以及后来相继实施的护城河清淤、改造等工程,才使得西安城墙焕发青春,重现辉煌。

获批7300万元维修经费

“每天能在这么古老的城墙下休闲、娱乐,真的是一种享受,你看看这环境,西安人民太幸福了。”今年85岁的张云中老先生,从1984年5月开始,就跟城墙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先后出任西安城墙工程指挥部副指挥和西安市环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提起往事,仍历历在目。

“现在大家看到的城墙,在1983年以前可不是这样子的,那时候的城墙只剩下了主体骨架,远望去尽是残砖和黄土,可以说是千疮百孔、遍体鳞伤,护城河也成了臭水沟。”张云中说,1981年、1982年夏天,西安接连遭遇连阴雨,雨水不停,城墙内外不少地方都被淹了,加上护城河排水不畅,极大影响了百姓生活,居住在周边的居民感受最深,政府部门也很着急。

1981年11月,新华社以《我国唯一的一座完整的封建古城垣遭到严重破坏》为题,真实反映了西安城墙的现状和窘境。这篇文章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发表后,很快得到了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的批示。1981年的最后一天,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加强西安城墙保护工作的意见,为西安城墙的保护和修复指明了方向。

面对资金短缺、物质匮乏,城墙不得不修的情况,1982年7月,省委提出用义务劳动的方式修建西安“城墙公园”的创新想法,确定了“维修明城墙、整治护城河、改造环城林、打通环北路”四位一体的施工方案,很快得到了上至中央、下到百姓的支持。“当时省上向中央申请了7000万元的城墙维修经费,但没想到却批了7300万元,可见中央对修复城墙的支持程度。”张云中清楚地记得。

1983年2月24日,由陕西省、西安市党政主要领导牵头组成的西安环城建设委员会正式成立,西安古城墙的保护从此走向正轨。

1983年4月1日,对西安城墙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西安环城建设工程”在市民的期盼中开工,这个时间节点,距离上一次大修的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刚好200年。正是有了这次修复,才有了今天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墙、河、林、道、桥为一体的西安城墙,才有了城墙下其乐融融的盛世风采。

数十万群众参加义务劳动

“修城墙离不开城砖,由于人为破坏、保护不善,几百年前的城砖所剩无几,这个时候,政府就号召老百姓,主动将家里用做建材的城砖捐出来。”张云中回忆说,那时候的老百姓一听说要修复城墙,都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用小推车送来了一车车城砖。后来城砖不够,就在当时的户县、长安等地组织砖厂,专门为城墙工程烧砖。

修复城墙只是环城建设的一部分,这是西安人民盼望已久的工程,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普遍赞扬和热烈拥护。在人力财力匮乏的年代,政府就组织各区县、各单位义务劳动,并明确分工。张云中说,在他的印象里,灞桥区、未央区负责修城墙,新城区、碑林区负责修护城河,其他区县负责修环城林等等。根据这些分工,一场轰轰烈烈、声势浩大、全民参与的环城建设工程一直持续到了1985年底。

其间,在莲湖辖区内的80多个中央、省、市级单位,多次到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要求给他们分配艰巨工作。许多单位主动成立环城义务劳动工程小组,主要领导亲自做动员工作,多次召开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参加义务劳动的工作安排,并选派得力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常驻工程现场专职领导和指挥。当时的空十一军所有现职军级干部、离休老红军,兰空干休所的军级、兵团级离休干部,省、市许多党、政、军、群领导干部,也都先后参加了义务劳动。工地上还常常遇到一些不报姓名、不取报酬,来到工地就干活,干完活掉头就走的“帮忙师傅”“过往客人”。

新城区的工地上,有五六名退休老工人,在城河砌石护坡时,几乎天天晚饭后都主动到城河边去当“义务指导”。灞桥区工地上有一个人,大约有一年以上的时间,每逢星期日都到工地上去劳动一天,从未间断。

“人民城市人民建”激发了人们热爱家乡、热爱自己城市的美好感情和主人翁责任感。许多社会团体和文艺演出单位接连不断地到工地慰问建设大军。一些老文艺工作者还创作了歌颂环城建设的文艺节目。省、市有关单位和一些中、小学都先后深入工地和工棚,对环城建设者们表示亲切的慰问。

数十万群众义务劳动兴建环城公园的消息,一时间成了轰动全国的热点新闻。一些曾参加过解放西安战斗的老人,以义务修城河为荣;专家们纷纷献计献策,离退休人员也纷纷捐款捐物表达心意。

“环城建设工程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城墙面貌焕然一新,护城河又有了河的模样,环城公园树木成林。”张云中说,这些成绩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取得的,离不开省市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离不开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正是有了这些前提,才有了这个世纪工程的雄姿勃发。

修复工作坚持“科学而不墨守成规”

张云中回忆说,城墙的修复始终坚持“科学而不墨守成规”的方针,这条方针的实行,以首开上游城河工程最具代表性。

西安护城河东南高,西北低,高差12米,无雨季节只有出水,没有进水,上游积水较浅。而退水渠渠口窄而深,至星火路又有大股污水汇入,水流湍急,深可及岸。如按常规首开退水渠,工程难度较大,如果1983年雨季前没有完竣,势必造成比往年更大的水患,工程也将毁于一旦;同时义务劳动队伍多又没有实战经验,在水深流急的退水渠首开工程,风险太大。而首战如果受挫,将不利于工程的持续进行。经过反复对比论证,多数人支持首开上游工程的实施方案。

经过全市人民一年多的努力,南半城6.06公里长的城墙和城河义务劳动工程于1984年7月9日宣告竣工。古城墙久“病”初愈,雄姿勃发。工程建设初见成效。

1983年开工以后,当年的八、九、十月,遇上了西安地区50年未遇的大雨洪涝,由于正在建设的城河上游工程已经扩大了库容能力,调蓄了近30万立方米雨水,因而没有发生1980年以后每逢雨季河水必然外溢成灾的现象,用事实说明了环城建设工程的必要性、迫切性,以及首开上游工程实施方案的正确性。

“城墙内墙在修复时,专门留了两处没砌砖的地方,黄土裸露在外面,就是让后人看看,以前的城墙内墙是什么样的。”张云中说,1985年秋季又一场持续的连阴雨天气,让正处于施工高峰期的城墙工程受阻,在这种情况下,经过专家一周的会商,最后决定城墙内墙也要砌砖,这样不仅便于施工,也有利于保护。

“我从1984年5月开始搞城墙建设,一直到1989年3月份离开这一岗位,前前后后差不多5年时间里,城墙从里到外全面修复完工,在短暂的人生中,能有机会参与这么浩大的工程建设,确实很幸运。”张云中说, 1983年4月至1985年底,大规模的义务劳动基本结束,很多16岁至60岁的人都参加了这个工程;1986年至1990年,完成了技术性较强、施工难度较大的专业施工工程项目,包括环城北路火车站地下隧道工程和商场停车场工程,南门月城及闸楼吊桥复原工程、长乐门、安定门、文昌门、建国门、朱雀门和尚德门豁口券洞工程、含光门新建工程、墙顶12座敌楼和1座魁星楼复原工程等。

1985年2月农历春节期间,城墙上举办了古城灯会,吸引中外游客60余万人次,修复后的城墙价值凸显,且这一活动一直持续至今。

今天的张云中老先生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耳聪目明,身体硬朗,在他心中城墙仍是一种牵挂,如何更好地保护城墙,如何让城墙发挥其应有的历史作用,他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行动;在他的记忆深处,还时常出现那些当年为了修复城墙而共同奋斗的老领导、老同事、老朋友,还有那些千千万万不知名的老百姓、好战士。

(长江商报综合报道)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