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武汉工业遗产“家底”将再增38处

武汉工业遗产“家底”将再增38处

2017-11-14 14:10:06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讯(记者 江楚雅)日前,“武汉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名师名匠”高峰论坛在经过修缮的百年平和打包厂内举行。论坛上,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正在增补武汉第二批工业遗产,武汉市工业遗产“家底”将再增38处。


平和打包厂“修旧如旧”

今年2月,开设于1905年的平和打包厂启动修缮工作。修缮工作由中信建筑设计院负责设计,江岸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施工。施工总负责人龚建华介绍,他们严格按照文物专家组要求,保护原状原貌。目前,修缮工作已接近尾声。


作为武汉正在修复的最大规模、保存最完整的工业建筑群,平和打包厂6栋老建筑将于今年底全部修缮完工,交付后,将迎接文化创意产业入驻,重焕新生。


大部分工业遗产沿长江布局

武汉市志工业志及各区区志记载,经详细调查,1860年至1990年,活跃在武汉的工业企业有371处。眼下有实物可寻的工业遗存仅95处。通过科学甄别,分层遴选,其中27处确定为武汉市第一批工业遗产,入列保护名单,包括平和打包厂、南洋大楼、江岸车辆厂、武汉重型机床厂、武汉锅炉厂、青山红房子等。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正在进行第二批工业遗产的增补。据悉,第二批梳理了38处工业遗产,并按价值、重要性分为三个保护级别。其中,一级工业遗产5处,包括武汉长江大桥、大智门火车站等;二级9处,包括三北轮船公司旧址、中铁大桥局办公楼、江汉一桥、江汉二桥等;三级24处,包括汉口美最时电灯厂、循礼门火车站、一冶重件码头、和平公园铁轨、青山公园铁轨等,而大部分是沿着长江布局。


建言:

专家建议,工业遗产应分级保护。一级工业遗产应采取严格保护模式。工厂的特色建筑和一些构筑物可以结合城市公园绿地加以利用,对于二、三级工业遗产采取适度改造利用模式,包括改造为城市开放空间、博物馆与纪念展示馆、创意产业园、商业综合开发等四类。

对已消失的重要工业遗产采取非实物保护模式。包括在原遗址位置进行软性保护、虚拟复原等,同时对老设备、厂史、档案等遗存可结合工业博物馆集中保护展示。对于其他未列入遗产名单的工业企业及遗存,规划部门建议对其建立工业遗存档案,进行实时监督。


编辑:陈顺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