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武汉市政协委员热议治水话题——建生态岸线控污 设水权交易所配资源

武汉市政协委员热议治水话题——建生态岸线控污 设水权交易所配资源

2018-01-10 05:05:43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讯(记者 周舜尧 刘倩雯 通讯员 曹方兴 王碧涛 )“武汉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湖泊水面率为11.11%,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这是天赐武汉人民的福祉。”武汉市政协委员、华人集团董事局主席邝远平建议,开展湖水资源综合治理,加大对治理水污染的资金投入,通过实施“截污、修复”等工程,进一步优化湖水资源。

据介绍,武汉江河纵横,河港沟渠交织,湖泊库塘星罗棋布,现有水面总面积2117.6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约四分之一。其中,境内河流5公里以上的有165条,湖泊面积大于0.05平方公里的有166个,水库共272座(其中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6座,小型水库263座)。长江、汉江武汉段岸线总长348.8公里(其中长江岸线总长235.9公里、汉江岸线总长112.9公里)。

“希望武汉建立水权交易所。”武汉市政协委员、武汉康力会计师事务有限责任公司主任会计师、董事长梅佑轩认为,为实现充分地利用和保护好武汉丰富水资源,可以通过建立水权交易所,创新水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水资源资产化、资产证券化,盘活武汉市水资源价值,提升政府资源使用效率。他建议,用政府投融资平台引导,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方式组建武汉市水权交易所,负责水权交易市场的具体运作,主要包括分配水权和制定交易规则,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发现水权价值,实现集约节约使用水资源。

本次会议上,民盟武汉市委员会提出了“关于加强武汉水污染治理措施的几点建议”的集体提案,武汉市政协委员刘继雄是主要起草人之一,他介绍,近年来,武汉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处理厂、排污泵站等市政基础设施和环湖绿带等生态治理措施的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老城区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大量未完成”“点源污染”等问题依然存在。

因此,他建议结合排污“费改税”,全面清查污水排放点源,在查清排污口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开展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制定排污口整治的工程措施,对于应当关停的排污口制定关停计划,制定能够落实的关停并转工作方案。

同时,改变主要着重于建设排污泵站等基础设施的思维,重点建设环湖绿带等生态岸线来控制面源污染。再结合海绵城市的建设,采用各种低影响开发技术、初期雨水控制与净化技术、地表固体废弃物收集技术控制并消减城市面源污染。

武汉市政协委员彭华——

“初创期后期、成长期、稳定期”企业需更多关注

本报讯(记者 刘倩雯)“政府对科技企业支持政策及实施的科技项目呈现‘重两头、轻中间’的现象。”武汉市政协委员彭华提出关于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建议。其认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在科技政策与科技项目的制定与适用对象选择上,偏重于“萌芽期、种子期、初创期前期”和“壮大期”的企业。

彭华说,对处于“初创期后期、成长期、稳定期”的企业,政策上缺乏针对性强的支持措施。而这三个阶段对企业对摆脱生存威胁,进入良好的发展轨道起着关键的作用,这是做大做强民营科技企业时,必须关注的企业发展时期。其建议,政府应关注成长中的科技型企业,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

“企业进入成长期、稳定期后,‘市场营销、组织行政结构’对企业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此时市场与管理逐渐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彭华表示,提高企业家自身素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团队的素质、构建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是企业走向成熟前必须完成的工作。政府应帮助企业培育“内生力量”,特别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和市场管理,使企业在管理上实现质的飞跃,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或做专做强。

“我建议加强民营科技企业家的培训,并将培训计划落到实处。”彭华建议,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为中小企业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同时,加强细分市场创新性产业政策制定的及时性,进一步落实“高新技术产品”政府首购首用的政策措施。

武汉市政协委员晏鸣——

政府基金项目应注重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

本报讯(记者 张衡)武汉市政协委员晏鸣表示,如今越来越多的大企业、知名企业看好武汉投资环境,在武汉投资。在政府引导基金涌向大项目的同时,还应注重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形成良好健康的生态环境。

“公司每年都在硅谷考察,也在硅谷投资了一家孵化器企业。”晏鸣介绍,相比较而言,硅谷地区大项目与中小微企业投资相对平衡,呈天平状。武汉地区政府引导基金支持中小微企业的体量还比较小。

在晏鸣看来,目前,武汉引导基金规模与东部地区还有差距,管理还需完善,引进的管理机构量还不大。他表示,随着一批大企业在武汉落地,龙头企业将带动产业链发展,将为武汉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政府引导基金对中小微企业倾斜,有利于培养一批优秀的企业,构成健康的梯队生态。

“武汉可设立针对性更强的政府引导基金。”晏鸣建议,可委托更多专业团队对基金进行管理,可对管理团队设立考核办法,对一定期限内的管理机构进行考核,不断更新淘汰,选取专业化的管理机构,丰富不同产业、不同阶段的政府引导基金,让市场及政府引导基金模式更成熟。

多位武汉市政协委员建议——

对武汉市“南大门”提档升级

本报讯(记者 张衡 通讯员 李涛)青菱地区作为武汉“南大门”,是武汉重要的进出通道。9日,多位武汉市政协委员建议,把武汉“南大门”地区规划打造为产城一体、生态宜居的城市亮点区块。

武汉市政协委员赵群介绍,青菱地区作为武汉“南大门”,有洪山区青菱街、张家湾街两部分,该区域地理优势特殊,东靠京广线,与南湖核心区数十万人口居住组团相邻。西临长江,南抵通用汽车产业园区,北接武昌老城区。处在武汉长江主轴的主城段和拓展段范围。

“它是武汉跨三环线和四环线的重要区域,也是连接武汉沌口、东湖高新两大开发区的重要节点。”赵群介绍,它还是世界军人运动会黄家湖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运动员村的进出门户之一,代表着武汉的城市形象。但是,当前该区域多条规划主干道尚未建设,交通不便限制发展势头。还存在教育、医疗配套设施欠缺等问题。

“应该着眼于武汉南部地区的发展趋势,加强对‘南大门’土地空间的综合设计。”赵群建议,把“南大门”地区规划打造为产城一体、生态宜居的城市亮点区块。为此,要优化配置该地区教育、文化娱乐、医疗卫生、商业服务,推动白沙洲大市场搬迁改造,提升和完善该区域功能,增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目前,整个“南大门”区域交通主要依靠107国道,早晚高峰极为拥堵。赵群建议,在完善黄家湖大道、青菱河路、滨河路、白沙二路、夹套河路等世界军人运动会配套设施的基础上,加快“南大门”片区地铁11号线、5号线及城市快速路建设步伐,拓宽进出通道。武汉市政协委员李世亮建议,可结合长江主轴建设,逐步将“南大门”片区江滩打造为武汉南部的旅游亮点,进一步改善该片区投资及居住环境。

开展湖水资源综合治理,加大对治理水污的资金投入,通过实施“截污、修复”等工程,进一步优化湖水资源。

——武汉市政协委员、华人集团董事局主席邝远平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