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24张牌照注销 第三方支付渐现寡头

24张牌照注销 第三方支付渐现寡头

2017-07-10 02:44:11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第四批续展9家公司牌照不保,行业洗牌来临多公司筹备上市谋扩张

□本报记者 沈右荣

疯狂生长后,第三方支付市场正迎来大洗牌时代,强者恒强格局雏形已现。

上月底,央行在第四批第三方支付机构牌照续展中,对其中9家未给予批准。这意味着,这9家公司将退出支付市场。

长江商报记者初步统计发现,2011年至今,央行共计发放了271张支付牌照。截至目前,在已经到期的186张牌照中,有24张牌照被注销。被注销的原因中,多以严重违规和业务合并为主。

与牌照被注销相反的是,一些资本涌入第三方支付市场,曲线获取牌照。同时,拉卡拉等支付公司寻求借力资本市场,提升竞争力。

7月6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冀志斌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支付市场监管在收紧,中小支付机构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如果没有足够的特色,将会被踢出局。同时,因为银行的觉醒及支付宝、微信等强大竞争力,支付市场的寡头格局将日益稳固。

拉卡拉公司相关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未来,支付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支付机构会越来越少。同时,在时下的洗牌期,行业将迎来上市潮。

牌照被注销多半因严重违规

第三方支付市场大浪淘沙式洗牌正在上演。

6月26日,央行公布了第四批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决定,共涉及93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其中84家予以续展,9家未获批。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相较前三批,此次不予续展的支付机构最多。

去年5月,首批27家支付牌照到期,直到3个月后才得以续展。在此次续展中,虽然全部获得续展,但有15家支付机构或主动或被动地调整了支付业务范围,其中5家支付机构终止固定电话支付业务,3家支付机构终止在部分省份开展银行卡收单业务。第二批续展的13家中,除了上海畅购因为挪用资金此前已被注销牌照外,12家也成功续展。不过,其中两家支付机构合并,一家业务范围收窄。

去年12月20日,第三批续展结果公布,53家机构中,1家不予续展,2家被要求合并。

长江商报记者初步统计发现,截至目前,央行公布的四批续展结果中,10家牌照被注销,10家要求被合并,19家要求进行业务调整。加上此前因为违规被注销的牌照,目前已有24张牌照注销。

业内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从目前情况看,监管层对支付牌照的管理从起初的“放”已经转至如今的“收”。

根据零壹财经统计,从2011年5月,央行开始颁发《支付业务许可证》,第三方支付机构名正言顺地开始开展支付业务。截至目前,央行一共发出271张支付牌照,包括央行近日披露的传化支付的牌照。

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发现,上述被注销牌照的24家支付机构中,大部分以发行预付卡为主,少数如乐富支付、易通支付等以银行收单为主。

根据央行此前的续展公告,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上述24张支付牌照被注销中,除了北京润京搜索投资公司主动申请注销外,有13家是因严重违规被央行注销,另外10家则是涉及业务合并。

在第四批续展中,多家支付企业属于僵尸企业,牌照被注销。如普天银通支付2012年6月获得牌照,但多年未实质开展业务,持续亏损,公司经营难以为继。哈尔滨金联信支付未实质开展支付业务,属于“僵尸”企业。

支付业内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经过10多年的发展,支付行业的野蛮生长状态该变了,行业的整肃理所当然。

中小支付机构日子或越来越难过

日常生活中,支付宝、微信支付已成为主流支付方式,而这两家支付机构无疑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艾瑞咨询最近发布的第三方支付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到6.4万亿元,同比增长56.1%,环比增速4.9%。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2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3.4%,环比增速22.9%。在众多支付产品所占市场份额中,支付宝、财付通两家继续领跑,而苏宁金融在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上稳居行业前列,分别居第十位、第九位。

具体来看,支付宝占比30.7%,财付通22.2%,银联商务16.2%,三者稳居前三。另外,进入前十的7家分别为快钱7.2%、汇付天下6.4%、中金支付4.9%、易宝支付及宝付均为3.3%、京东支付2.9%、苏宁支付2.0%。

艾瑞咨询的报告中,目前,移动支付已经超过互联网支付,而在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结构中,两个占比最大的细分行业分别是互联网金融和个人业务,其中个人业务的流量基本被龙头企业瓜分。而互联网金融一直是中小企业争夺规模之地。

支付业人士称,目前,包括汇付天下等多家支付机构正在积极布局网络借贷、基金、保险等传统细分领域,被称为“新蓝海”的消费金融也是支付公司的下一个争夺点。

“从上述数据看,中国支付市场的寡头格局基本成型。”冀志斌表示,寡头时代,中小支付机构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不具有实力的支付机构,在行业不断规范中,如果不能快速提升竞争力,如被大型企业收购、抱团等,就会面临出局的境地。

在其看来,随着银行的觉醒,将会大力布局支付市场。未来,尤其是收单市场,银行和银联将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目前以收单为主的支付机构将处于劣势。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薛洪言指出,从行业竞争形势看,未来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互联网支付企业可能不超过20家,第三方支付收单企业可能不超过10家。

多家公司借力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行业洗牌来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有实力公司正在寻求借力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今年3月,拉卡拉向证监会递交了上市申请,拟发行4001万股登陆创业板,募资用于第三方支付产业升级,该项升级预计投资20亿元。

“不只是拉卡拉,蚂蚁金服(支付宝)、京东(网银在线)都在谋划上市。”7月7日,上述支付业内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上市扩张已经成为支付行业的一种趋势。“上市的好处是拓宽融资渠道,对现有支付业务进行升级。”

拉卡拉相关人士亦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目前,支付行业内,不少做得不错的支付公司正在筹备上市,如蚂蚁金服,好像曾计划在2018年上市。

长江商报记者采访发现,除了自身寻求上市外,还有一些支付机构或借力资本,或依托股东的背景,或曲线上市,或借力加强布局。

据长江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A股已有22家公司自身或控股股东持有支付牌照,有的是全资控股、有的是参股。

有支付业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由于央行曾表示不再发放新牌照,在支付牌照逐渐减少情况下,互联网企业和产业资本对支付牌照趋之若鹜,出手抢夺支付牌照。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中国第三方支付产业链图谱》显示,目前第三方移动支付模式主要分为电商型、互联网型、手机厂商型、运营商型四大类。互联网型包括支付宝、财付通、百度钱包、京东支付、新浪支付等主要TOC渠道;金融型有快钱、汇付天下、易宝支付、拉卡拉等ToB模式。随着苹果支付入华,智能手机终端纷纷入局,小米、华为、三星都向金融业务延伸。

“支付是个很重要工具。”上周,一家上市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目前正在大发展的新零售支付体系,是电商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作为直接连接用户的第三方支付工具,如果拥有自己的支付牌照,可以帮助自身掌握更多的用户数据,提升用户黏性。例如支付宝,其对蚂蚁金服的作用非常大。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