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武汉将建立多层级综合管廊体系

武汉将建立多层级综合管廊体系

2017-08-01 05:07:53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预计2020年建成全国气候适应型城市典范

本报讯(记者 陈妮希 见习记者 张璐 通讯员 周钢 张丹)武汉将更适应气候变化。近日,由武汉市发改委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承办的武汉市推进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工作培训研讨会,在武汉会议中心召开,相关市直部门、各区发改委、科研院校、咨询机构等代表和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参会,并分享、讨论了气候适应经验,大家一致认为,建立点线面相结合的多层级综合管廊体系建设,是未来武汉市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思路。

目标

试点城市中武汉首个举办气候适应型建设培训

今年2月,武汉市获批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国家开展适应气候城市试点工作的背景和对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工作的考虑。

目前,武汉市是全国28个试点城市中第一个举办有关气候适应型建设培训的城市,该负责人高度评价武汉在开展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积极主动、务求实效,值得所有试点城市学习借鉴。而武汉目前正在制定适应气候行动方案,海绵城市和四水共治也是该市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重要举措。另外,武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设立了水、建筑、应急救灾、环境、绿化、人体等六大类、37个子项目标,涉及到全市18个部门。

各位专家和代表在会上表示,适应气候变化对城市而言越来越重要,现代城市应着眼于未来,在发展的过程中就应考虑到气候变化影响,提早谋篇布局,做好应对,才能降低损失。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加速城市化,预计今后暴雨洪涝灾害会进一步加重,将给城市运行管理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但是经过努力,预计2020年,武汉市将会建成全国气候适应型城市的典范,气候环境更适宜人类生存,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城市暴雨内涝风险得到实质性减轻,极端高温热浪的影响有所减缓,人、自然和城市建设和谐共存的理念会获得广泛认同和有效贯彻。

规划

2020年新建绿色建筑占当年开工面积50%

武汉市发改委环资处处长田雁介绍了“武汉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工作的考虑”。田雁介绍,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武汉市将首先从城市规划入手,全面落实“两轴两环,六楔多廊”的生态空间格局;生态轴楔、大型公园、绿化廊道、湖泊网络等联系成网的生态系统;规划建设江风湖韵、荆楚汉派、多元包容的国际滨水生态绿城,形成 “一核两轴、六楔百湖、 蓝绿网络、北峰南泽”的总体风貌格局;凸显“山水十字轴”的城市核心空间景观走廊;建设百个城市滨水公共活动区,形成“主城+新城”的“9+6”滨水城市公共中心体系和百个社区滨湖公共中心;构建水城共生、四网融合的城市蓝绿网络。

生态水网与园林绿化网络、公共开放空间网络、城市绿道网络有机融合;从资源环境、安全保障、生态隔离三个方面构建安全绿色的市政空间体系,进一步优化完善市域安全生态格局;推进“四水共治”和海绵城市建设。

未来武汉将进一步完善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打造一批绿色低碳生态示范区、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和高星级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到2020年,全市新建绿色建筑占当年开工面积的50%,累计新增绿色建筑5000万平方米,创建一批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和30个高星级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市区重点发展余热废热供冷供热能源站、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农村地区以满足炊事、取暖和生产生活用电需要,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太阳能光热、生物质能、空气源热泵应用技术。

同时进一步完善能源多样化节能供给,优化一次能源结构,控煤增气、择优扶新,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增长;优化电源和电网、气源和气网等布局结构,进一步完善多气源格局。统筹城乡能源发展,结合新城和新农村建设,同步配套清洁、高效的能源基础设施。积极发展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大力发展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和低碳利用技术。进一步完善防洪标准,坚持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原则,形成以堤防、分蓄洪区等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洪体系,确保防洪保护圈安全 。进一步提高完善城市防洪体系建设,加强分蓄洪区安全建设,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编制完成武汉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综合管廊体系

到2020年建设综合管廊141.1公里

田雁说,未来武汉将建立点线面相结合的多层级综合管廊体系。发挥城市生态绿化功能,构建气候友好型城市生态系统,形成“主轴绿心五环,六楔多廊,一网多点”的绿色骨架,构建“绿峰作屏、绿楔引风、蓝绿成网、大园小园嵌江城”的绿色空间结构。将全市范围内的自然生态要素衔接连通,形成“绿色斑块-绿色廊道-生态基质”的系统格局,有效缓解雾霾和热岛等局地性气候环境问题。发挥园林绿化改善城市气候的作用,增强生态功能,建设节约型绿地,加强城市风道建设。

海绵城市及综合管廊建设工程,会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升防涝能力;完善防灾体系,提高应急能力。强化流域防洪安全,全面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能够大力提升城市防涝标准和能力,加强内涝敏感区的引导和控制,将内涝防治标准大幅提升到50-100年。

构建“以城区间干线管廊为骨架、建设区支线管廊为主体、重要节点管廊为补充”点线面相结合的多层级综合管廊体系。全市综合管廊规划近期至2020年,建设综合管廊141.1公里,投资103.3亿元。

天气气候相关疾病预防预警平台。开展重大传染病防控和慢性疾病、职业病、雾霾影响健康疾病和食源性疾病的监测、预警,提高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在现有的监测、预警平台上逐步完善受气候影响疾病预防预警平台建设。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防御工程。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气象灾害精细化观测监测预警工程,完善城市气象灾害社区尺度监测网和移动观测设备;城市雾霾监测预警工程;气象数据和信息共享工程;推进防灾与避难场所建设,完善综合应急交通疏散网络,提升抗震防灾水平;建立“5-10(20)-30分钟”可达的水陆空立体消防体系,完善“10-15分钟”覆盖城乡的急救网络体系。

田雁介绍道,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长时期所面临的巨大挑战,适应者兴,不适应者衰。武汉市在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正处在起步探索阶段,存在认识不足、基础薄弱、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下一步,武汉市应开展好脆弱性评估,加强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和基础信息收集,开展关键部门和领域气候变化风险分析,实现各类极端气候事件预测预警信息的共享共用和有效传递;出台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优化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同时还要实施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工程项目,加强能力建设,健全政府、企业、社区和居民等多元主体参与的适应气候变化管理体系。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