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最严“整治风”吹散旅游乱象“霾”

最严“整治风”吹散旅游乱象“霾”

2016-12-19 22:24:30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摘牌又严打,全国367家景区被查处,9家旅游企业因整改不力被点名批评

□本报记者 江楚雅

出去旅游本应该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但倘若仰观的是乱糟糟的涂鸦,俯察的是光秃秃的植被,或是遭遇恶意宰客、消费欺诈,只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针对此乱象,近日有关部门掀起了一股史上最严厉“整治风”。

12月5日,国家旅游局又发出重磅信息,全国367家景区受查处,107家景区被摘牌,其中包括55家4A级景区。为何是“又”?近期,国家旅游局在旅游景区及市场治理方面重拳连发,日前,因不合理低价游,多家知名旅游电商企业被国家旅游局点名批评;此外,国家旅游局更是联合五部委进驻云南,65家旅行社被立案查处。

与此同时,随着大众旅游时代兴起,百姓越来越关注旅游体验,但旅游行业弊端却逐步凸显,旅游乱象饱受诟病。为何有那么多A级景区甚至是4A级景区存在问题?应该怎么对挂牌景区进行管理?口碑与口袋如何才能“双丰收”?

4A级旅游景区占处理“大头”

去年10月,国家旅游局取消山海关景区5A资质,曾引起全国轰动。这是国家旅游局历史上首次取消5A级景区资质。此后,国家旅游局加快了整治力度,一年内,全国已有12家5A级景区被摘牌或警告整改。

在国家旅游局督促和指导下,今年下半年,全国掀起了一次最严厉的景区整治。367家4A级及以下景区分别受到取消等级、降低等级、严重警告、警告、通报批评等处理。其中,共有255家4A级景区被处理,占全国4A级景区总量的9%;107家景区被摘牌,其中包括55家4A级景区。国家旅游局还明确,对未采取整治行动的省份,将收回其4A级景区评定管理权限,并停止受理其5A级景区申报。

在舆情事件发生后,北京、湖北等地的旅游管理委员会纷纷发声,称会严格要求问题景区整改,湖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还称,未来A级景区晋级、降级、退出将成为常态。

湖北省旅游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游客通常会认为,有A级这块金字招牌就意味着会有好的旅游和服务体验,但景区的评级和服务并非成正比,让游客大失所望。另外近年来A级景区数量激增,主要是因为自4A景区评定权下放至省级旅游主管部门,一些地方为提升旅游业发展规模,对景区质量管理宽泛化,准入门槛把关不严,从而导致质量跟不上数量,国家旅游局对包括4A级景区在内的景点进行检查也是基于这样的大背景。”

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伟接受媒体采访时说,A级景区是一个金字招牌,自景区评定工作开始以来,就不是一个只进不出的机制,摘牌强化了退出机制,形成常态,并非口头上说说而已。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对A级景区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有效促进了景区改进服务、提升品质,受到了游客好评,也对各级旅游部门和各A级旅游景区业主产生很大触动。

国家旅游局表态,A级旅游景区整治永远在路上。相关单位已经在酝酿推出新修订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和新国标。新的管理办法将对景区出现何种问题加以何种处罚等作出详细而明确的规定,使A级景区复核监管工作更加规范,有据可查,有理可依。

800余条“不合理低价游”产品下架

除了旅游景区问题丛生,旅游市场也是漏洞频出。近年来旅游纠纷热点事件的形成,大多与“不合理低价游”相关。在今年10月国家旅游局召开的整治“不合理低价游”情况通报会上,多家知名旅游电商企业因整改不力被点名批评。随后,9家被点名批评的旅游企业下架涉嫌“不合理低价游”产品800多条。

例如,380元香港游5天、200多元坐飞机去泰国清迈游。低价的诱导,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报名,然而旅游团诱骗强迫游客购物,说好的“梦幻游”秒变“魔幻游”。“导游一上车就叫我们要和她合作,不合作没有宾馆住、没有饭吃,说当地有1000多家购物店,要是我们不买就一直逛,逛到我们买为止。到了第二家店不准我们买便宜的玉器,说一定要买1000元以上的商品才能和公司交待。”参与此次行程的消费者怨声载道。

类似的购物纠纷案例每天都在上演。“200多元飞泰国简直不可思议,从国内飞泰国的航班单程就要千元,排除交通、导游等费用也不可能那么低,连机票钱都不够支付,旅行社的利润在哪里?”武汉某旅行社负责人向长江商报记者算账分析,揭穿了低价游的“画皮”。

针对“不合理低价游”同样进行重点打击,专项督查。今年11月8日以来,国家旅游局会同公安、发改、质检、税务、工商等部门对“不合理低价游”进行了三轮督察,三轮督察力度之大在业内外均引起了关注。

其中,五部委在“不合理低价游”重灾区云南一举查处65家旅行社。几日后,云南拿出整改措施,成立旅游购物退货监理中心。向社会公布旅游购物退货投诉受理电话400-0060-822,推动实行旅游购物 30 天内无理由退货,每周在主要媒体上公示退货未处理结果,对不退货或退货不及时的旅游购物企业予以曝光。这是国家旅游局推动云南整治“不合理低价游”的一项重要治本举措。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晓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合理低价游”是旅游行业的顽疾,必须下大力气、动真格整治,否则势必严重影响旅游业健康发展。

针对此类现象,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杨彦锋博士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众旅游时代正在兴起,国人越来越关注旅游体验,大众的旅游需求与旅游团产品的供给,都呈井喷式爆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合理低价游’迅速抢占市场份额,留下了搅乱旅游市场正常秩序的隐患。实际上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引发的纠纷和投诉,也损害了旅游行业的整体声誉,让旅游企业深陷低水平竞争的陷阱。”

健全体制建设是关键环节

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研究员龚箭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对旅游行业的严厉整治,可以看出国家旅游局重塑旅游市场的决心,但景区旅游秩序的规范,不能仅仅只依靠国家旅游局的‘铁拳’,地方旅游部门更应该切实履行起日常监管责任,赋予社会媒体舆论对旅游景点更多的监督权,同时加快制定和完善景区旅游管理制度。”

对此,有行业人士献策:“可以建立‘黑名单’制度,被摘牌景区在一定时间内不得重新申请;对不合格A级景区清退不力的地方,旅游部门应取消A级景区评定权等,用制度确保地方旅游部门切实履行监管责任。”此外,国家旅游局在此次整顿之后,也应当通过相应制度建设,给地方旅游主管部门以压力,让他们能够真正地从严评级、从严复核,且将景区检查动态化、常态化,改变景区乱象丛生的格局。

人民网评论员冯亚涛指出:“旅游关联行业众多,旅游市场治理,环境的优化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也非旅游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各地需建立起综合管理体制,为百姓放心游、安全游、快乐游营造良好的出游环境。全域旅游是我国旅游发展战略。”

正如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所说,全域旅游发展的第一大突破就是管理体制的突破,各地要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1+3),以及与交通等相关联的联合治理机制(1+3+X),在综合管理体制改革上有突破。

业内认为,景区摘牌,严打旅行机构,并不会一劳永逸消除旅游乱象,但其所昭示出的景区资质准入和退出机制、着力旅游供给侧的整治方向、关注旅行全程的监管张力,无疑将为旅游市场下一步的规范发展开启新的篇章。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