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2018湖北两会|高质量发展,湖北经济新方向

2018湖北两会|高质量发展,湖北经济新方向

2018-01-28 10:31:09 来源:湖北日报

 

图为:过去两年,宝武钢铁集团鄂钢公司以壮士断腕的魄力淘汰落后产能,定位为华中地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精品建材地,打造绿色鄂钢,产能规模档次迈向经济高效和高端。(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鸿 通讯员赵劲松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江卉 陈会君 张磊

5年前,你能想到湖北会变成这样子吗——

实力更强了,经济总量达3.65万亿元;

结构更优了,服务业占比由36.8%提高到45.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2.7个百分点……“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转型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

纵向比,成绩令人振奋。

横向比,仍要安不忘危,稳不忘忧。

放眼沿海,广东、江苏、浙江,经济总量分别为8.99万亿元、8.59万亿元、5.17万亿元。

对比中部,河南、湖南、江西,经济总量分别为4.49万亿元、3.46万亿元、2.08万亿元。

区域发展,你追我赶,湖北如何行稳致远?“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该稳的稳住,该进的进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经济发展在质的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

在“破”“立”“降”上下功夫,让新经济尽快挑起大梁,加快制造业优化升级,让干实体经济有信心、有希望、有力量!

积跬步,致千里。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大幕,已经开启。

迈向高质量,提升含金量

1月中旬,武汉光谷的李女士买了一款2000多元的电吹风。“价格比一般品牌高好几倍,但带负离子科技、热量均衡技术和大风力系统等‘黑科技’,值。”李女士说。

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追求,犹如亚马逊热带雨林中的蝴蝶翅膀,风起于青萍之末,却能汇聚成山呼海啸般的时代洪流。

中国经济巨轮,驶入新时代!

湖北,如何作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迈向高质量,提高含金量!”省政协委员、长江大学学者许晓宏为湖北经济在新时代的新选择点赞。“原创性技术,是高质量发展中的一个关键因素。”许晓宏认为,消费升级浪潮的到来,是机遇也是挑战。高质量产品,即便价格高,也会有人买单;但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质量不高的产品,则会被淘汰。

高德红外研发出的红外热传像核心探测器,打破西方长达40余年的封锁;“中国首台万瓦连续光纤激光器”问世于光谷,中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武汉大学卫星定位技术,使我国卫星定位进入“厘米时代”……

湖北的高端数控装备、工业机器人、电子元器件、芯片等产品,“含金量”十足。“企业应更重视高质量发展,更重视转型升级,提升科技含量,提高附加值,真正落实好新理念。”省人大代表、万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世运说。“监利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省人大代表、监利县县长黄祥龙说,监利将全力推动“三个变革”,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奋进。“消费升级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这将为高附加值、高含金量产品提供更大空间,企业必将大有可为!”省政协委员、湖北同诚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国青认为。

迈向高质量,提高含金量,在荆楚大地凝聚成推动发展的强烈共识。

让新经济尽快挑大梁,谋划一批重量级未来产业

新时代需要新经济,新经济呼唤新动能。

2017年9月28日,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一期一号厂房在光谷封顶。预计今年三季度,项目一期投产后,每月将生产10万片晶圆硅片。三期全部投产,该基地晶圆硅片产能将达到每月30万片,年产值超过100亿美元。

放眼湖北,新经济风起云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数据显示,2017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四上)实现增加值5841.29亿元,同比增长12.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6%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新产业、打造新模式、培育新主体,让新经济尽快挑起大梁。“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经济挑大梁。”省政协委员、武汉大学教授邹薇表示,传统生产要素的投入,边际效益是递减的。加快发展以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必然选择。

在变革的关键节点,谁把握了发展大势,谁将赢得未来。

有专家分析,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之所以“换挡不失势、触底能回升、转型再领先”,推进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是重要原因。

抢抓机遇,湖北在行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谋划推动一批重量级未来产业,推动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北斗导航、新能源汽车等加快成长为千亿产业。“重量级未来产业并非无中生有,而是力争从现有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低碳、数字创意六大产业16个高端细分领域率先突破,打造新的支柱产业。”省发改委负责人介绍,力争到2020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六大产业16个重点领域的主营业务收入之和突破3万亿元,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将迸发强大动能。”省政协委员、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勇说,湖北是工业大省、军工大省、科教大省,航天三江、中船重工七〇一所等国家队,掌握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这些技术一旦转为民用,市场前景广阔。

郭勇介绍,以三江集团为例,商业航天、激光装备、特车及重工装备、量子通讯等产业正逐步成熟并产生效益。预计到2020年,集团公司军民融合产业收入将达到170亿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对新主体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有力护航、审慎监管。对此,多位代表委员在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表示,有了宽松的环境,湖北的新经济一定能跑出加速度、加快飞起来!

振兴实体经济,稳住经济基本盘

实体经济是我省经济的基本盘。稳住了基本盘,就稳住了大局。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很受鼓舞、很温暖,觉得很有奔头,很有希望。”1月26日,省人大代表、宜昌市微特电子设备公司董事长聂道静一连说了4个“很”。

“做实体,得耐得住寂寞。”聂道静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工业千项精品工程”,弘扬企业家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楚商名企名店名家名品,切中发展重点。

“沿着细分领域深入,不要觉得手上这个东西很小,一旦精、深,可以在全球市场竞争的时候,前景广阔。”聂道静说,一个十几元的扳手,国内的生产企业很多,同质化竞争,但是,国际上高精度扳手,可以卖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不是我们的市场没有需求,是我们专注用户体验不够。沉下心,我们不会比德国差。”

传统产业是湖北工业的重要基础和现实生产力。报告提出,滚动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开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技术改造是工业发展永恒的课题。”省人大代表、大冶市市长王刚说,招商引资解决的是从无到有,技改则是优化存量。

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

面对新经济一路高歌,我省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去年,我省开始实施为期三年的“万企万亿技改工程”,力争3年内实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投资达到万亿元以上。2017年,全省技改投资4959亿元,增长61.1%,增速中部第一。

技改“换装”,企业加速迈向产业链中高端。“比如劲酒公司,在全行业率先实现中药保健食品生产制造的数字化与产业化。”王刚分享大冶技改“甜头”,“还有一家做铝型材的企业,以前做低端铝合金门窗,技改后,做仿红木的铝合金,产品附加值大大提升。”“做实业不易,有时盲目上技改,也会面临风险。一定要结合企业实际,并对市场做充分评估。”省人大代表、宜都市市长谭建国说,技改需要花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很多银行收紧对传统企业贷款,除了政府拿钱作为引导性资金,他建议,注重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推进企业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解决技改资金难题。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