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国家“十三五”系列规划密集出台 武汉更当奋力拼搏

国家“十三五”系列规划密集出台 武汉更当奋力拼搏

2017-02-14 08:07:01 来源:长江日报

(记者 文涛)去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去年12月下旬至今,20多部国家层面的区域性、行业性“十三五”规划密集亮相。

2017年武汉“两会”今日启幕,前不久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建设“三化大武汉“引起关注。长江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国家“十三五”系列规划赋予了武汉诸多重要使命,同时为武汉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

现代化建设:确立“中心”鼎力支持

武汉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三化大武汉”,排在第一位的是现代化大武汉——国家中心城市框架体系基本形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在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崛起中的核心带动作用更加凸显,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明显上升。

作为我国中部和长江中游地区唯一人口超千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元的城市,武汉得到国家级规划的力挺。国家发改委2016年12月26日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其中明确提出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同时积极推进湖北(武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

在战略层面,武汉的“中心”“核心带动”地位已然确立。在战术层面,相关规划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2016年7月,国务院已批复同意武汉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同年12月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10个左右具有全球影响力、引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标志性产业集聚区。集聚未来腾飞力量,武汉当仁不让。

国际化建设:多角度定制目标

“三化大武汉”的第二项是建设国际化大武汉——国际通达能力大幅提升,成为联贯长江经济带、联接“一带一路”、联通世界的重要枢纽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的独特魅力充分展现。

最新数据显示,武汉已开通至德国、法国、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捷克及中亚五国等12条线路,在全国40个开通中欧班列的城市中位居第一。

中欧班列只是武汉区位交通禀赋的一个缩影。国家系列规划希望在国际层面继续强化武汉的优势:《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等建设,积极培育高端航运服务业态,大力发展江海联运服务;《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要求,依托武汉等国际航空港,打通“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城市空中通道,创新中欧班列集货运营模式。

继续深化对外开放是国际化的必由之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提出,进一步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提高制造业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加快推动服务业领域开放,扩大中部地区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推进农业深度开放,引导外商投资向农业综合开发领域和社会化服务领域延伸;加快在中部地区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经验,借鉴推广在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创新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成果;完善“一站式”大通关服务体系,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口岸的互联互通。

此外,国家多部规划还从不同角度为武汉“定制”了努力目标。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在武汉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推动形成国际合作承载区。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重点打造10条国家精品旅游带,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位列其中。武汉旅游业如何锻造“黄金节点”,值得思索。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则明确支持武汉这样的特大型城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打造世界级智慧城市群。

生态化建设:提供诸多“绿色助推”

“三化大武汉”的第三项是建设生态化大武汉——使武汉成为“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国际知名宜居城市,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城市和谐共生,让绿色福利惠及子孙后代。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2015年多出一个半月,建成区绿化率近40%——“十三五”开局之年的绿色答卷已经让武汉站上了较高的平台。漫步东湖绿道、徜徉府河湿地之时,市民有理由相信,经过未来几年的努力,这座城市的天会更蓝,地会更绿,水会更清。事实上,国家系列规划也为武汉提供了诸多“绿色助推”。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提出,充分发挥武汉城市圈 “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平台作用,积极探索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塑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同时,积极推进武汉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水清地绿天蓝的绿色生态廊道;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则要求,中部地区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等建设,研究建设一批流域沿岸及交通通道沿线的生态走廊,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同时,在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区域开展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技术应用试点示范,提出生态环境治理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

产业升级:重点领域多处对接

武汉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存储器、航天产业、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及产业创新等基地,推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成为支柱产业;超前布局量子通信、人工智能、3D打印、磁浮交通等未来产业;加快布局“下一代汽车”、智能家居、大纤维、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

在产业方面,国家系列规划与武汉发展多处实现对接。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依托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大力推进武汉都市圈等重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创造条件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而在这部规划的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中,第1(构建网络强国基础设施)、5(组织实施集成电路发展工程)、6(组织实施人工智能创新工程)、9(组织实施新一代民用飞机创新工程)、10(做大做强卫星及应用产业)、11(强化轨道交通装备领先地位)、21(实现新能源汽车规模应用)等项,均与武汉未来将重点发展的产业一一对应。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则支持在长江沿线和京广铁路沿线地区率先打造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走廊,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等重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其中包括以武汉等为中心发展光电子产业、积极打造平板显示产业链,支持武汉等建设存储器产业基地,打造武汉等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支持武汉建设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重点建设武汉等新材料基地。

《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也提出,推进郑州—武汉—长沙等流通产业集聚带建设;依托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商业功能区发展,建设若干区域性商贸中心和物流中心。

改革创新:肩负重托时不我待

从国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到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再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至少有40项国家级改革试点在武汉展开。

在对武汉寄予厚望、予以重托的同时,中央和相关部委也给武汉提出了很高要求。

根据行文体例,国家级“十三五”规划大多会有一个章节谈到“保障措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指出,中部地区各级地方政府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责任主体,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主动作为、精心组织、真抓实干、勤勉尽责,动员全社会团结奋斗,保持和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良好态势。

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我市今年共确定了90项具体改革任务,涵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建设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六大领域。

对全市上下而言,奋力拼搏、赶超发展已是时不我待!

链接>>>

国家层面规划涉及武汉的部分内容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等超大城市和南京、杭州、成都等特大城市引领作用。

长江经济带“三极”之一的中游城市群将增强武汉、长沙、南昌中心城市功能,促进三大城市组团之间的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协作、城市互动合作,加强湖泊、湿地和耕地保护,提升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

积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国际化发展,建设武汉等生物医药基地。

重点建设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着力打造一批区域性物流城市和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

推进武汉等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

继续推进武汉数字媒体工程技术中心等建设,推动湖北华中文化产权交易所建设成为中部地区文化产品创新要素市场,支持湖北等建设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加快武汉东湖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加快建立湖北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

建设全国碳交易能力建设(湖北)中心。

加强梁子湖保护。

《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

加速提升长江中游地区重点开发区域集聚发展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适度扩大城市容量,发展壮大长江中游城市群。

将长江经济轴带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全面发挥促进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和沿海沿江地区全面开放的重要作用。

在国土分类分级保护中,武汉都市圈的保护类别为“人居生态与优质耕地维护区”。

《“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

在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等基础上建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的知识产权强市。(武汉在2012年4月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之一。)

《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

全面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2020 年,长江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