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泡沫化显现 共享经济亟须立法监管

泡沫化显现 共享经济亟须立法监管

2017-07-10 02:44:11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ofo获超7亿美元E轮融资,摩拜获超6亿美元融资,共享行业深陷“烧钱战”

□本报记者 江楚雅 实习生 欧阳靖雯

出行领域、充电领域、住宿领域、服装领域……共享经济已渗透到生活多个领域。然而这么多的共享项目,并不是每一个都成功。有些在大浪淘沙中淘汰,有些刚出生就夭折,还有些更是打着共享旗帜的伪命题,共享经济看似疯狂的背后也引来许多质疑声。

7月6日,ofo宣布完成E轮融资7亿美元;6月13日,悟空单车官微称正式宣布退出共享单车市场。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共享行业已经深陷“烧钱战”,资金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各家共享企业最大的短板。有钱者生、无钱者死,是这个行业最生动的诠释。例如摩拜单车最近再融资的6亿美元,看似很多,但在不按套路出牌的行业,无异于“杯水车薪”。共享本身似乎已成为烧钱引流的一个“工具”,这不但与共享经济的本意渐行渐远,而且也危及行业自身的健康发展。

共享经济涉及多个领域

出行领域可以说是共享经济最火热也是最集中的领域,除了已经成长为独角兽的滴滴,还有以下几个细分行业:共享单车(摩拜、ofo、酷骑、牛拜、HelloKitty);共享电单车(西游电单车、7号电单车、小蜜电单车);共享汽车(TOGO 、Gofun、环球车享、零派乐享);共享车位(有车位、悦停)。

最近兴起的共享充电领域,通过大范围的铺设充电桩或充电宝,让用户以租代买,能更加方便地解决电力不足的需求。主要有两种模式:针对汽车的共享充电桩(E约充电、电庄充电),针对手机的共享充电宝(小电、来电、街电、Hi电)。

通过链接空闲房屋资源和用户,创造经济价值的共享住宿领域(小猪短租、途家、 蚂蚁短租),基本模式主要为C2C和B2C,还有传统的房屋中介,深度介入房源,为用户提供短租服务。

主要服务于女性,将名牌服装或名牌包,通过包月或按件出租给个人用户并收取租金的共享服装领域(多啦衣梦、女神派、衣二三)才刚刚开始起步。

基于LBS的定位系统,发掘附近有时间、愿分享的民间厨艺达人,通过配送、上门自取等方式的共享厨房(回家吃饭、妈妈的味道),给忙碌的上班族提供安心饭菜。

跨平台“借鉴”项目的共享雨伞(魔力伞、JJ伞、共享e伞、春笋),这一类的领域玩家以分时租赁为主,采取B2C的模式,在地铁站点、商业区、居民区、校园、酒店等提供雨伞的共享服务。

商场、影院角落随处可见的迷你KTV和共享按摩椅则是共享休闲领域的“受宠”项目。

除了上述市面上较为常见的共享项目,还有许多共享形态正在成长或即将萌生。

共享经济成新一轮资本蜂拥“风口”

共享经济新形态不断涌现,并成为新一轮资本蜂拥的“风口”。今年上半年,单车、雨伞、充电宝等共享经济项目频获巨额融资。

6月,摩拜单车宣布完成超6亿美元新一轮融资;7月6日,ofo宣布完成E轮融资7亿美元,刷新行业融资纪录。

此外,雨伞、充电宝也变成资本追逐对象。仅在今年5月份,就有不少企业宣布获得融资:5月4日,聚美优品以总额3亿元现金,投资“街电”充电宝项目;5月10日,共享充电宝“云充吧”获得2500万元A轮融资,由友宝领投;5月28日,共享雨伞“JJ伞”对外公布已获得昂若资本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估值5000万元。

共享服装领域融资轮数最快已经到达B轮,单笔融资最高为2000万美元;共享住宿领域最快已经达到E轮,单笔最高融资为3亿美元;共享厨房领域最快已经达到C轮,单笔最高融资为数千万人民币;

谈到资本对于共享经济的狂热,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资本市场充满着不确定性,因此大量资金涌入共享行业并不难理解。逐利是资本的本能,通过跟风炒共享经济概念后,一般能够及时获利退出,但投资也有可能会打水漂。”

共享雨伞等被疑共享“伪命题”

这么多的共享项目,也有不少失败案例。

6月13日,悟空单车官微发出通告称:悟空单车正式宣布退出共享单车市场,并开始成立善后小组对已投放车辆及已交定金用户进行退款处理。这家共享单车品牌在在2017年初创立,并且只对重庆地区进行了投放,至宣布倒闭之时,其创始者称已共计损失上百万,向市场投放出去的数千辆单车大多数不见踪影。

跨平台“借鉴”项目,以共享雨伞为例,共享雨伞出现不久,就遭遇了尴尬的局面。据报道,3万把共享雨伞被投放在南昌的地铁口、公交站台、通道以及街道护栏,半个月后,共享雨伞在南昌各个投放点全部消失不见;在杭州上市短短1天内就惨遭下架,不仅遭到城管怒对,还面对着非高频、非刚需、丢失快、盈利难等问题。

共享充电宝的质疑声最大,业内普遍认为共享充电宝并非一个完善、成熟的商业模式,它所能供给的充电宝租赁业务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刚需,而且试图通过铺量进行流量变现的模式也经不起市场的推敲。

上述都被质疑是共享“伪命题”。事实上,共享经济起源于国外,国外的共享经济创业公司主要是提供平台,链接空闲资源和用户。从目前来看,中国的“共享经济”创业和国外有一些区别,国内的创业公司主要是通过B2C的模式,从产品端出发,通过大量铺设产品,让用户以租代买,其商业的核心本质还是以分时租赁为主。

而共享经济的本质是通过对社会闲置资源的再利用,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但在国内的共享市场,却因人为制造大量闲置资源而造成浪费和混乱,与共享经济的初衷背道而驰。

一位经济观察师指出,共享经济是移动发展的趋势,的确给大众生活带来很多好处和方便,当然弊端也必定伴随,只是尚待成熟。随着历史车轮前进也一定会成熟并且有标准规划,新生事物总是利弊共存,符合发展规律的一定会存在,不符合的也一定会被淘汰。

◎专家观点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

共享经济热潮背后

是资金过剩、创意缺乏

长江商报: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新业态,已成为新一轮资本关注“风口”。应该怎样看待这一轮共享经济的发展?

宋清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从住宅到公交站台、地铁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一直都是一个大难题,共享单车的出现则正好满足了市场的需求,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这是共享单车出现以及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它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目前,共享单车行业还处于跑马圈地和乱象频发的阶段,不但看不到成熟的商业模式,而且也看不到具有模式探索能力的企业,资金问题已成为困扰各家共享单车企业最大的短板。

长江商报:从目前来看,共享经济有无泡沫化现象,有没有出现过度共享的情形?有哪些伪共享?

事实上,共享经济热潮的背后是市场资金的过剩和创意的缺乏,共享经济泡沫化、过度共享、伪共享充斥市场的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

共享经济的本质是对社会闲置资源进行再次调配,从而让大众廉价即可享用这些资源。但共享雨伞、充电宝等,却是统一采购的商品,然后通过缴纳押金、按时租赁的形式,给人民使用。这与共享经济的本质相去甚远,是纯粹的租赁商业行为,是典型的“伪共享”。

长江商报:政府应该怎样引导共享经济发展?监管怎样做到“包容审慎”?

宋清辉:当前政府亟须对共享经济进行监管,并通过立法的方式,引导共享经济健康发展。在对共享经济立法的过程中,只有跳出现有法律规制的“窠臼”,才有望使监管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