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中国新一线城市频放“大招”揽才

中国新一线城市频放“大招”揽才

2018-01-02 02:15:11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提供人才公寓、发放生活补贴、放宽落户政策……

        编者按:回顾2017年,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攻坚克难,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破解“以药养医”痼疾;多城市推进户籍改革,放宽了落户政策,红色的户口本温暖着新市民的心,同时,各城市引才政策频出,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沃土……这一系列暖心政策让居住有其屋,病者有其医,也令无业者就业、有业者乐业、乐业者创业。


    □本报记者 张衡

    “武汉的人才租赁房让我在异乡找到了家的感觉。”2018年元旦到来之前的几天,留汉大学生李婉的父母从河南南阳老家赶来武汉,与她一道把“新家”装饰了一番,点缀出新年的味道。去年底,李婉受惠于武汉市大学生留汉政策,入住位于硚口区古田二路的人才公寓。

    今年年初,武汉市在全国率先推出最优落户、收入、居住三项政策后,“聚人才”效应逐渐凸显。据统计,近半武汉高校和华中籍生源大学生选择落户武汉。截至2017年12月15日,当年大学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已达28.29万人,是2016年的近2倍;大学毕业生在汉新落户13.2万人,是2016年的近6倍。

    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95万。不仅是武汉,成都、南京、杭州、西安、郑州、长沙等多个城市纷纷向大学生伸出橄榄枝,希望吸引更多的人才“到碗里来”。

    中西部大学生不再“东南飞”

    高校毕业生谢敬在西安一所部属高校就读,老家在湖南常德的他原本心里一直都很坚定毕业后回到长沙工作,但就在不久前却开始有了动摇。

    让谢敬动摇的是西安提出的引进高层次人才“城市合伙人”计划。“长沙和西安同属于中西部省份城市,城市都有着很强的发展势头,很多湖南籍学生都很愿意毕业后回湖南发展,当然长沙是首选之地。”谢敬称,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考虑在哪里“安放青春”,各地的住房政策是重要的参考因素。

    在私下里,谢敬也悄悄作了一番盘算,如果去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工作,同样的工种收入会比在长沙、西安等城市要高一些,但这几个城市的房价和物价却要高出很多。而回到常德老家,虽然生活成本要低一些,但收入也不会太高,并且机会要少一些。因此对于他来说长沙和西安这两个二线龙头城市便成为首选。

    李婉今年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目前是武汉市一街道基层公务员。四个月前,她通过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申请了人才公寓。数日前,李婉收到了人才公寓的选房通知,她当即联系了在南阳家乡的父母,告知了喜讯。

    在2018年元旦前夕,李婉与其来汉的父母,一道将自己的小“窝”装饰了一番。2017年12月31日,长江商报记者受邀来到李婉位于古田二路附近的小“窝”。长江商报记者看到,该人才公寓项目位于古田二路海尔国际广场,出小区不足百米即是轻轨口。

    李婉住的房子为一室,精装修,空调、热水器、床、衣柜等样样俱全。李婉告诉记者,她这样的房子,月租加物业费,在同地段至少要2500元,但她每个月只用缴纳1599元,让她很满意。“武汉的人才租赁房让我在异乡找到了家的感觉。”

    2017年6月,武汉市出台“留汉九条”,提出每年建设和筹集5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学毕业生租赁房。截至2017年12月6日,武汉全年大学毕业生租赁房已推出两批共8430套,总建筑面积41.38万平方米。就在首批大学生租赁房交付使用后,8月26日武汉再次提出,要让大学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房,提出武汉未来五年将建设和筹集250万平方米以上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包含大学毕业生安居房85万平方米。

    2017年12月19日,武汉首个长江青年城正式开工,这也标志着武汉大学毕业生安居房的建设拉开序幕。未来5年内,武汉要在全市交通便利、宜居宜业宜创的区域,规划布局和建设多个“长江青年城”,目前已经规划14个,将助力武汉留下更多的大学生人才。

    “真金白银”让大学生留得下来

    2017年12月28日,一场冬日的小雨轻拍这湖北大学教学楼的屋檐,给干燥的冬日增添了少许的湿润。

    当天上午,武汉“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湖北大学校园专场招聘会在湖北大学举行,该招聘会作为武汉校园巡回招聘活动“收官”之作,在武汉全市范围内邀请160家各类知名企业,提供6287个优质岗位。其中10万元年薪以上岗位需求人数为758人,更有高达180万元超高年薪岗位。

    刚结束研究生考试的大四学生刘杰,则是和同学一起结伴来找工作。刘杰告诉记者,之前一起考研的同学今天都来了,无论考研结果怎么样,先做好两手准备。

    “暖暖热意,这座城,我们愿意留下。”来自宜昌的刘杰说,自己之前通过学校内部的校园招聘,拿到了外地企业的职位,月薪在一万多元左右,但要在上海工作,虽然可以拿到更高的薪水,但生活成本同样也很高,相比之下,武汉出台了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等一系列政策,让他感受到了武汉的诚意和人情味。另外,武汉离宜昌比较近,回家只用2个小时,且武汉的幸福指数更高一些,也更有发展前景。

    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是刘杰和吴先生共同“点赞”的好政策之一。今年10月,武汉在全国率先出台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专科生4万元,本科生5万元,硕士研究生6万元,博士研究生8万元。截至目前,武汉近500家企业带头落实大学生最低年薪标准。

    2017年11月2日,武汉发布首批31662个“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校园招聘岗位,所有岗位的薪资全部达到最低年薪标准,其中年薪10万元以上岗位近万个。此后,该市在武汉及上海、成都、南京等地开展20场校园招聘活动,累计供岗11万余个,达成意向3万余人。

    而一个月前的11月26日,湖南师范大学体育馆100家麓谷企业在这里举行招聘会,活动吸引了大批来自湖南师大、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以及附近院校的应届毕业生。为贯彻落实“长沙人才新政22条”,推进青年人才筑梦工程,长沙高新区不仅在湖南省内高校举办大型招聘会,更组织麓谷企业到上海、武汉等重点大学揽才。

    中西部多城市出台“引才利器”

    今年以来,诸多中西部城市加入“抢人”阵营。长沙提出五年吸引100万人才的目标;成都推出“蓉漂”计划,推行“先落户后就业”,实施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落户制度,对来成都应聘的外科毕业生,提供7天免费入住的青年人才驿站……

    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95万。不仅是武汉,成都、西安、郑州、长沙等中西城市纷纷向大学生伸出橄榄枝,希望吸引更多的人才“到碗里来”。

    2017年11月23日,郑州召开“智汇郑州”人才新政发布会,正式公布“智汇郑州”人才工程"1+N"政策体系。这也被称为郑州史上“含金量”最高的人才新政,包括中专以上毕业生“零门槛”落户、三年内向符合条件的就业创业者发放每月最高1500元的生活补贴、向符合条件的在郑首次购房者发放最高10万元的购房补贴等。

    西安则构建尊重人才、关爱人才、留住人才的五星级服务生态体系,在做好人才服务,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上下足功夫。成都大力实施“蓉漂”计划,不仅开启了“先落户后就业”通道,为方便外地来蓉应聘的应届毕业生,该市还设置了20余个7天以内免费入住的青年人才驿站。而长沙对到当地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等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则是两年内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博士、硕士毕业生在长沙工作并首次购房的,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

    湖北大学留汉就业宣讲会。本报记者 张衡 通讯员 张学成 摄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