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央行放开外商投资支付机构准入限制

央行放开外商投资支付机构准入限制

2018-03-22 06:20:45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随着外资金融机构准入的放开,我国也将为非金融机构敞开大门。昨日,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8〕第7号》(以下简称《公告》)表示,将放开外商投资支付机构准入限制,并明确了准入规则和监管要求,从而推动形成支付服务市场全面开放。同时,这也意味着国内的支付行业将迎来新格局。

《公告》中表示,境外机构拟为我国境内主体的境内交易和跨境交易提供电子支付服务的,应当在境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根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获取许可证后,外商投资支付机构与境内支付机构相同,遵守央行关于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监管要求。

同时,央行也要求,外商投资支付机构应当在拥有安全、规范、能够独立完成支付业务处理的业务系统和灾备系统。另外,央行也十分重视信息安全,外商投资支付机构在境内收集的各类信息处理与分析都应当在境内进行,如果必须向境外传输信息,应当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经个人信息主体同意,境外主体也要履行保密义务。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通过业务及技术革新顺应消费转型升级趋势,非银行支付机构满足了社会公众多样化的支付需求,在小额零售支付服务领域发挥了重要补充作用。国内一些大型支付机构已经“走出去”面向全球客户提供支付服务。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表示希望进入我国支付服务市场。下一步,央行也将按程序受理外商投资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申请。

而随着外资支付机构准入的进入,未来我国的境内支付行业也将注入新的活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看来,外资进入我国市场首先便是会带来竞争。“目前国内如apple Pay等有很多的市场需求,国际市场上份额比较大的公司也有进入国内市场让国内消费者使用的权利,随之而来的便是市场的争夺。”

易观智库支付分析师王蓬博也表示,“放开准入对行业的影响是正面的,外资进入首先能够带动新的行业竞争,特别是创新性的产品,其次外资进入有利于整个行业服务品质的细化和提升,这可能能够给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比如专门针对高端用户提供高品质服务等。”

据悉,据央行2005年发布的《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电子支付分为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销售点终端交易(POS)、自动柜员机交易和其他电子支付。目前国内的电子支付以网上支付与移动支付为主,同时支付宝与财付通(QQ支付与微信支付)市场占比超过90%的双寡头的格局也已经形成。

对于是否会打破这样的格局,尹振涛认为,支付行业作为一种规模经济,行业的门槛与壁垒都比较清晰,同时由于用户的体验习惯也基本定型,所以应该不会在短期内形成较大的影响,只是给用户提供更多支付手段的选择权。也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此前外资背景企业发力国内支付市场存在制度制约,同时用户支付习惯的养成不利于其发展壮大,但随着制约的放开,监管的严格,长远来看,现有市场搅局者可能来自体制或有制度背景企业,未来也可能形成多足鼎立的局面。(北京商报)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