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在连续暂停12个工作日之后,1月10日,央行重启公开市场操作,开展600亿元7天期、6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交易,完全对冲当日到期的1200亿元逆回购。市场人士指出,随着央行持续净回笼的累积效应显现,银行体系流动性逐渐回归中性。考虑到年初财政库款往往增加较快、后续还有不少央行流动性工具到期,本轮以对冲上年末财政库款大额投放为主要目的的公开市场“削峰”操作已完成任务,公开市场操作重启完全符合预期。
上一次公开市场操作出现如此长时间的停摆发生在2017年6月—7月,也是因为6月下旬财政支出形成大量流动性投放。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连续投放多少、连续回笼多少都是“削峰填谷”的体现,旨在熨平诸多因素对流动性的影响,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可以预见,随着流动性总量逐渐回归适度水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也将在方向或力度上做出调整。
(据中国证券报)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