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招行钱端事件立案背后:实控人陈强爆雷前涉诉9.22亿

招行钱端事件立案背后:实控人陈强爆雷前涉诉9.22亿

2019-07-01 06:24:47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记者 郑玮

    招商银行和广东钱端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钱端”)的关于9000名投资人、14亿元逾期的争议事件仍在发酵。

    6月26日深夜11点,广州警方发布消息:钱端已被立案侦查,随后第二天,招商银行总行相关负责人与钱端事件中的投资人在深圳东海社区街道办进行了第二次会面沟通,招行承认通过公司项目“员企同心”推广过钱端,并表示会对此次事件负责到底,至于最后招行要承担怎样的责任则由法院判决或者政府来决定。

    长江商报记者通过企查查了解到,钱端的最终实际控制人是网金控股的董事长陈强;网金控股即原广东优迈信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300万元,陈强持股80%,曾获投资机构红杉资本、IDG资本的投资,这些皆与招商银行并无直接关系。

    不过,钱端曾被招商银行宣称为旗下理财平台,钱端APP是招行总行在2016年力推“小企业E家投融资平台”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的推广名叫做“员企同心”,分为企业版和个人版。企业版供银行对公业务使用,个人版就是钱端APP。

    而就在去年年底,钱端被曝出现严重逾期。钱端公司在致广东市金融工作局的《关于钱端App运营现状及问题的情况说明》显示:“2018年12月份起,招商银行发布的部分项目开始出现逾期未兑付问题,后续可能出现待兑付的金额约14亿元(含投资额及投资收益)”。 另据钱端致招行的律师函显示,涉及投资者9000多人。事发后,众多作为招行储户的投资人才得知,当初招行卖给自己的理财产品是P2P。钱端公司对此称因为招商银行迟迟不协商处置方案,导致逾期的发生。招行则表示,与钱端早已终止合作关系,逾期资产与招行无关。

    长江商报记者查询了解到,钱端的实控人陈强从去年10月份开始就已经频繁涉诉,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记者统计发现,陈强累计涉诉金额已经达到9.22亿元。

    “在大股东缺钱的情况下,如果钱端的投资项目不真实,很可能是变相给自己大股东输血。”6月28日,北京一业内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分析,实控人有债务风险,也存在资金被挪用的可能,而招商银行很可能意识到钱端的资金流向有问题,在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提前终止了合作,只不过,终止合作之后,招行没有及时通知投资人。

    该业内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分析,一般情况下,银行只是代销,对于大行而言,对这类合作应该积极性不高。“如果有理财产品的相关合同,就以合同为准,看合同是否具体到银行的监督责任、产品真实度的担保责任,宣传责任等是否明确。”

    关系纠葛各执一词

    时至今日,在关于钱端的介绍里,招行银行仍旧处于显要位置。

    长江商报记者在钱端官网上看到,其首页介绍里表示,“迄今为止已成功为招商银行、南粤银行等银行,及广东华侨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提供技术与用户运营服务”,招商银行仍被排在首位。

    事实上,招行已经成了钱端导流的“金字招牌”。

    有钱端用户在百度贴吧、聚投诉等互联网社区表示,是通过招商银行的员工推荐、邀请等注册投资了钱端,聚投诉平台的一用户表示“因为有招商银行的背书,才投资了这家平台”。

    不过,对此招行却不买账。在2019年钱端发布公告后,招行5月27日在官网发布澄清声明称,招商银行已于2017年4月终止了与钱端公司的所有合作,目前招商银行与钱端公司及钱端APP无任何关系。

    招行在声明中表示,合作终止后,钱端公司未经同意擅自使用招行标识和名称,误导投资者。对此侵权行为,目前法院已做立案处理。

    招行在声明中同时否认了逾期资产与其相关。

    招行称,逾期资产与招商银行无关,不存在招商银行与钱端公司协商处置方案的情况,招商银行与钱端公司的原合作中也不存在钱端公司公告声称的“招行负责审核并投放产品信息”的合作内容。

    面对招行5月27日发出的公告,钱端5月28日连发两则通告。

    一则回应招商银行的公告,钱端表示“招商银行与钱端没有任何关系,与事实不符。因为2017年4月后,招商银行仍持续在钱端APP上发布、销售投资产品,且一直对钱端APP各方面工作进行督导。”

    同时指出,“根据双方合作协议的有关约定,合作协议长期有效,除非一方提前三个月通知另一方并就已开展的业务协商处置方案后,方可解除。至今招商银行并未对逾期资产协商出具处置方案,故其无权解除合同。”

    钱端5月28日同日发布的另一则通告则是收集投资人身份信息的通告。为妥善解决与招行的合作协议纠纷,现请各投资人尽快提供身份信息给钱端。钱端此举意味深长,再一次把锅甩给了招行。

    14亿元去哪了?

    记者下载钱端APP使用后发现,钱端App提供多个理财项目,理财项目利率一般在5%左右。 另外,记者发现钱端APP的投资项目名称一般仅显示为时间和数字,例如“5月优选项目(928415)”“5月优选项目(967626)”,这意味着,投资人并不知晓底层资产是什么。

    “绝大多数的P2P项目端口都是不透明的,因为项目和风险的虚实都不确定。”有熟悉该业务的人员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P2P的水很深就深在这里。

    那么,钱端公司所称的14亿元逾期资金流向了哪里?

    钱端公司提供的《情况说明》显示,钱端公司称钱端APP的所有项目均由招商银行(后期也有其他银行)负责审查发布,钱端公司只提供技术服务。所有资金全部由中金公司独立监管,钱端公司全程不接触资金。

    对于逾期资产,招商银行也表示不知情。招商银行在5月27日公告中明确表示:“关于钱端公司公告声称逾期资产与招商银行相关,并与我行协商处置方案的问题,此为钱端公司的虚假陈述,逾期资产与招商银行无关。”

    而钱端公司相关人士表示逾期项目已被资产错配,具体流向并不知情。对此,有投资者开始查询交易流水。

    一位投资者提供的相关材料显示,其在2018年4月13日投资钱端APP中“4月优选项目(802960)”1万元,该款项对应的银行流水显示交易“对方账户名”为“(特约)招商银行小企业服务平台”。另外,其他投资者提供的相关材料显示,在2018年4月投资的款项银行流水查询显示对方“商户名称”为“(特约)招商银行小企业服务平台”,分类显示为“金融保险-理财产品”。目前,上述投资者的投资项目均逾期。

    值得注意的是,招商银行曾在公告中声称于2017年4月已与钱端公司中止合作。那么在2018年4月,为什么钱端APP用户投资款流水查询显示“对方账户名”为“(特约)招商银行小企业服务平台”?

    对此,招商银行银行表示:“2017年4月我行停止与网金控股的融资见证业务合作后,网金控股未通知中金支付修改商户号名称。我行已向中金支付提出立即关停网金控股使用该银联商户号。”

    招商银行该不该背锅?

    一个是具有“零售之王”之称、总市值超8500亿元人民币的大型商业银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平台是如何杠上的呢?

    然而,招商银行2013年发展创新业务推出小企业E家平台后开启了与钱端合作的渊源。

    招行还原了当初双方合作的历程,招行于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与网金控股签订了三份协议,2015年6月,招行停止了招商银行二级域名小企业e家网站运营,关闭了进入互联网投融资平台的入口。2015年10月,招行与钱端公司签订了《互联网金融业务产品合作协议》,钱端APP作为投资人进入互联网投融资平台的移动端入口。钱端公司负责钱端APP的研发、建设、运营和维护等。

    原业务合作模式中的资金端,投资人通过互联网注册成为钱端APP用户,在钱端APP中选择投资产品,并由互联网投融资平台撮合投融资交易。网金控股在线分别与投资人、融资人签署投融资服务协议。

    但自2016年以来,资管行业进入了严监管周期,招商银行因而于2017年4月28日停止了小企业E家平台上的互联网创新服务,同时停止包括钱端公司在内的业务合作。招行并要求钱端公司删除了其APP上投资人投资协议、产品说明书中有关资产来源为“招商银行见证”或“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及招行标识等所有与招行相关的描述。

    招行同时表示,以招商银行提供信息见证的金融资产为底层资产的钱端APP投资产品,已于2018年初全部到期顺利结清,没有出现任何资金回款风险。

    不过,从钱端APP线上已发布的资产项目来看,项目说明书中均未有明确的产品发行方和融资方信息,而在投资人提供的合同中,也并未有融资方的详细信息,违约资产的相关情况无从查证。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