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大增140%到降95% 中科新材业绩巨变

大增140%到降95% 中科新材业绩巨变

2018-02-02 06:51:31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2.19亿转型影视业折戟,股价一年跌幅达五成

欣喜与忧伤只在一瞬间!中科新材的业绩预告让投资者有了如此深刻体会。

前晚,中科新材(002290.SZ)发布大幅修正2017年度业绩预告的公告,预计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为139.83万元至699.16万元,同比下降95%-75%。

此前,中科新材预告的业绩颇为喜人,即2017年度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90%至140%,变动区间为5313.58万元至6711.89万元。一喜一悲之间,净利润缩水了九成。

中科新材业绩巨变,缘于公司跨界并购的折戟。2014年,公司曾耗资2.19亿元收购金英马影视26.5%股权。如今,这笔投资打了水漂,公司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中科新材的前身为禾盛新材,2009年在中小板挂牌,上市之后,经营业绩就坐了滑滑梯,2014年更是亏损1.22亿元。

为了扭转颓势,中科新材频频谋求跨界转型。上述收购金英马影视股权就是一次尝试。此后的2015年,公司曾计划通过定增募资29亿元投向4个项目,转型供应链金融管理领域。不过,最终募资仅有3.76亿元。

与此同时,公司也迎来了新的主人,创始人、实控人赵东明让位,中科创系掌门人张伟入主。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截至去年6月底,中科新材大力布局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对公司业绩贡献非常有限,去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仅为2031.05万元,占比为3.17%。

经营业绩巨变,中科新材的股价大幅下挫,近两日连续大跌,而去年以来,股价跌幅达五成。

业绩变脸股价“跌跌不休”

中科新材的业绩变脸坑了不少投资者。

1月31日,中科新材发布2017年度预告业绩修正公告显示,预计当年为盈利,净利润区间为139.83万元至699.16万元,同比下降95%—75%。

与此业绩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去年10月27日,中科新材发布三季报时,曾预计2017年度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90%至140%,变动区间为5313.58万元至6711.89万元。

去年三季报显示,中科新材实现营业收入10.18亿元, 同比大增41.64%,接近2016年全年的10.50亿元的营业收入。

三季报披露的亮丽业绩,加上公司对全年业绩的乐观预测,让投资者欢欣鼓舞。只是,预想中的幸福是短暂的,3个月之后,投资者迎来的是惨淡的业绩。

事实上,上市8年来,中科新材的经营业绩一直不算好看。

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发现上市后的前三年,虽然公司保持了持续的盈利水平,但净利润如同坐上了滑滑梯,不断下行。

2009年至2013年,中科新材营业收入为6.65亿元、10.60亿元、11.37亿元、11.47亿元、10.90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78亿元、0.95亿元、0.62亿元、0.25亿元、0.30亿元。

而在上市之前的3年,中科新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31亿元、4.51亿元、7.31亿元,净利润为0.17亿元、0.44亿元、0.67亿元。

对比上市前后的8年时间,不考虑首发募资9.59亿元产生的财务费用影响,上市之前,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稳步增长,且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基本上相匹配。而上市之后8年,营业收入波动,净利润则呈下滑之势,且二者之间不同步。这意味着,中科新材上市之后经营业绩就开始变脸。

再看2014年至2016年的3年时间,中科新材的营业收入为11.85亿元、10.85亿元、10.50亿元,跟2010年之后的营业收入基本持平,表明公司的营业收入止步不前。同期净利润为-1.22亿元、0.28亿元、0.28亿元,2014年巨亏,2016年较2015年微跌1.07%。

上述数据表示,中科新材上市之后业绩变脸,营业收入止步不前,净利润持续下滑,如果考虑首发募资影响,则是大不如上市之前。

二级市场上,投资者对中科新材的兴趣似乎不太大。2015年6月15日,大牛市行情之际,股价被推高至69.95元,此后,一路下跌,期间虽有反弹,仍未改下跌之势。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去年初,中科新材股价为21.60元,前日收盘价10.80元,正好是一年前的一半。由此可见,股价一年跌去了50%。

斥资近6亿两次跨界转型

中科新材经营业绩变脸缘于其跨界转型的失败。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为了扭转经营业绩下滑的不利局面,从2014年至今,中科新材进行了两次转型,均为跨界。

第一次转型始于2014年4月,彼时,中科新材公告表示,在以2.19亿元现金收购金英马影视董事长滕站所持的金英马26.5%股权后,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金英马剩余的72.38%股权。不过,两个月后,因金英马存在未披露担保事项,导致最终收购终止。

这次收购给中科新材惹上了大麻烦。收购当年,基于对金英马未来经营业绩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认识,对后者的出资额超出公司应享有的净资产份额部分计提减值1.41亿元,导致当年亏损1.22亿元,也是公司上市以来的唯一一个亏损年。

不仅如此,去年,公司再次计提减值准备。中科新材1月31日公告显示,截至去年底,公司持有金英马影视22.46%股权,账面价值 0.77亿元,进行全额计提,计入2017年度。

其实,并购之时, 金英马影视负责人滕站曾承诺2014年至2016年的扣非净利润分别达到1亿元、1.35亿元、1.69亿元,若不达标,否则由滕站购回上述股权,或做出相应出资额补偿。

最终的结果是,承诺的业绩未实现,回购和业绩补偿均未实施。目前,中科新材正在起诉,请求法院判决滕站履行相关协议。

不过,通过司法途径追偿也是未知数。公司亦称,金英马影视面临巨大资金枯竭、人才严重流失、法人代表官司缠身,已丧失融资能力,濒临破产。此外,滕站名下资产非常有限。

除了提供跨界并购进入影视业进行转型外,2015年,中科新材改变策略,引进了中科创资产管理公司为公司控股股东,张伟替代创始人赵东明成为新的实控人。

中科创入主中科新材后,立即启动转型,布局供应链金融。

根据当时定增预案,中科新材拟募资29亿元建设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管理信息平台、商业保理、融资租赁、年产1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数字印刷PCM)生产线等项目。不过,最后,定增仅募资3.76亿元。

由此,中科新材实现了复合材料和金融业的双主业运营。

新业务贡献小,应收账款9个月增11亿

易主、转型的中科新材持续盈利能力仍然面临较大挑战。

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发现,布局供应链金融业务已经两年,中科新材的经营业绩仍然靠传统的复合材料业务贡献。

去年半年报显示,中科新材实现营业收入6.41亿元,净利润3033.45万元。

具体来看,主营业务构成中,家电复合材料的营业收入为6.13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95.58%,金融业—商业保理的营业收入只有2031.05万元,占比仅为3.17%。

从子公司看,合肥禾盛新型材料公司的营业收入为2.73亿元,净利润1240.14万元,贡献了四成净利。

这些数据说明,截至目前,中科新材的业绩贡献仍靠传统的复合材料业务,金融业务的业绩微不足道,转型任务依然艰巨。

除了新业务业绩尚未释放外,随着股价的跌跌不休,大股东质押的股权面临触及平仓线风险。

根据公司公告,历经增持后,截至去年11月21日,控股股东中科创资产管理公司合计持股0.78亿股,占总股本的32%,累计质押0.67亿股,占总股本的27.48%,股权质押比为85.88%。

从去年三季报数据看,应收账款达到15.77亿元,较年初激增11.05亿元,预付账款大增91.05%,负债增加12.56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2.21亿元,较年初大幅减少12.20亿元。这些数据似在表明,中科新材产品竞争力较弱,且公司现金流大幅净流出,公司的 盈利能力降低。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