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内幕信息敏感期内减持避损逾千万 獐子岛控股股东被公诉

内幕信息敏感期内减持避损逾千万 獐子岛控股股东被公诉

2018-01-20 15:07:38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讯(见习记者 徐佳) 2014年震惊资本市场的“扇贝事件”余波未了。

2018年1月19日晚间,“水产第一股”獐子岛发布公告称,日前接到公司控股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投资发展中心”)通知:投资发展中心收到大连市人民检察院《起诉书》,《起诉书》称,公司2014年1-9月发生重大亏损的情况在公开披露前属于《证券法》规定的内幕信息,因在敏感期内有减持股票的行为,避损金额11316006.04元,现由大连市人民检察院对投资发展中心提起公诉。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按照目前獐子岛的股价,2014年通过的员工持股计划账面已经浮亏近四成。

不过,獐子岛表示,此案仅针对投资发展中心及相关责任人,不影响公司生产经营。公司将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员工持股计划浮亏近四成

2014年底,獐子岛审议通过《员工持股计划》,截至2015年4月30日,公司员工持股计划陆续通过二级市场买入的方式购买完成公司股票,购买均价为12.58元/股,购买数量676.6033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95%。

据了解,此次员工持股计划的锁定期为12个月,即2015年5月4日至2016年5月4日(自公司公告标的股票登记过户至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名下之日起算);存续期为36个月,即2014年12月24日至2017年12月24日。但獐子岛在存续期即将到期之时,召开四次持有人会议,将此次员工持股计划的存续期延期36个月,即本期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由36个月延长至72个月。

长江商报记者按照獐子岛目前的股价7.88元粗略计算,此次员工持股账面已经浮亏超37%。

此外,獐子岛在2016年审议通过《獐子岛董监高及员工参与认购“和岛一号证券投资基金”计划》,筹集资金总额6780万元,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出资1983万元,占比29.25%,公司其他员工出资4797万元,占比70.75%。

彼时员工7.89元/股的价格买入公司股票,而根据獐子岛去年12月23日披露的减持公告,和岛一号基金在两个月的时间内以8.068元/股的均价减持了199.85万股公司股票,减持计划已经实施完成。

目前和岛一号基金持有獐子岛5716.27万股股票,占总股本比例为8.04%。

值得一提的是,獐子岛1月18日发布控股股东投资发展中心的股份质押公告,截止本公告日,投资发展中心持有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21876.8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0.76%。投资发展中心持有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中,处于质押状态的股份累积数为1387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50%,质押率约为63.4%。

股价自2015年最高点下跌超六成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因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净利润累计亏损超13亿元,獐子岛于2016年5月4日起被“披星戴帽”,直至去年4月5日起才被撤销退市风险警示。

此外,从2012年开始,獐子岛的业绩就已经开始出现下滑。2012年和201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6.08亿、26.21亿,同比增长-11.2%、0.48%;净利润分别为1.06亿、9694.28万,同比下滑78.78%、8.27%。2016年獐子岛实现营收30.52亿,因处置资产收益4118万元和政府补助3020万元,净利润7959.34万,同比增长132.76%,但扣非净利润仍亏损2787.46万元。

2017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净利润达7767.62万元,同比增长144.02%。同时,公司预计2017年实现净利润9000万元~1.1亿元,同比增长13.07%~38.20%。

然而,业绩扭亏并没有刺激獐子岛股价,2017年3月公司股价涨至12.17元/股后一路震荡下跌。截至1月19日收盘,獐子岛报收7.88元/股,股价一年内下跌超35%。较2015年5月29日最高价22.5元/股,已缩水超六成。

【事件回顾】

“冷水团事件”谜团重重

獐子岛集团“冷水团事件”作为当年著名的“黑天鹅”事件曾震惊市场,其后种种戏剧性的转折也给市场留下诸多谜团。

2014年10月14日,獐子岛集团突然宣布停牌。半个月后,獐子岛集团披露:2011年底播海域为119.1万亩、2012年底播海域为29.56万亩的虾夷扇贝,因受冷水团异动导致的自然灾害影响,虾夷扇贝近乎绝收。獐子岛集团巨亏8.12亿元。市场一片哗然。

据獐子岛集团2014年报披露,虾夷扇贝是獐子岛集团主要的水产品,是公司优势产品,养殖面积和产量居业内首位,是公司利润的主要贡献产品,2014年营收682483573.26元。2014年獐子岛集团营收2662211458.16元,虾夷扇贝约占总营收的25.64%。

“冷水团事件”使獐子岛集团股价暴跌30%,从信披前的16元附近下跌到了11元。

该事件当时被市场广泛质疑。在獐子岛集团停牌之前,未有任何关于虾夷扇贝大量死亡的消息公开披露,却有大量机构在二级市场上出逃。

更为离奇的是,时隔半年后,“冷水团”事件又出现了新的动向。

2015年的6月1日晚,獐子岛集团发布公告称,于2015年5月15日启动春季底播虾夷扇贝抽测活动,抽测涉及2012年、2013年、2014年底播未收获的海域160余万亩,抽测调查结果显示,公司底播虾夷扇贝“尚不存在减值的风险”。这引起大量投资者质疑,“难道因冷水团失踪的扇贝又游回来了”?

一年之后,有媒体报道称,获得有2000多人签字实名举报信,称2014年的“冷水团造成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事件”原因是提前采捕和播苗造假,并非自然灾害。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