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瞄准供应链 产业巨头布局金融升温

瞄准供应链 产业巨头布局金融升温

2017-10-23 06:09:21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快递巨头布局物流保险及融资租赁,汽车、医疗、地产等行业企业抢滩入场

□本报记者 但慧芳

韵达股份(002120.SZ)近期连续发布的两则投资设立公司的公告,将其“金融野心”暴露出来。

10月14日,韵达股份公告称,拟联合韵达香港在天津自贸区注册“安诺韵国际融资租赁(天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3000万美元,其中韵达股份持股75%,韵达香港持股25%。

同一天,韵达股份、申通快递齐齐公告称,拟联手中通快递、上海圆通蛟龙投资等成立保险公司。快递巨头“抱团”高调入场,在保险市场掀起一轮波澜。

事实上,产业巨头对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的尝试和拓展,已经愈演愈烈。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汽车、医疗、地产等行业企业尤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2017年设立参与融资租赁业务的上市公司至少在25家以上;今年1月至今,发布设立保险公司或保险经纪公告的上市公司近40家。

“实体企业设立保险、融资租赁等,目前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外部市场内部化的趋势。从产业资本的优势来看,有稳定的供给、供应链掌控程度高。但从长远来看,金融业的监管限制、风控风险以及经营风险,涉足金融业的产业资本要引起重视。”10月19日,一位资深金融专家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

有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产业公司基于构建整个业务体系的闭环,掌控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这样布局既加强了风险控制,也让业务更加灵活,提高了供应链上下游对于公司的黏性。

快递业巨头保险和融资租赁布局同时起步

继互联网巨头腾讯联合台资企业富邦财险成立的微民保险代理公司正式获得保监会批准之后,上周韵达股份、申通快递齐齐公告称,拟联手中通快递、上海圆通蛟龙投资等成立保险公司。

韵达股份公告显示,韵达股份、申通快递、中通快递及上海圆通蛟龙投资发展集团等快递公司,拟联合江西省金融控股集团、山东京金控股等,7家公司一起发起设立中邦物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邦保险注册资本10亿元,其中申通、韵达、中通、圆通均拟出资1.6亿元,各持股16%。江西省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京金控股有限公司、 广州宝供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分别持股16%、10%和10%。

对于投资目的,韵达股份称,参与发起设立保险公司,是持续推进“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探索发展新业务的重要举措,通过在物流金融领域的布局,既有利于整合行业资源、协同快递核心主业发展,进一步实现公司的产业扩张和生态整合,又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韵达股份还发布了《关于投资设立融资租赁公司的公告》。公告称,为持续推进“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深耕快递核心主业,通过布局金融业务协助打造快递航母,韵达股份联合韵达香港,拟在天津自贸区注册“安诺韵国际融资租赁(天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美元,韵达股份持股75%,韵达香港持股25%。

“通过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布局,既有利于整合行业资源、协同快递核心主业发展,进一步实现公司的产业扩张和生态整合的目标,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盈利空间。”韵达股份公告指出。

在今年顺利成功借壳上市而后正式更名的韵达股份,表现出对金融领域布局的“加速度”。

物流保险和融资租赁这两块金融领域,韵达这一快递产业巨头会怎么深耕?

有保险人士分析称,以物流保险为例,其险种涉及面较宽,其中物流的险种主要有:财产险、车险、货物运输险、仓储险、公众责任险、退运险、货物损失险、信用保证险以及涉及大量物流运送人员的员工意外险、医疗险、养老险、健康险等。此外,快递产业链上下游客户也有投保需求,如客户的财产险、车险、进出口货物运输险、公众责任险、产品保证险、信用保证险、建筑工程险、团体人身险、医疗险、健康险、养老险等。

而在融资租赁领域,有行业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物流交通领域在融资租赁业务上较有发展优势且目前发展快速,通过车辆、物流园区等资产,为供应链上下游提供金融服务,包括帮助上下游企业增加车辆购入、扩大业务区域等。

多家公司基于产业链特色优势推展金融板块

事实上,电商巨头BAT、京东等已经先后“杀入”保险市场,成立基于产业链特色优势的保险代理机构或保险公司。

今年9月28日登陆港股市场的众安保险,其6月底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公司前三大股东持股情况为: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持股16.0403%,腾讯和平安保险均持股12.0907%。

股东背景决定了其业务方向。根据众安在线业务构成情况来看,依托于阿里电商渠道的生活消费是众安保险业务量排行第一的产品品类,在这一大分类下面有退货运费险、任性退、商家保证金保险、手机意外险及碎屏险等。其中,退货运费险、意外险和信用保证保险是保费收入大头,截至2016年底,三类险种比例分别为39.3%、28.8%和18.0%。

除了快递巨头和电商巨头,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基于产业优势进行产业链金融布局。

以汽车产业为例,不完全统计显示,A股上市公司当中,涉足汽车金融的企业有上汽集团(600104.SH)、一汽集团、广汽集团(601238.SH)、三一重工(600031.SH)、长安汽车(000625.SZ)、长城汽车(601633.SH)、东风汽车(600006.SH)以及比亚迪。

9月29日,港股上市公司正通汽车(1728.HK)发布公告,拟与中国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合资成立深圳正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正源科技公司),注册资本总额为人民币5亿元,分别占80%和20%,通过正源科技公司对接上海东正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专注于汽车互联网金融业务,实现线上线下获取客户渠道,大数据风控技术以及ABS云平台的资源整合,形成正通汽车互联网金融生态全闭环平台。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制造业、零售业、交通业、医药健康领域也是布局供应链金融的热门领域。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共有291家上市公司设立或参股347家融资租赁公司,从行业来看,制造业企业有132 家,批发和零售业企业18 家。而保险公司方面,2016年有75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设立或参股设立保险机构的公告,较2015年的42家公司增长近八成。

或面临与产业经营

全然不同的金融风险

延伸产业链金融或供应链金融对产业公司颇具诱惑力。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对其定义是指将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以及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看作一个整体,以核心企业为依托,以真实贸易为前提,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方式,通过应收账款质押、货权质押等手段封闭资金流或者控制物权,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和服务。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行业报告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市场规模可达14.98万亿元左右。产业内的公司参与供应链金融有对上下游物流、信息流有一定控制力以及低资金成本和风险管理能力等优势。

不过,软肋也是较为明显。

“实体企业或产业资本干金融,最大的风险来自两个领域绝然不同的运营思路。”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兰祥对长江商报记者强调:“一是金融业面临来自监管部门的‘严监管’环境;二是产业经营与金融机构之间要建立起完善的‘防火墙’,不允许产业资本所搭建的金融平台沦为替自身进行融资的工具;三是从风控体系的建立、人才的培养,产业资本必须按照金融运营思路重新搭建。”

正如韵达股份在公告提及的,保险公司的筹建获批、正式运营及收入实现需要一定的周期,存在短期内不能获得投资收益的风险。保险公司在运营过程中会面临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偿付风险、系统性经营风险等。

上市公司龙蟒佰利8月发起投资设立融资租赁公司,其公告指出,信用风险是融资租赁公司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风险,承租人的财务状况、资产状况和还款能力将直接影响融资租赁公司的经营业绩。公司核心业务为钛白粉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缺乏具有融资租赁业务经验的人才。除此之外,融资租赁公司的运营将受宏观经济状况、行业周期、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市场利率等诸多外部因素影响,经营成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有金融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称,产业资本布局金融存在经营文化差异和风控基础不足等问题,而人才因素是其中最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金融专业人才的稀缺或影响其未来发展情况。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