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ST沈机脱胎换骨重组迈向智能时代

*ST沈机脱胎换骨重组迈向智能时代

2018-01-02 02:08:36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剥离亏损资产、供应商债务豁免获得超10亿收益 i5智能机床业务盈利能力提升

□本报记者 魏度

东北老工业代表*ST沈机(000410.SZ)在濒临退市前“惊险一跃”,重组后将脱胎换骨迎来生机焕发的新时代。

2017年12月下旬,*ST沈机发布全年业绩预告,称预计2017年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00万元-7000万元,而上年同期则亏损14.03亿元。

实际上,作为一家重工业企业,2008年开始,*ST沈机的经营业绩持续下滑,2012年至去年的5年间,扣非净利润连亏五年,使公司深陷经营困境。

经营业绩巨亏的同时,巨额债务也让*ST沈机不堪重负。截至2017年9月底,其资产负债率高达99.80%,净负债率26600%,公司已严重资不抵债。

*ST沈机实现乾坤大扭转源于其经历的三件大事,首要是向控股股东沈机集团剥离亏损资产,形成非经营性占款71.84亿元,同时,361家供应商债权债务豁免。而让公司进入智能机床新时代的则是着力发展i5智能机床业务,全面提升盈利能力。

上周,一家大型券商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系列资本运作不仅让*ST沈机保壳成功,也成功实现了涅槃,其专注于i5智能机床将是一大亮点。不过,未来,沈机集团与上市公司还存在同业竞争等问题,需要逐步解决。

*ST沈机董事办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有关改革的各项工作正顺利推进,解决同业竞争问题也在未来的计划中。

脱胎换骨式重组成功保壳

挣扎在退市边缘的*ST沈机迎来了生机,其脱帽指日可待。

上月22日,距离2017年收官仅剩一周时间,*ST沈机发布2017年全年业绩预告,称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5亿元至0.7亿元,基本每股收益约0.065元-0.091元,去年,公司净利润为-14.03亿元,基本每股收益-1.83元。由此,公司将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实际上,今年前三季度,*ST沈机的经营业绩依然亏损,其营业收入为31.54亿元,同比下降26.75%,仅为去年全年的一半,其实现净利润为-7.82亿元。

一家巨额亏损的机床重工业企业为何在短短3个月成功实现了扭转乾坤呢?这源于今年以来公司实施的系列资本运作。

*ST沈机亦在业绩预告中表示,业绩好转主要源于三个方面。首先,今年,公司加快推动产品结构调整,优化产品,完善工艺解决方案,着力发展i5智能机床业务,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经营,公司的核心业务发展良好,公司通过体制激活、激励创新、降本增效等举措,全面提升盈利能力。

其次是将部分非i5业务资产及负债转让给公司控股股东沈机集团,预计在年末合并报表层面确认相应处置收益。

此外,公司下属分公司、子公司与361家供应商签署《债权债务豁免协议》,涉及重组债务本金约4.72亿元,公司预计在年末合并报表层面确认相应利得。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真正为*ST沈机扭亏为盈立下汗马功劳的是资产剥离。

今年10月26日,*ST沈机与其控股股东沈机集团共同签署资产出售协议,约定将将子公司中捷机床有限公司100%股权、沈阳机床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等7宗资产及其负债以1元的价格转给沈机集团。

通过本次交易,其交易价格与标的资产评估值之间的差额将被计入资本公积,评估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将被计入母公司报表处置当期损益,*ST沈机将从中确认处置损益合计9.14 亿元,并形成沈机集团对*ST沈机非经营性占款71.84亿元,由沈机集团在交割日后1个月内清偿。

这意味着,*ST沈机不但可以减少有息负债71.08亿元,还将剥离与标的资产相关的人员、甩掉沉重的包袱,清理传统的机床业务,同时实现当期损益9.14亿元。

剥离亏损资产、注入i5智能机床资产,一番资产腾挪后,*ST沈机成功实现脱胎换骨

2017年12月28日下午,*ST沈机董事办一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称,目前,上述工作进展顺利。

2年亏超20亿 严重资不抵债

历经重组的*ST沈机深陷经营困局,已经严重资不抵债。

作为知名的重工业企业,沈阳机床也曾有过耀眼的辉煌。

公开资料显示,1993年,由沈阳第一机床厂、中捷友谊厂、沈阳第三机床厂和辽宁精密仪厂四家联合发起成立沈阳机床,1996年7月18日在深交所挂牌。

2000年开始,沈阳机床进入高速发展期,曾创造了企业经济规模连续7年高速增长,销售收入增长11倍,机床产量增长11倍。其中高档数控机床批量进入国家重点行业的核心制造领域,为汽车、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行业提供的数控机床已占数控机床总销量的70%以上。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在经营业绩方面,2000年至2006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5.86亿元、7.42亿元、10.75亿元、17.53亿元、31.12亿元、43.49亿元、53.18亿元,增速超过20%。

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0.16亿元、0.17亿元、0.05亿元、0.11亿元、0.59亿元、0.95亿元、1.12亿元,期间虽有波动,但均保持了盈利的业绩。

有关注东北老工业的资本市场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2003年,在振兴东北老工业政策影响下,作为工业母机,沈阳机床实际经历了10年的黄金期。不过,老国企的通病积压成疾,企业内部管理运营的诸多历史遗留问题未根除,泡沫式的辉煌很快转向。

2011年至2013年,净利润持续缩水,2015年开始大跳水,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延续了两年零9个月的亏损。而扣非净利润则是从2012年开始,至今年9月底,均为亏损,合计亏损30.55亿元。

经营亏损的同时,债务高悬,银行基本上不愿意为其提供资金。截至今年9月底,其资产负债率高达99.80%,已经严重资不抵债。2014年至今年9月底,财务费用高达31.13亿元。

由此,沈阳机床的经营深陷困境,依靠沈机集团的输血勉强苟延残喘。

资产注入迈入智能时代

历经涅槃的*ST沈机将迈向智能制造新时代。

公开信息显示,国资委、财政部、证监会等国家八部委联合印发的沈阳机床厂综合改革方案通知,确定了10项具体改革措施、4项组织保障和9项支持政策,并由国资委将沈阳机床厂纳入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综合改革试点。

根据公告,*ST沈机后续业务将紧紧围绕i5智能机床这一核心产品开展,为保障*ST沈机i5智能机床相关技术的完整性,沈机集团拟将i5在机床领域的全部相关技术、知识产权、产品组装生产线以及研发、生产人员全部择机注入沈阳机床。沈机集团保留i5通用技术的持续研发职能。

作为盘活*ST沈机重头戏之一,后续,沈机集团将对下属i5在机床领域相关研发、生产相关机构进行梳理和重组,将拟注入上市公司的相关资产、业务进行集中,由*ST沈机在2018年末之前以现金方式或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进行收购。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i5智能机床知识产权一类的资产在沈机集团,上市公司主要负责生产,等重组后,公司将专注i5智能机床业务。

对于i5智能机床的前景,沈机集团及*ST沈机皆表示乐观,据称,已有多个地方政府与*ST沈机合作打造“智能制造谷”,推行i5智能机床。

公开信息显示,i5研发始于2007年,10年间投入研发的费用达到11.5亿元,由朱志浩牵头进行,2013年研发成功,由此奠定了*ST沈机发展方向。

作为此次改革的一部分,*ST沈机此前已获准定增融资26.95亿元,沈机集团承诺认购不超过2.69亿元。

不过,截至上月底,*ST沈机收盘价9.76元,与11元的定增价还有一定差距。这意味着,如果到今年2月还未实施,批文将失效。

对此,券商人士称,股价倒挂的幅度不大,实在不行,还可以申请延期。在其看来,即便不能实施定增,对i5智能机床的注入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最新的信息是,2017年12月29日午间,*ST沈机公告称,近两日陆续收到沈机集团转账资金24.73亿元,累计收到出售资产形成的非经营性占款75.74亿元全部偿付完毕。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