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巨额罚单背后支付业监管风暴升级

巨额罚单背后支付业监管风暴升级

2016-08-08 00:07:31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央行“动真格”整肃支付市场套码等乱象,资本巨头参与牌照并购有助行业规范

□本报记者 沈佑荣

支付清算市场,央行出手整肃的利剑高悬。

7月25日,因未落实商户实名制、为无证机构提供交易接口、外包服务管理不规范等多种违规行为,央行对银联商务和通联支付开出了4680.64万元的史上最大罚单。与此同时,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第一批27家持牌机构的牌照续展工作也被推迟,截至目前,27家支付机构仍处于无证经营期。

央行的两大举动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有市场人士解读称央行开始重拳整肃支付市场。

实际上,近年来,支付清算市场的确存在如套码、套现等违规现象。

8月5日,支付宝相关负责人朱健告诉长江商报记者,“支付是个微利行业,必须有足够的规模才能实现平衡。因此,一些支付机构几乎放任外包服务。”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薛洪言则认为,随着监管趋严、市场出清,支付市场将会迎来风清气正。

重罚行业龙头,央行整肃第三方支付市场

在央行发放的第一批27家支付牌照已到期两月有余、牌照续牌之事尚未尘埃落定之时,央行开出了支付行业史上最大罚单。

7月25日,央行公告显示,通联支付、银联商务两家公司存在未落实商户实名制、编造银行卡交易信息等违规现象,举报情况基本属实。央行开具的罚单为,依法没收通联支付违法所得303.38万元,处以罚款1110.13万元,对其总公司及四家分公司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处罚款。依法没收银联商务违法所得613.43万元,处以罚款2653.70万元,对其总公司及五家分公司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处罚款。上述合计处罚金额为4680.64万元。

这并非银联商务和通联支付首次领受处罚。早在2014年,由于涉嫌预授权套现,银联商务被央行通报批评,而今年3月通联支付宁波分公司也因违规被罚款101.5万元。今年4月,公开信息称,通联支付和银联商务因违规为“二清”机构开放通道而被处罚。

其实,支付领域被处罚的不仅仅是银联商务和通联支付。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央行还开出了5笔大型罚单。

今年初,上海畅购因挪用客户备付金、伪造财务账册和业务报表等被注销许可证,并移交警方。去年8月,同样因挪用客户备付金、伪造变造交易和财务资料等,浙江易士受到了上海畅购一样的处罚。去年10月,因涉嫌非法吸储,广东益民也被注销许可证。

而在2014年,则有14家机构因为落实特约商户实名制、交易监测不到位、风险事件处置不力等被央行处罚。其中,8家机构从当年4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接入新商户,2家机构被要求限期自查。

值得关注的是,为数百家互联网金融P2P平台提供支付清算的汇付天下被责令退出15省市现有收单业务。此外,富友及易宝被责令撤离7省市收单业务。

央行最早出手是在2013年9月,汇付天下、通联支付、随行付等因第三方机构套码被处几万到数十万不等罚金。

上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冀志斌说,银联商务和通联支付均属于行业龙头,市场份额占比高,重罚龙头的违规行为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

追求盈亏平衡迅速做大规模暴露弊端

央行重拳整肃支付市场,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场存在诸多违规现象,而其背后与支付机构刻意做大规模不无关联。

8月5日,支付宝相关负责人朱健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支付一直是一个微利的行业,必须有足够的规模才能实现平衡。

有业内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在支付清算行业,只有占领足够的市场份额,才可能扭转亏损局面。于是,为了迅速做大规模,一些支付机构纷纷为无证机构提供交易接口和推出外包服务,在这种模式下,原本直接清算给商户的交易资金,先清算给代理商(业内称“二清”),然后再清算给这个商户。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二清”的链条还会拉长,向下发展出三清、四清甚至五清,使得交易环节一环套一环,交易资金层层转递,交易背景变得复杂。

而“二清”的弊端是,支付机构是为无证机构提供交易接口,一旦“二清”机构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债务纠纷,甚至卷款跑路等情况,则危及商户资金安全。

此外,支付市场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套码盛行。按照规定,餐饮、百货商业、超市等刷卡手续费费率分别为1.25%、0.78%、0.38%、0.25%,如果餐饮类套用三农类的MCC码,就可以大幅降低刷卡费率。

曾在华中从事POS机套码的陈勇(化名)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套码有四种操作手法:一是直接伪造虚假商户信息,包括营业执照与商户入网材料等,将高费率商户直接伪装成低费率商户;二是批量申请低收费行业的营业执照;三是切机,收单机构以升级POS机名义将其他收单机构的商户变更为自己的商户,在切机过程中实施套码行为,降低商户费率;四是平台化、智能化造假,即收单机构通过变造交易类型或交易渠道等手段,为同一笔交易组合出多套交易信息,批量按“特殊计费”的低费率收费。

对于“二清”和套码盛行,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认为,银行卡刷卡手续费率偏低,在7:2:1的收入分成机制下,只靠20%刷卡手续费的收单机构基本不赚钱。线下收单市场中,银联商务和银行占八成市场份额,60多家持牌收单机构竞争仅两成份额。而银行不指望收单业务挣钱,意在获取商户沉淀存款,大型支付机构意在通过收单业务获取商户信息、沉淀资金,并以此开展其他业务。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中小收单机构生存较为艰难,为扭转不利局面铤而走险。

资本巨头进入,支付行业洗牌开启

央行出重拳,最终目的或是助力建立支付行业正常竞争秩序。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第三方支付行业格局已经形成,前十大机构占据了99%的市场份额,剩下1%的市场份额,由257家持牌机构、近千家无牌机构参与竞争。

冀志斌认为,此次央行出重拳整治行业龙头,可视作监管趋严信号,遏制行业乱象,助力支付行业建立正常竞争秩序。

其实,今年初以来,行业整肃迹象明显,不仅是对支付行业的整顿,同时是对整个银行卡收单、外包业务的整顿。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3月17日,央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银行卡收单外包业务专项抽查,多家单位被通报或受到处罚。

业内人士称,巨额处罚银联商务和通联支付就是此前整顿抽查的延续,也是央行进一步整顿金融市场、降低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措施。

今年3月份,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提出“收单环节服务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由收单机构与商户协商确定具体费率。

对此,上述业内人士认为,放开收单环节服务费,在现行情况下必然是服务费下调,如此一来,将会进一步压缩中小收单机构的生存空间。

薛洪言认为,在目前情况下,除了严监管建立正常竞争秩序外,还应建立通常的退出渠道,逐步减少业内参与者数量,比如可以在牌照上做文章。

冀志斌则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可考虑鼓励支付业内实施兼并重组,让一些处于弱势地位者伺机退出。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一些资本巨头也在通过兼并重组获取支付牌照,如京东金融、万达、平安、小米、海尔等都通过收购揽下支付牌照。

冀志斌表示,随着巨头进入,支付行业洗牌开启,亦将会带动行业走向规范。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