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人才向新金融行业流动乃大势所趋

人才向新金融行业流动乃大势所趋

2016-05-30 00:12:42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银行、证券业利润增速趋缓成事实,资管、小贷、消费金融等新金融业态迅速崛起

□本报记者 但慧芳 郑玮

“人才流动就是行业的‘晴雨表’,降薪、裁员则反映相关业务的萎缩;管理层被挖走或主动离职,是发展成熟期企业面临行业转型竞争加剧,创新行业发展趋势已‘兵临城下’。”

5月28日,武汉起点人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运德对长江商报记者如此解读金融人才的流动情况。

相比5年前的“鼎盛时期”,银行业、证券业等利润增速放缓已是事实。另一层面上,资管、互联网金融、小贷、融资租赁、消费金融等新金融业态迅速崛起。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2016年3月底,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41.68万亿元,相比去年底约增加9.1%。个人消费贷款2015年近300亿,增速高达20%。

新金融引发的金融行业格局嬗变正在越来越清晰。

“金融体系越来越细的局面已经开始出现。”5月25日,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教授曹啸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银行等传统金融行业需要去评估细分市场的机会,尝试新业态。另外,传统券商资产管理能力、银行存贷优势,会通过时间去对冲,有能力消化目前的困局。”

传统金融机构成新金融行业“人才库”

无论是从传统银行跳至互联网金融,还是券商经纪人奔向私募和基金,或是辞去稳定的“金领”而自立门户创业……眼下,新一轮金融人才的流动和结构性调整,也正推动整个金融圈格局生变。

“人才资源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金融这类服务行业。”朱运德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在研究BAT行业对传统行业冲击时,他们发现,新的战略和行业在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匹配后,人才资源能成为行业发展强劲的推动力量。

事实上,长江商报记者统计多方数据发现,2016年3月底,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41.68万亿元,相比去年底约增加9.1%。目前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4258家,而2015年1月仅6974家。

消费金融方面,央行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个人消费贷款额为171万亿元,2015年则直逼300万亿元。艾瑞咨询集团预计,市场容量预估未来5年将以每年20%以上的增速扩张。

在网贷平台上,据网贷之家的数据,今年3月份,全国网贷规模合计1364亿元,2015年,网贷规模突破1300亿元同比增长360%。2014年初网贷平台不过880家,而2015年末网贷平台数量已经增长到2595家。

“大量的新金融公司需要金融人才,而这些新金融公司目前才刚起步,培养自己的金融人才不太可能,传统金融机构就成了新金融行业的‘人才库’。”5月27日,有道金融CEO何萌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

反向刺激传统金融业市场化速度加快

“人才流动的积极意义,不仅是带来新金融板块的发展,而且会带来行业与行业之间的交流,刺激传统金融行业更为开放。”5月25日,中网国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文彬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沈文彬这位老银行人看来,传统金融的优势是在项目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员工道德上有更多的规范,对风险要求上更为苛刻,这是互联网等新金融体系应该学习的地方。但与此同时,银行体制难以改善,创新速度慢。“新金融的发展,会教会传统金融效率性要求,教会传统金融更复杂的技术手段,比如大数据征信系统对信贷的重要作用。”

在何萌等新金融机构人士看来,人才的流出等远不能对银行、券商等传统金融的业务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冲击金融机构内部变革的加速。“人才是一个加速器,既刺激新金融行业合规、专业发展,也刺激传统金融行业市场化速度和进程的加快。”

领英中国金融行业销售总监张宇亮认为,当下金融人才流动呈现跨界竞争、互联网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与银行、信托构建的传统金融文明不同,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新金融文明”正吸纳更多金融人才,重新解构了金融机构、贷款客户、理财客户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新金融文明”生态下,三者不再是“你予我求”的强弱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合作服务的平等关系。

“尽管类似诺亚财富这样的资管行业巨头已经出现,但实际新型金融业态还面临制度完善、内控等考验,目前对传统金融主要还是补充作用,竞争才刚开始。”曹啸表示。

细分市场和混业经营趋势日渐明朗

人才补充完成后,新型的金融或类金融机构虽然尚不能同“巨无霸”的传统金融进行抗衡,但市场细分趋势却渐渐凸显出来。

“拿消费金融来说,以前银行不能或者不愿意做的业务如大学生、蓝领等,新金融机构如分期乐、趣分期等,占领了这块空白市场并开始构建大数据体系。”沈文彬分析。

在供应链金融板块,此前银行等传统金融虽然有一定的开发,但京东、阿里以及一些行业巨头如五粮液、海尔、格力、TCL等均开始“触网”,抢滩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市场。

曹啸等金融人士表示,细分行业、细分领域会使得金融服务做得更细,风险把控上更为完善,更了解市场以及投融资者的个性化需求。

“如能争取到混业牌照,对传统金融会是一个好机会。”目前在深圳某公募基金工作的资深投资人士李云对长江商报记者分析,从股票到信贷、基金,混合制经营会带来金融市场的打通和客户产品体验服务提升。

何萌等人也表示,目前出现大资管的投资和财富管理概念,本身就是对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的融合,而不是在小范围进行一些业务的创新。“将客户所需要的一整套的产品服务的管理、财富管理,包括技术手段等进行更好地结合,不仅是融资类、财富管理类产品本身,风险管理、咨询、支付等附加的功能都介入到服务产品的环节当中。”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