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宜都“一河一策”纳入全国治水经验

宜都“一河一策”纳入全国治水经验

2017-03-06 07:43:59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九道河“垃圾场”变身景观河道;申家溪按时清理,防洪能力提高

编者按

让河流长期保持河清水洁、岸绿鱼游是我们实现良好生态环境的中国梦之一。

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河长制成为催生河清水绿的可行制度。前不久,湖北首批河长制试点地区之一宜都市的“一河一策”多级河长制获评全国2016年基层治水十大经验之一,而为了使全省更多水域受益,2017年2月初,湖北决定到2017年底前全面建成省市县乡四级河湖长制体系。

“宜都模式”取得了哪些成效?可以为全国提供什么经验?对此,长江商报记者实地踏访了宜都市的治水经验。

□本报记者 徐靓丽

“治理之前河道几乎成了垃圾场,大家都不愿来,对河道进行整治并建立河长制后,如今水清了,岸绿了,这里成为老百姓消暑纳凉、戏水畅泳的好地方。”2月27日,站在宜昌宜都市枝城镇吴家渡九道河河湾处,宜都市九道河流域管理处副处长王灿向长江商报记者如是说。

据了解,2015年,湖北省水利厅根据中央和湖北省委深化改革部署要求,结合《湖北省水利厅深化水利改革三年(2014-2016)行动方案》要求,确定仙桃市、潜江市、宜昌夷陵区、宜昌宜都市为湖北省第一批省级河(段)长制试点地区。前不久,湖北省宜都市“一河一策”多级河长制获评全国2016年基层治水十大经验之一,成为唯一上榜的湖北典型。

对此,2月27日,长江商报记者来到宜都市,探访宜都市治水经验。记者在宜都看到,该市采取多种生态方式加固岸堤,配套植物措施,保护原有生物栖息环境,打造一条条与自然和谐的景观河流。记者沿堤漫步,只见河坝瀑布飞扬,河岸垂柳依依,河滩青草葱葱,河畔枣树成林,白墙红瓦的民居或掩翳绿色田野,或叠落幽幽青山,一条条古河道成为风景美丽的生态画廊。

昔日“垃圾场”变身景观河道

2月27日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宜都市枝城镇吴家渡,河湾处一块一人多高的“宜都市河道河长制公示牌”分外显眼,公示牌左侧标明了河道名称、长度、起点、终点、责任单位、市镇村三级河道河长的姓名以及手机联系方式。记者发现,责任单位不仅仅只有水利局,发改局、住建局、环保局、旅游局、农业局等均为责任单位。

负责九道河维护工作的九道河流域管理处副处长王灿告诉长江商报记者,河流维护不是一个部门可以做到的。以九道河治理为例,原来吴家渡就是周边居民的“垃圾场”,各种生活垃圾、周边工地的建筑垃圾都随意堆在堤边,河面上垃圾等漂浮物随处可见。之后,这条河被水利部门纳入“中小河流治理”项目,2013年动工整治,2015年底完工后这条16.15公里的河流大变样。

“在整治过程中,环保部门负责关闭沿线有污染的排口,城管单位清运垃圾,各级村镇管理单位说服居民不得在河堤上种菜……”王灿介绍,垃圾清理干净后整个河道断面得到拓宽,这意味着蓄洪断面扩大,河流在汛期就能够更好地应对洪水;由于沿岸居民不少,在设计时特意在河边做了步道、亲水平台,非汛期时可成为居民的休闲场所。

“我们目前维护九道河、洋溪两条河流。”王灿说,完成了整治的河流,维护工作就交到了流域管理处,平时的坡岸垃圾、河面漂浮物都是他们负责清理,发现河流有污染等情况,会根据程度和地域向村、镇、市级河长报告,由不同级别的河长来协调解决。

宜都市水利局河道堤防管理处处长蒋勤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宜都市根据辖区内河流的具体情况,将所有河流划分为九道河、大溪、渔洋河三个流域管理处,河流日常的巡查、维护都由流域管理处派人进行管理,根据河流不同河段的情况,巡查频次不一样,但均要求做到“保证河道管理范围内污水无直排、洪水无障碍、河道无垃圾、堤岸无损毁、沿岸无违建、绿化无破坏”。

“一河一策”解决主要矛盾

下午5时许,长江商报记者来到宜都市红花套镇申家溪,申家溪虽然和九道河一样河岸分明,但护坡明显较陡,植被略少,且沿河道并未修筑任何景观。

该处隶属于大溪流域管理处,该管理处处长邹吉铭说,与吴家渡不同,申家溪周边住户不多,该河流的主要功能为汛期调蓄洪水。申家溪源于附近的山中,是标准的溪水,暴雨后水位会迅速上涨。在2014年开始的改造中,申家溪注重蓄洪功能,主要进行了垃圾清理、拓宽河道。

蒋勤介绍,通过九道河和申家溪的情况,就能很明显地说明宜都市为何提出河流治理要“一河一策”。同样是河流,可能这条河主要问题是水质不好,而另一条河流主要问题是河岸环境差,还有一条河可能是防洪效果不好,那么针对不同问题就要采取不同的办法。可能也有河流存在多个问题,但最主要的问题应该只有一个,解决了“主要矛盾”,这条河流的其他问题也会随之很好地得到解决。

蒋勤介绍,宜都市内的中小河流里,有不少存在乱种、乱建、乱倒等管理问题,在治理过程中他们主要通过与其他部门协调来解决,比如说服河岸周边居民不要在河堤上养殖等。宜都市清江段水质不好,他们就根据全省工作安排,进行“三网拆除”工作,清理网箱、清理养殖业,取缔了这些水质就慢慢上来了。对于一些防洪力度不够的中小河流,则更多地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整治,让河流的断面得到拓宽,达到调蓄洪水的标准。

“河长重在协调各部门工作”

“把河流治理好不是我们一个部门能做好的,需要其他部门的通力合作。”在蒋勤看来,河长制重在各个部门把协调工作做到位,处理问题能够群策群力。蒋勤说,一条河如果只涉及到一个村子,那么这个村子肯定能把这条河管好,因为村干部能够协调处理这个村子所有的事。如果涉及到两个、多个村子,那么大家各自管好段内的事,协调的工作就交给镇上处理;同理,几个镇子共管的河流,协调不了的事就交给宜都市,大河长做的就是协调工作。

宜都市水利局副局长尤斌斌对长江商报记者说,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把中小河流治理一条河一条河地进行落实。“治理好一条河,就移交一条河到管理处。”尤斌斌说,把一条沿岸都是垃圾、坡岸没有维护好的河流交给村子、镇子,无论是管理还是整治难度都很大,通过水利部门的项目来整体整治,能够更快地达到工程要求。但整治过后如果没有人维护,很快又会恢复脏乱差,所以宜都市根据地域等实际情况,将117条5公里以上的中小河流规划成3个流域管理处进行整治后的后期维护。

尤斌斌介绍,九道河、洋溪等河流维护的效果很明显。“垃圾有人清理,村民们便不再把垃圾丢到河边。”尤斌斌说,保护河流需要有全民参与意识,他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村民们在河边丢垃圾的现象正在逐年减少,他们希望通过管理让大家保护河流的意识都能得到提高。而政府各部门各司其职将工作做到位同样也对保护河流起了很大作用,农业部门主导的“三网拆除”杜绝了网箱养殖对水质的污染;交通部门主导的码头整治减少了码头脏乱差的景象;住建等多个部门联合打造的“美丽乡村”让村民逐渐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也减少了河道、岸坡的垃圾;水利部门主导的“中小河流整治”又直接对河道进行了有效拓宽、清淤。所有人的参与,才能让河流的情况越来越好。

宜昌市通过多种措施,将一条条古河道变成风景美丽的生态画廊。本报记者 傅坚 摄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