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陈克明:从木工到挂面大王

陈克明:从木工到挂面大王

2017-06-26 06:28:35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记者 范维雅

主导挂面王国的陈克明,湖南人,高挑的身板看起来有些瘦弱,不爱说话喜欢低着头憨憨地笑着。

就是这样一个人,从不产小麦的南县出发,历经20多年的拼搏奋斗,以木工出身,打造出了中国最强大的挂面王国——湖南克明面业股份有限公司,去年,上市公司克明面业(002661)实现营收21.64亿元,净利润达到1.37亿元。

木工转行谋生

上世纪80年代初,凭一手木匠活在十里八乡很吃得开的陈克明,因一次偶然的事故不得不放弃心爱的锤子锯子,生活的困顿随之而来。

“一个大男人,总不能闲着,孩子老婆当时都指望着我。”陈克明说。他转而拿起在北方家家似乎都有的擀面棍来谋生,做出来的第一锅面条就煮成了糊糊。随后,他将大厂家的面买回来探查,可肉眼看不出所以然。于是他专门托人从长沙买回挂面制作的书。读书,对于小学毕业的他,不要说里面的一些专业术语读不懂,就是不少字他都要搬着字典慢慢咀嚼。书里讲到,面粉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面的成形,好的面粉,会形成弹力更强的面筋。读到这里,他想到因为本钱不多,做面的面粉用的都是低档货。他马上买回高级面粉一试,成了。

陈克明刚出道时挑着面在县城里转,怕丑不敢吆喝。几十斤面早上挑出去晚上还要剩很多回来。老婆说他“斯文”,哪能做生意。他很认真地对待这事儿,专门跑到乡下无人的地方,想着词儿练吆喝,练胆气。

勤勉的挑面郎

有了自己的摊子,来买面的人也越来越多,陈克明买回了面机,建了专门的烘干房,产量每天提升到200公斤。为了最有效率地利用烘干房,他每次都拿着笔记本,对挂面烘干需要的时间、温度、间距等进行记录。

“在南县,我的面好吃点,也许是我认真些,比别人更用心思点。”每一次从钻研中得到成功,陈克明对面条就更着迷。拌料的配方、煮面的时间、消费者的口感等等,一个个对他如同谜一样的东西,在他的沉迷中被探查。

当陈克明的挂面在县城里越来越吃香,名声在乡里传播,他扩大了厂房,增添了设备。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他的面条走进益阳、岳阳这样离他的南县大本营不算太远的城市时,便发觉即使把面条的价格压到亏本,也没有多少人问津。

他去调查市场,和大厂家的面条相比,他的质量没有优势;没有走出作坊的生产方式,让他的成本也难以降下来。自己的面之所以在县城及附近的乡里还能红火,是因为占了运输和劳力成本低的“便宜”,而这种便宜,随着大厂家生产成本的降低,将随时会消失。

“山外有山,我们的面没有竞争力啊!”陈克明很清醒地作出了判断。

 “蛮干”出来的赢家

 提高竞争力,从哪里入手?

有销售商反映,一些面条经过运输、碰撞后,面条容易断裂。以肉眼观察看上去好好的面条,怎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从原料到配方,从包装到装卸,陈克明一个个做实验找原因,他又买来一些大品牌的面条,一试验发现也有同样的问题。陈克明脑子里一天到晚被这个“全国性的难题”敲击着。一天,他在切面机上观察,发现切头与面条接触的一瞬间,有强烈的颤动现象,从而形成波纹传递造成面条表面不均匀,经过运输、搬动等环节,就容易折断。

问题找到了,可搞机械改进,对陈克明来说,难度好比去摘天星。陈克明“蛮干”了,和助手一起整天围绕切面机琢磨,吃饭时有时端着饭碗要愣上半天,睡觉了突然想到什么,会马上翻身下床,找来纸笔将灵感画下来。半年多的时间,通过对刀片的一次次改进,面条的波纹现象消失了。国内著名的制面专家评价说,许多大厂,包括许多专家,都认为面条波纹问题是正常现象,只有陈克明“大惊小怪”,他发展得快也就不怪了。

面条波纹上的一番折腾后,克明面业的损耗立刻下降了5%。更让他觉悟到的是:做面的技术似乎很简单,但简单里面含着许多“不简单”。在大家不经意的地方,解决了简单中的“不简单”,才会是赢家。

经过不断钻研,2007年8月,“陈克明”商标喜获“中国驰名商标”;同年11月,“陈克明”品牌价值经中国资产评估权威机构认定高达5.6亿元。

就是这样一个挑着扁担走街闯巷卖挂面的小商贩,如今已然成为身家超10亿元的“挂面大王”。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