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全国人大代表何大春——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基金 打造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试验区

全国人大代表何大春——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基金 打造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试验区

2019-03-08 06:51:53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讯(特派记者 江楚雅 发自北京)“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大春说,落实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战略部署,需要绿色金融支持。他建议,可借鉴“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成功经验,设立国家级生态绿色基金,构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

设立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试验区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上中下游协同,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经济带。“要实现协调发展,还缺少一部统一的综合性法律法规,也缺少专门管理机构。”何大春建议,开展长江保护立法工作,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设立“长江保护办公室”来统筹协调各地各部门进行管理工作。同时,可以在长江经济带区域内选择一个地区开展试点示范,全面探索建立标准统一、路径清晰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何大春还建议在湖北设立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国家级试验区,布局实施一批推动实现绿色发展的重点产业项目,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打造湖北“试验田”,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树立样板。

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落实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战略部署,需要绿色金融支持。”何大春认为,生态绿色基金在绿色金融体系中,因具有融资渠道广、风险分散、投向相对灵活等优势,对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意义重大。

何大春说,当前生态项目的实施落地面临“超长回报周期”“投资预算巨大”等问题,设立生态绿色基金可有效缓解这些“资金难题”。他建议,设立国家级生态绿色基金,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投。同时,支持长江经济带沿线省份设立省级生态绿色基金,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市县政府设立生态绿色基金,探索不同于一般政府产业基金的管理模式,在纳税、项目融资、项目退出等方面,实施差别化的优惠政策,保障生态绿色基金的可持续运转。

此外,何大春建议统筹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体系建设,规划建设长江绿色投资银行等绿色金融机构,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形成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在长江经济带省份优先试点和推广实施,助力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和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李国璋——

让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长江经济带建设

本报讯(特派记者 李璟 发自北京)“企业只有狠抓技术创新,才能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宜昌兴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国璋,建议制定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政策,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李国璋介绍,兴发集团按照湖北省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要求,以及宜昌市推进134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的具体安排,全面加快实施“关停、转型、搬迁、治污、复绿”五大工程,着力推动公司绿色高质量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去年,兴发集团的销售收入、纳税额、出口创汇额均创下历史最好水平。

李国璋说,兴发集团投入13亿元资金实施搬迁计划,目前已关停拆除22套车间等装置,搬迁后对原场地实行高标准复绿,耗资1亿元建成城市公园。此外,投入10.7亿元对现有排污装备进行改造升级,推动企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一路走来,我们充分地认识到,只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企业才能行稳致远。”李国璋告诉长江商报记者,随着企业搬迁,兴发集团的投资主要投入到了高技术、高效益、低排放、低污染的微电子和有机硅新材料等项目,实现企业由传统磷化工向新材料转型升级。

“到2020年,这些项目陆续投产后,预计公司每年将新增50亿元销售收入。”李国璋说,兴发集团改变了过去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发展方式,建立了从前端研发到终端市场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实现“低效益的退出来,新动能壮起来”。

李国璋建议,在推动长江经济带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希望国家出台政策支持区域内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他建议,中央财政设立长江经济带发展专项基金,作为母基金引导更多的社会基金和资金参与进来,用市场手段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充分激发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美丽长江建设。同时,增加财政资金对沿江生态工业园区在基础设施方面给予专项补助。

此外,李国璋还建议,国家制定政策引导商业银行在围绕“生态长江”建设的项目上,从贷款期限、规模上给予倾斜,鼓励政策性银行在围绕“生态长江”建设的项目上发放长期优惠贷款。

全国人大代表肖黎春——

推进长江流域港口岸电建设

本报讯(特派记者 李璟 发自北京)“推进长江流域港口岸电设施建设与应用,实施船舶用能清洁替代,是助力长江大保护的重要举措。”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肖黎春建议,政府、企业等各方合作,协同推进长江流域港口岸电建设全覆盖的工作机制。

“岸电”是指船舶靠港或者锚泊期间,停止使用船舶上的柴油发电机,而改用陆地电源向船载电力系统供电。肖黎春介绍,截至2018年底,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已推动长江流域湖北境内94个港口进行岸电改造。他认为,当前长江流域港口岸电建设推进顺利,但仍存在协同机制不完善、配套政策不健全、标准规范不统一等问题。他建议,沿长江各省(市)成立岸电建设工作组织机构,明确具体职责分工,配套出台相应的政策,精简港口、码头岸电设施和船舶受电设施改造项目立项、审批手续,同时,加强沿江停靠船舶污染问题专项监测监督和执法。

全国政协委员龚胜生——

建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

本报讯(特派记者 张衡 发自北京)“建立健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可做到‘治未病’,让长江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谈到“长江大保护”,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龚胜生认为,要建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和监测预警长效机制,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龚胜生介绍,生态环境系统要素包括水、土、气等诸多方面,生态环境监测涉及环境、农业、水利、森林、水产、能源、气象等众多行业部门。在他看来,建立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首先必须明确建设监测的主体,分工协作,最终形成各部门整合的大数据综合监测平台。其中,监测的内容应将大气质量监测、水文水质监测、河湖形态监测、生物多样性监测等生态系统各要素都纳入进来。

“系统化、连续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监测,加上数据数字化、实时化,得到的监测数据必然是海量的大数据。”龚胜生认为,要充分发挥这些监测数据的作用,必须建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实现监测数据共享,使监测数据能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质量评估和生态修复服务,还能为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科学研究等服务。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