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白领消费贷激增 纯信用最高贷50万

白领消费贷激增 纯信用最高贷50万

2017-10-16 02:43:03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短期消费信贷规模破6万亿,各金融机构设“白名单”对白领市场进行细分

编者按

短期消费贷破6万亿,近三年规模翻番。是的,消费金融火了,它似乎已无处不在。

长江商报记者观察到,目前正火爆的消费贷当属白领领域。有些“优质客户”几乎不费力就能获得30万-50万的信贷额度,而一些普通的工薪阶层,也能凭身份证和手机号,获得数千到数万不等的额度。

“我们需要这么多借贷产品吗?”有金融研究人士反思。确实,消费贷爆火背后,“多头借贷”“欺诈借贷”和坏账升高正让行业人士忧心忡忡。

不过有幸的是,今年9月以来,监管已经出手,防范并加大对违规行为问责力度。正如采访中多位行业人士提到的那样,从追求规模到追求质量,消费贷正走在一条日益成熟、规范发展的道路上。

□本报记者 但慧芳

一向申请难度大的信用贷款,似乎正在以消费贷的形式变得唾手可得。

“所在单位如果是银行‘白名单’客户,申请人的信用贷款额度最高可到50万。”10月10日,一市属国企工作人员王小姐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由于她不属于“白名单”客户,但也可以从商业银行、电商、消费金融持牌机构、互联网金融公司等获得一定额度。这些产品从数千元到数万不等,放款时间短、无需抵押,有的仅需身份证和手机号就可申请。

一周来,长江商报记者走访多地发现,借助消费的由头,众多金融机构瞄准了消费贷市场,向白领等人群开发出各类名目繁多、利率多样、额度不等的消费贷产品。

“最近两年期间,消费贷特别是面向普通工薪阶层的消费贷爆发式增长,看到向好势头后各机构纷纷进入,有些无抵押物的纯信用贷款甚至能贷30万—50万。”一大型股份制银行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透露。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住户短期消费信贷规模已破6万亿,近三年时间规模几乎翻番,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61万亿,增速高达35.14%。

面对火热市场,10月15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冀志斌提醒,消费者在运用金融工具借贷时,要保持理性,充分衡量自身的借款需求和还款能力,对投资风险和消费风险要有充分预判,以免陷入债务困境和财务危机。

优质白领利率可低至6%

不稳定人群或高达200%

在市属国企工作的王小姐最近手头紧张,想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一笔30万、无房产等抵押物的消费贷。

“摸了一圈后,发现纯信用贷款有多种渠道可供选择。”王小姐告诉长江商报记者,若选择一次性从一家银行贷出30万,需要所在单位比较优质,是银行的“白名单”客户,或者能够加入到银行“白名单”中,通过银行对个人信用资质的审核之后,拿到一笔“个人信用贷款”或“个人消费信用贷款”,额度可高至30万至50万,贷款期限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

不过,银行这份“白名单”的准入单位要求较高,打听过几家国有和股份制银行之后,王小姐发现,主要针对“国家机关、行政事业单位、三甲以上公立医院、公立高校及重点中学和大型国企、央企、垄断行业等单位工作人员”,属于“高级白领人群”。而王小姐询问后得知自己所在的单位并不在银行“白名单”之列。

在这种情况之下,王小姐从银行获知,她可以拿不同的银行信用卡在手机端APP上申请消费分期现金贷款,根据信用额度的不同和审核机制的不同,可借出几千到几万不等。

除银行之外,王小姐还询问了这两年兴起的消费金融公司,得知额度一般不超过5万,若要借到30万,王小姐可能需要从多家银行和多家机构进行“借贷组合”。

另外,若王小姐信用资质和收入状况更低一点,还能选择一些互金平台和电商平台,不过,额度则会低一点,一般为几千元且借款时间较短。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金融机构俨然已对白领进行细分,像王小姐这样的普通工薪阶层,能够借贷的渠道主要为银行信用卡分期消费贷、消费金融公司推出的消费贷款等,额度约在几千到几万之间,年利率约在10%—20%上下。

而比王小姐收入状况更好、工作单位更稳定的“优质白领”客户,则有望拿到银行6%左右年利率的“白名单”消费信贷。对于工作不够稳定的人群,更多需要从互金平台、P2P、小贷公司等机构借款,年利率有的可能高至20%—30%甚至高达100%—200%。

借贷“唾手可得”,短期消费信贷近三年规模翻番

“在消费贷出现后,白领阶层借款似乎‘唾手可得’。跟工资卡绑定的手机银行直接自动开通数十万的额度,这在以前很难想象。在过去意识里,人们觉得找金融机构借贷是很难的事情,现在却非常容易,机构还怕你不贷款。”一位大学老师对长江商报记者感慨。

确实如此。10月14日,一位国有银行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透露,其所在单位的同事,也会选择信用贷款产品或者消费贷产品。“在APP上一点,5秒放款、一次性打到借记卡上,而且随时可以还款,便捷性和高额度令人震惊。”

有行业人士称,从国内信贷市场角度看,今年央行将控制房贷占比结构纳入MPA考核,敦促银行优化信贷结构,合理控制房贷占整体业务比例和增速,银行信贷投放更多转向个人消费金融贷款等方向。

多位行业人士回忆称,银行密集推广除房贷、车贷以外的消费贷产品始于2014年下半年,2015年上半年股市的牛市行情让消费贷更为火爆,白领人群又是其中最为庞大和活跃的分子。此后,房地产市场快速上涨,又催生消费贷规模快速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显示,截至今年8月,住户贷款中的短期消费贷款(一年期,一般不包含房贷等)额度已达到61976.56亿,相比于去年12月末的49312.86亿,增长1.27万亿。相比去年同期的45861.87亿,增长1.61万亿,增速高达35.14%。而在2015年8月底,短期消费贷款规模为37985.60亿,2016年同期同比增长7876.27亿,增速20.37%。

历史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月,住户贷款中的短期消费贷款仅33088.04亿,近三年时间,短期消费信贷规模几乎已经翻番。

有媒体统计显示,今年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多家上市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突破2000亿元。如平安银行消费金融贷款余额2770.9亿元,上半年新发放贷款1294亿元,同比增长255.49%。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增量也较大,建设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1580.7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30.37亿元,增幅达到110.66%。招商银行上半年余额为840.7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9.89亿元,较去年年末增长31.19%。光大银行消费贷款余额为3723.62亿元,排在上市银行首位,较去年年末增长17%。

多头借贷和过度加杠杆需警惕

“从白领角度而言,消费贷‘火爆’有几个背景。一是金融观念的变化,从以前多储蓄,到逐步形成理财观念,再到去提前消费。二是房地产等吸纳了大量的资金,人们已经开始习惯并接受杠杆率的提高;三是年轻消费人群的崛起。”一位银行高管对长江商报记者分析。

该人士表示,在他看来,目前白领市场已出现一些客户多平台进行借贷和过度加杠杆的情况。“有部分人并不具备玩杠杆的能力,借钱炒房、过度消费,找银行申请几十万,投资也有风险因素,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这种金融的风险控制能力。”

有国有银行人士举例称,其曾有优质白领客户将银行消费信贷贷出来后,转借给亲戚朋友做生意、买房,赚取中间的利差,但因为亲戚朋友的还款时间和还款额度不能保证,最后各处起火闹得苦不堪言,钱没赚到反而不得不支付中间的“过桥”贷款费用。

“金融需求越来越被更好地满足,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资金来源的丰富性为很多个人提供了机会。但目前金融市场的旺盛发展,与白领阶层所拥有的金融素养、经济学修养尚存在一定的距离。”10月15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冀志斌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是工具,关键在于使用它的人,是否能有理性意识,在可承受范围内,合理、科学地去做借贷,去消费和投资。

“无论是投资风险、过度消费风险、加杠杆风险,最终都会由借贷主体个人来承担,各借款人在借贷时需要牢记这一点。”冀志斌强调。

事实上,长江商报记者近期采访过程中了解到,目前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审核、放款、签署借款合同时,都会较为详细地强调借款用途和还款注意事项,有银行还要求借款人提供相关的消费证明和消费发票等。

监管趋紧敲击消费贷流向风控痛点


长江商报消息 异常短期消费贷款半年新增3700亿,多头借贷或引发坏账和不良率走高

□本报记者 但慧芳

在迈过培育市场、开发用户、做大业务这些门槛后,“野蛮生长”的消费贷市场迎来一连串监管政策。

10月初,银监会对外公开表示,银监会将消费信贷流入房地产市场情况作为监管检查重点,加大对违规行为问责力度。此前,银监会曾表示,要严厉打击“首付贷”,严查挪用消费贷款资金,防范房地产泡沫风险。

“这是‘消费贷’市场一直难以解决的痛点:以消费名义贷出的资金,很多并不用于消费,但各金融机构很难跟进资金的具体流向,对信贷的真实性用途进行核实。”10月14日,一位银行高管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直言。

事实上,多位行业人士表示,除了资金流向问题,从市场准入门槛、信贷风险监管到抗风险能力、风险损失准备等一整套全方位、系统性的工程,消费贷市场还需加强。

“留给各运营机构的时间并不多,预计合规经营要求将会很快落地。能掌握强大金融消费数据库和数据处理技术的机构,长期来看更具竞争优势。”一位互金领域人士指出。

“红海”搏杀

各金融机构各显神通

从手机短信、电话营销到微信营销,受影响的普通白领人士小李近期开通了好几家平台和银行手机APP的账号或信用卡。“并不急着使用,但想着‘有备无患’。”

“我在淘宝上都是先用消费信贷‘花呗’付款,按期再还款,反正按时还款也无需利息。”武汉的白领张先生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

在采访过程中,一位豪车4S店销售人员极力向记者推荐其车贷分期和汽车美容分期产品。“很多老板都是做消费分期而不是一次性付清,现款购车越来越少,因为企业一般都缺现金流,消费分期利息实际不高,只比银行略高一点,客户可以省下一大笔充足的现金用来做生意或投资。”

从渠道营销到场景营销,各类消费贷机构对市场进行的开发越来越深。

“电商有场景优势、客户流量优势,消费金融公司有汽车、美容、教育、旅游等行业开发优势,银行有客户基础优势,现在几乎绝大多数能做借贷的金融机构都进入消费金融市场‘分一杯羹’。而且都容易赚到钱。”一位曾从事白领消费贷市场的金融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

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正式启动消费金融试点。2010年,首批4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得牌照。2013年11月,银监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截至目前,国内已经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21家,总计发放牌照23张。

除已经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国内各类银行主体均依托于信用卡、信用贷款等业务资质,开发了属于自己的消费信贷产品。

平安证券研报指出,过去几年国内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增长呈上升趋势,2016年上市银行口径(剔除次新股)消费信贷(含信用卡分期)增速接近20%,银行之间竞争也趋于激烈,类似浦发、中信、兴业等原先以对公业务见长的银行也开始加大对消费信贷的倾斜。

此外,各类电商平台、互联网金融平台,在金融创新背景下,先后开发了消费贷和消费分期产品。

“消费贷市场公认现在到了‘红海’阶段,能覆盖的人群和地区基本已经覆盖到,机构主体也多不胜数。”上述人士表示。

行业潜藏过度开发、借贷欺诈多重风险

火爆繁荣背后,警钟已然敲响。

根据易居房地产研究院近期统计显示,2017年3月以来,全国短期消费贷款同比走势大幅攀升,新增异常短期消费贷款金额约3700亿元,估计其中至少有3000亿流向楼市,约占新增短期消费贷款总额30%。德银发布的一份报告预计,流入中国楼市的消费贷高达4000亿。

长江商报记者采访过程中从银行人士处得知,随着消费贷大增,资金很容易通过消费贷流入楼市、投资和用作过桥。“跟2015年大量资金进入股市一样,今年以来资金进入楼市现象也较为突出,在银行借贷体系,这涉及一定程度的借贷欺诈行为。”

该人士说,消费贷本质上是一类信用贷款,基于个人信用记录、所在公司实力、收入来源情况、个人资产等维度做出偿还能力判断和偿还预估。在这一评估体系下,借款人被默认为根据诚信原则做出借款申请,贷款机构以其历史信用体系做出还款能力估算,进而核定借款额度和借款利率。若用款方式由消费变更为投资房产或其他生意,则信用评估体系需要重新核定,此前的贷款额度很有可能会被取消。借款人若以消费名义进行消费贷申请,却并不用做消费,就涉及欺诈行为。

多位行业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称,目前的金融体系下,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并没有很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来追踪借款人资金的流向。“跨行倒几次手或者取现等,银行系统就没法追踪。”

除欺诈风险之外,有金融人士表示,蜂拥而至的各金融主体对市场的挖掘,也产生了一定程度潜在的过度开发和过度挖掘的风险。“有些用户可能并没有借贷真实需求和足够的还款能力。在众多机构的鼓动下,容易产生一些不理性的借贷行为。”

一位消费贷行业资深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称,最担心的是借款人因多头借贷引发的坏账上升和不良走高。“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客户借贷信息独立,机构之间很难判断某一借款人是否有其他借款记录,除非问题大面积爆发出来,这时已经晚了。”

不过,从2016年开始,监管机构严查资金用款用途,如果查到一笔用途违规,有的银行要被监管部门罚款。而许多银行自身也加强了内部监管,自己监测到哪笔钱用途违规,会要求立即还款。

未来消费信贷

将由单一化模式走向多元

事实上,今年9月以来,对消费贷风险管控的步伐,已经在监管和金融机构层面“多管齐下”。

9月5日,北京银监局、央行营业管理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辖内银行金融机构针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并且要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深圳人行也已对辖内银行作出风险提示,要求银行对个人非住房类信贷资金用途开展自查。9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中国银监会广东监管局,也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个人消费贷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

9月底10月初,银监会相关人士先后公开表示,将消费信贷流入房地产市场情况作为监管检查重点。目前主要采取的监管方法有三种:一是开展风险排查。北京、广东、上海、广西、贵州等银监局迅速部署开展消费信贷资金流向排查。二是加强规范管理。福建、深圳、广西、江苏、内蒙古等省(区、市)出台多项监管政策,重申监管要求。三是加大监管问责。江苏、上海、福建、重庆等银监局针对消费贷款用于个人购房首付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督促整改落实,部分银行也对违规挪用资金做了收回处理。

“所在银行目前已经从总部层面下达了消费贷流向房地产市场监管的要求,近期银行对消费贷的审批流程和贷后管理上,均有所加强。”10月14日,一国有行银行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称。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多家银行都开始要求申办消费贷的客户提供消费发票、贷款资金流向等消费贷消费凭证。

“对消费贷行业的行政监管在未来一段时间还会趋于严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冀志斌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强调,“过去未制定规则的监管空白点将会逐步完善,跟P2P一样,行业从业门槛也将有所提高。”

冀志斌认为,目前一时兴旺、火爆的平台或机构并非是一定是未来的“赢家”,只有不断符合监管合规经营、注重风险管理的金融机构才能走得更为长久。

“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是注重消费贷业务充分与场景结合,如教育、医美、购物等场景;二是要掌握丰富的数据库和数据处理技术,不断完善客户信用评估体系;三要看风控能力和持久运营能力,做自身擅长的领域。”有金融行业高管对长江商报记者说。

平安证券研报认为,未来消费信贷市场将从原来单一化的信用卡分期模式走向多元,产品体系的丰富性、获客渠道的广泛性以及审批放款的时效性,都会成为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