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泰恩康四年超七成收入来自代理销售 闯关IPO拟将2.6亿募资“押宝”自产药

泰恩康四年超七成收入来自代理销售 闯关IPO拟将2.6亿募资“押宝”自产药

2018-06-19 07:11:18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记者 魏度 实习生 万少清

    代理进口药销售收入占比超七成,广东泰恩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泰恩康)却押宝自产补短板,或将受制于特许经营而难达预期。

    起家于代理进口药品的泰恩康成立近20年来,借助拥有沃丽汀及和胃整肠丸等药品独家代理权,迅速崛起。截至目前,其已在全国28个省级区域设立了运营网点,形成了覆盖上千家医院以及约七万家药店的销售渠道网络和销售队伍。基于此,公司超七成营业收入来自代理销售。

    近年来,或许是为了补短板,公司通过并购加自主研发发力自产药品,此次IPO,公司拟募资3.52亿元,其中超七成募资投入自产药品的产能扩张等,押宝迹象明显。

    令人担忧的是,公司的自产药品特许经营情况不太乐观,其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等将在未来两年到期,能否继续获得存在不确定性。

    IPO之前,公司曾溢价收购了从事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研发与生产的天福康,如今已经连续2年亏损。

    为了应对“两票制”新政影响,公司溢价收购的武汉威康去年业绩未达标,存在商誉减值风险。而这家公司曾连续三年位居公司第一大客户之位。

    上周,针对上述问题等,长江商报记者向泰恩康发去了采访函。截至记者截稿时止,未收到具体回复。

    主打产品市场份额毛利率双降

    名为医药公司实则依赖药品代理销售的泰恩康面临着主打代理产品市场份额及毛利率双双下降风险。

    泰恩康前身为1999年成立的汕头市泰康药品有限公司,业务以代理运营国内外医药产品为主。1999年起,泰恩康开始代理运营沃丽汀、和胃整肠丸,截至目前,这两种产品仍是中国的唯一代理。2002年起代理强生医疗器械,次年又代理了保心安油。截至目前,公司主营业务为代理运营国内外医药产品、医疗器械及研发、生产和销售自主品牌的中成药、外用药、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等产品。

    代理销售加自产的运营模式下,截至目前,公司仍然依赖代理销售。

    数据显示, 2014年至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4亿元、3.7亿元、3.65亿元、4.49亿元。其中,代理运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55亿元、2.67亿元、2.78亿元、3.78亿元,占比分别为83.9%、72.18%、76.2%、75.07%,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代理运营业务中,主打产品为沃丽汀、和胃整肠丸,而沃丽汀为公司拳头产品。

    沃丽汀是眼科用药,一直是公司收入的第一来源。2014年至2017年,沃丽汀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52亿元、1.48亿元、1.53亿元、1.64亿元,分别占公司营业收入的50.14%、40.04%、41.96%、36.46%。销售收入增长缓慢,占比逐年下降,三年下降了接近14个百分点。

    仅次于沃丽汀位居销售收入第二位的和胃整肠丸,上述期间的销售收入分别为5010.4万元、6165.35万元、5575.79万元及1.04亿元,与营业收入的占比为16.51%、16.66%、15.28%及23.20%

    泰恩康在招股书中称,公司长期独家代理运营的和胃整肠丸、沃丽汀在各自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且厂家对公司存在依赖,因而不存在代理权旁落风险。

    从产品销售毛利率看,和胃整肠丸毛利率分别为63.76%、74.27%、71.75%、71.82%,受汇率影响存在波动。同期,沃丽汀的毛利率分别为30.26%、28.09%、23.57%、26.16%,呈现下滑趋势。公司对此解释称,受汇率波动影响,导致采购成本上升。

    不仅仅是毛利率下滑,沃丽汀的市场份额也在减少。2014年至2016年,我国眼科处方药市场规模分别为34.22亿元、41.07亿元、49.28亿元。同期,沃丽汀的市场份额为4.45%、3.61%、3.11%,不断减少。

    自产药子公司连续3年亏损

    泰恩康试图通过发力自产补齐短板,以改变对代理销售的依赖,从目前,远未达到预期。

    招股书显示,2015年以来,泰恩康频频通过并购、整合等方式进入医药工业制造与医药研发领域,加码自产产品业务,以应对高度依赖代理销售的风险。

    2015年2月,泰恩康出资5600万元受让了马鞍山天福康药业有限公司(简称天福康)100%股权,天福康100%股权评估值为5340万元,此次交易标的溢价260万元。

    公司称,交易完成后,公司将获取天福康37个中成药注册批件和通过GMP认证的丸剂、颗粒剂、片剂生产线,主要从事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的研发与生产,以丰富和完善公司产品结构,发挥与公司销售网络的协同效应。

    据了解,天福康所生产的复方乌鸡丸为公司独家品种,其他中成药主要包括六味地黄丸、明目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逍遥丸、香砂养胃丸、天王补心丸、补中益气丸等品种。

    不过,这类产品生产厂家较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九芝堂、同仁堂、宛西制药、佛慈制药等知名中成药生产企业均有此类产品。

    收购后,泰恩康对天福康的生产、销售、人员等进行整合,同时,新建了中药提取车间。

    目前来看后,收购之后,天福康的经营业绩不太理想。2014年,天福康实现的营业收入为5079.96万元,净利润为98.32万元。

    2015年、2016年,天福康实现的净利润为亏损920.39万元、701.09万元。这两年,其净资产也为负数,分别为—2132.88万元、—2833.96万元

    针对天福康2016年亏损的情况,证监会在首发反馈意见中也予以了关注,要求公司就其中的原因进行说明。

    到了2017年,虽然净资产转负为正了,但其经营业绩依然处于亏损中,当期亏损—429.50万元。

    除了并购外,此次IPO募资3.52亿元,公司拟将2.58亿元投入到外用药制剂生产建设、年产900 吨中药提取物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年产900 吨中药提取物生产基地扩建项目。

    大举发力自产药品面临的风险也不小。这其中,至关重要的是特许经营权。在这方面,公司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仅至2020年年末,“药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仅至2019年年中,而三项“药品GMP证书”中也有两项在2018年11月和12月到期,“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和“药品批准文号”等资质证书也纷纷在2019~2020年之间达到其有效期的截止期限。这些使用资质能否在未来继续获得仍存悬念。

    过半子公司亏损 武汉威康存蹊跷

    正在闯关的泰恩康盈利不稳定,子公司财务数据存蹊跷。

    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泰恩康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4231.25万元、2753.47万元、5514.61万元,2016年较2015年减少了1477.78万元,降幅为34.93%,而2017年又猛增了100.26%。

    2016年经营业绩大幅下滑,除了自产减少等因素外,也与子公司经营业绩不太理想有关。

    招股书显示,截至去年底,公司拥有11家子(孙)公司,2017年,共有天福康、山东华铂凯盛、泰恩康科技、泰恩康电商、华铂凯盛、维泰利、美国维泰利等7家发生陷入亏损中。而在2016年,前述7家公司也均处于亏损中。

    值得一提的是武汉威康,这是近2年为数不多的子公司之一。

    武汉威康成立于2014年8月28日,注册资本600万元,其主营业务是仅代理销售沃丽汀。有意思的是,成立仅4个月的分公司,当年的销售收入就达到了7753.85万元,成为泰恩康的第一大客户。而且,第一大股东所持股份连续3年均为其第一大客户,直到2017年被收购之时。

    蹊跷之处就在于,业务结构单一的武汉威康刚刚成立就成为泰恩康第一大客户,且持续3年,在IPO之前,突然被收购,成为其子公司。

    泰恩康给出的收购理由是,降低“两票制”实施对公司沃丽汀销售的影响。同时,武汉威康仅代理销售沃丽汀,“两票制”的实施对其影响较大,也有较强的整合预期。

    在收购之时存在溢价。武汉威康55%股权的最终交易价格确定为3300万元,对应公司100%股权估值为6000万元。按照2016年度预测净利润计算,武汉威康本次估值的PE为15倍。

    溢价收购的武汉威康存在商誉减值风险。2017年,其实现的净利润为534.23万元,距离600万元的业绩目标差65.77万元。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