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监管与回报压力致险企股权频“换手”

监管与回报压力致险企股权频“换手”

2017-12-18 06:15:28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一年内超20家险企变更股权,信达财险等险企股权“一年三变”

□本报记者 但慧芳

进入12月,险企股权变更再度成为行业焦点,股权“出手”和“受让”频现。

长江商报记者根据中保协等综合数据统计发现,今年以来有吉祥人寿等20多家险企披露已变更股权或拟变更股权信息。其中,中法人寿、信达财险等险企股权转让更是“一年三变”,股权换手频繁出现。

12月17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兼保险系主任胡宏兵教授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外因是监管对金融风险管控加强,对股权违规和险资运用监管更趋严格,使得非险资机构对保险业的投资‘冲动’有所下降。内因则是保险公司竞争更趋白热化,承保利润和投资回报不如想象中高。”

胡宏兵教授强调,保险是一个需要长期规划资产和负债配置状况的传统金融行业,对资本需求高、费用投入高,以往赚“快钱”的历史后续或很难再现。

被疯狂追逐的保险业已渐“褪色”

2015、2016年以来被各路资本疯狂追逐的保险业,已渐出现“褪色”态势。

12月13日,信达财险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了关于变更股东有关情况的信息披露公告,公告显示,联美控股已经正式接盘重庆两江金融在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的4亿股股份。转让后,联美控股持有信达财险比例将上升至19.33%,成为信达财险第二大股东。

事实上,这是信达财险一年中发布的第三次股权变更。去年12月底,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深圳投控”)以42.2亿元成功竞得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挂牌转让的信达财险12.3亿股股份。该股权转让完成后,深圳投控持有信达财险12.3亿股,占总股本的41%,成为第一大股东。

紧接着,排位第四的台州万邦置业有限公司所持有的7500万股股权已于2016年12月30日被拍卖处置,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最终接盘,并在今年7月正式获得保监会批复,转让后,铁建投资持有信达财险2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6.667%;台州万邦置业不再持有信达财险股份。

随着二股东重庆两江金融挂牌转让所持信达财险全部股权,联美控股接盘,信达财险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第四股东悉数发生变化。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保险公司股权变更则更为频繁,根据中保协及保监会及公开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吉祥人寿、华泰保险、弘康人寿、中银三星人寿、长城人寿、利安人寿、中融人寿等18家险企已发布变更股权或拟变更股权信息。再加上华安财险、利宝保险先后发布终止变更信息,众诚保险暂未披露信息的保险公司,披露股权变更信息的保险公司已经超过20家。

保险股权面临违规监管和公司营运双重压力

为何险企股权出现频频变动情况?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在“野蛮人”后,有部分保险公司的股东被点名,不得不收缩转手。此外,保险公司的股权投资和经营势必也会像银行一样被规范,因此一些想利用保险公司“兴风作浪”的资本,可能就会考虑寻求其他平台。

这一观点得到了多位行业人士的认可。“产业资本之所以对持有保险牌照充满热情,主要是保险资金成本低、规模大,一方面可以利用保险资金反哺实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保险资金到股市二级市场等‘赚快钱’。不过现在这些路径都被限制,保险资金的运用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自然就有资本不愿意再持有更长时间。”有金融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

此外,上述提到的中法人寿和信达财险,则是面临着多年亏损经营困境。

信达财险财报显示,截至今年9月30日,信达财险实现营业收入24.29亿元,营业利润-5310.17万元,净利润-5030.78万元。2016年因车险业务持续亏损以及投资收益下滑,信达财险全年亏损2.3亿元。2010-2012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净利润分别为-1.18亿元、-1.06亿元和-2.45亿元。中法人寿第三季末保险业务收入为0,年度累计保险业务收入为18.06万元;第三季度净亏损2040.18万元,本年度累计亏损达6109.33万元。

险企股权投资不适合“炒牌照”式投资

多位业内人士对长江商报表示,从保险股权的挂牌价或最终成交的交易价来看,大部分退出的股东仍有一定的盈利空间,只是不如当初市场炒得那么高。

以粤财信托转让众诚保险为例,粤财信托于11月初在上海联交所挂牌出清所持15%众诚保险股份的4.55亿价格,2.02元的交易价格对应的市净率为3.06,该估值水平在近几年保险行业的股份交易中处于不错的估值水平。

公开资料显示,粤财信托初始的出资资金为1亿元,占股20%,而后自2011年到2016年期间投资众诚保险股权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累积亏损8900万元。业内估计其盈利可能超过2.5亿元。

“通过拿牌照后快速出手退出获利也是现在一些资本纷纷‘出手’保险股权的原因,估计后期收益和估值一直在不高的水平,现在就选择‘套现’离场。”有资本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指出。

在沈萌看来,保险是传统金融行业里少有的民企可以参与的大型资金机构。对于利用保险公司作资金工具的,特别是用高成本资金去投资的资本,未来压力会越来越大。但对于真心实意要耕耘保险服务的企业来说,未来保险行业会有更多发展空间。

在胡宏兵教授看来,保险业本身是资金需要非常高的行业,且投资时间长、回报慢、专业要求高、市场开拓呈周期性,投资就面临长期的“大额资金”占用,并不适合只想“炒牌照”的资本,而更适合对保险资产配置有长期规划的金控集团等。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