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2年增2万家私募 “空壳、三无”过半

2年增2万家私募 “空壳、三无”过半

2016-05-23 00:13:39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保壳战后2000家私募出局,1.5万已登记机构目前仍无实际产品

编者按

短短不到2年间,中国的私募基金已从2015年1月年底登记在案的6974家,猛增至目前的24197家,而业内估计,加上一些未登记注册的不正规机构,私募基金行业数量或许能达到28000-29000家。

然而,长江商报记者发现,爆发潮下,基金业出现了60%以上基金公司未发行私募产品的“空壳化”现象,也出现了承诺回报、拆分份额,甚至从事公开募集、内幕交易、以私募基金为名的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活动。

不过,2月底发布的私募“备案新规”出台后,行业洗牌加速。多位金融专家和行业人士表示,不规范私募机构将被边缘化,规模大的私募机构则有了更多的空间,私募“寡头”出现的几率也将随之加大。

□本报记者 郑玮 但慧芳

“5·1”保壳大战后,新一轮对私募的清理整顿还在持续。

“对老牌、持续开展业务的私募来说,影响不大。”5月20日,一位私募经理对长江商报记者描述其今年的机构运行状况。而那些没有开展业务的私募基金,则面临“保壳”还是“弃壳”的抉择。

长江商报记者调查发现,截至5月22日,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4197家,已登记未发行私募产品的基金管理人15203家,高管人员无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资格的16214家,登记在册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超过60%未能正常运转。

证监会私募部数据显示,自2月5日新规生效后,在规定的5月1日前,未申请备案首只私募基金产品和补交法律意见书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即未能保壳成功的私募机构约2000家,为中基协首批予以注销的私募机构。

多位金融专家和私募人士称,近2年来新增私募机构近2万家,而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发现,2014年以后成立、目前还在中基协登记注册在案的基金管理人多达14139家,而在2015年1月底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只有6974家。

“2014年对私募的管理放宽,有的投资机构打着私募旗号,干着非法集资的活动。”5月19日,中部地区某私募负责人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有的通过高回报来吸引投资,有的是跟相关金融机构的相互合作‘抽血’,有的将一份百万元起的私募拆分成多份再做成一个客户的名额,这些都是常见的违法操作手段,多出现在‘空壳’和‘三无’私募中。”

过万私募:既无产品又无高管从业资格

5月中旬,国内某知名的财富公司私募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目前在微信朋友圈或者微信群里发布私募产品信息都受到限制,而在此前,类似微信朋友圈等发布平台还未被相关部门纳入审查范围之中。

除了发布私募产品的渠道进一步强调“私下、小规模”之外,私募行业目前正出现着更为严格的资格审核和登记注册标准。

“2015年上半年备案登记的时候,只需要在工商部门获得公司主体,有2名高管具备基金业协会认定的资格,就能通过中国基金业协会后台顺利完成备案登记。”上述私募经理对长江商报记者回忆,而如今新注册私募基金管理人主体不仅需要权威的律师事务所出一个律师意见书、2名高管具备基金业协会认定的资格,还要对备案的主体进行审核。

事实上,不仅是新增私募基金管理人主体门槛变严,自今年2月5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后,一场关于新老基金机构的资质审核席卷整个基金业。

根据该公告,以2月5日为节点,新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办结登记手续之日起6个月内仍未备案首只私募基金产品的,将注销该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已登记满12个月且尚未备案首只私募基金产品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2016年5月1日前仍未备案私募基金产品的,将注销该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已登记不满12个月且尚未备案首只私募基金产品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2016年8月1日前仍未备案私募基金产品的,将注销该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时间过半,证监会私募部主任陈自强在4月底公开表示,2月5日前已登记满12个月且在2016年5月1日前既未补提法律意见书也未申请备案首只私募基金产品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共约2000家,协会将按照《公告》要求予以注销。

但“空壳”私募依然数量惊人。长江商报记者查询目前中国基金业协会信息公示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情况发现,截至5月22日,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4197家,已登记未发行私募产品的基金管理人15203家,高管人员无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资格的为16214家,既无管理的私募基金同时高管人员又无从业资格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为11004家。

按照需发行首只产品、高管从业人员资质、提供法律备案意见等审核标准,统计结果显示,目前登记在册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超过60%未能正常运转。

“壳公司”涉违规承诺高收益,网罗投资者

上述中部地区某私募负责人则表示,一些“空壳”私募机构和“三无”(指无实缴资本、无官网、无产品)最为常见的操作手法是“承诺投资者高收益高回报”。

“投资者对私募分辨不清,以为募集资金和私下发行的基金,统统称为私募基金,其实不然。”该人士表示,“《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私募基金募资规则:不得向投资者承诺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但国内投资者第一是不看私募牌照是否真实,第二是看了牌照后容易相信不正规机构的承诺。”

该人士举例说,今年4月被查处的中晋公司,就是以10%-25%的高收益来吸引投资者,同时为符合每个证券基金不得向超过50个投资者募集资金的规定,中晋公司成立了220多家有限合伙企业的“壳公司”。

除了高收益之外,上述私募负责人称,拆分私募基金份额也是一种常用的违法操作方式,“把数个几万元、几十万元的投资者合起来,做成一个有限合伙、一个客户的名额,来规避100万元的投资门槛,实际上这些投资根本没有承担私募基金投资风险的能力。”

“还有的‘空壳’或‘三无’公司甚至打着与银行、P2P等多种金融机构合作的幌子,取信于投资人,包装成各类产品。”上述私募负责人透露,但实际上私募是一类小众的市场,针对特定的高资产、高收入人群,并非针对普通的投资者。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投资者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最近三年个人平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

多位金融专家和私募人士称,近2年来新增私募机构近2万家,私募市场迎来首轮“爆发潮”。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发现,2014年以后成立、目前还在中基协登记注册在案的基金管理人多达14139家,而在2015年1月底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只有6974家,增幅高达一倍以上。

“2015年私募处在爆发期,中小私募数量多,但是水平参差不齐,管理的总资产量相对较小。”5月21日,江苏悦达善达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投资总监张志远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市场上很多的P2P、民间借贷私募等产品管理人,无视监管部门的要求,对无风险识别能力的出资人募集资金,并用于非法的投资途径,引发一系列风险问题。”张志远认为。

新注册只花几万元,持壳人士选择观望

此前,曾有媒体曝出一个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牌照保壳成本约在130万元左右,对此,多位私募基金行业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证实,该成本价只会更多,“需要场地、人员还有税收等,所以以前一些注册的私募人士选择了‘弃壳’。”

成本之外,无实际业务也是选择“弃壳”的重要原因。上述中部地区私募负责人表示,广东等地私募机构已出现监管部门跟查业务和产品等“严管”状况,不能开展正规的、阳光私募的小型公司和空壳公司开始思考“保壳”的实际意义。

事实上,按照目前审核标准,维系一个私募“壳公司”并不比“弃壳”之后再重新注册成立一家私募机构要容易。

“有的之前注册登记后一直未动业务的基金人士目前在观望之中,毕竟即使按照新规,新注册一个私募基金管理人并不难,无非是比之前多花几万块,找律师事务所也不急于一时。”一位私募经理对长江商报记者直言。

在张志远看来,“保壳”本身是一个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不具有普遍意义,所谓价格也是某些机构借机炒作的噱头,至于那些趁机漫天要价的机构,也会在市场潮流中被淘汰掉。

“在一两年之内就增长了近2万家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跟私募基金行业在备案之初基本没什么门槛有关,大量的‘草根’公司涌入。”5月21日,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对不能开展业务的私募机构,会在基金协会一直保存经营资质,而新的备案规定出台后,如果募资足额,基本不受影响,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募资的,就会自动注销。

洗牌已经开始出现。董登新等专家表示,“空壳”和微型私募会在监管下逐渐消失,私募基金行业的集中度会提高,募资规模大的基金公司数量上会增加,规模上也会扩大。



私募加速洗牌 行业“寡头”格局初显

长江商报消息 机构数据显示:100亿以上规模阳光私募管理人占1.96%,管理规模却超行业30%

□本报记者 郑玮 但慧芳

在高杠杆运作下,私募基金一直保持野蛮生长态势。

“尽管备案登记的自律管理在持续开展,但由于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众多、鱼龙混杂,不合规现象丛生。”5月20日,上海朝阳永续公司一位私募人士李阳(化名)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一些机构滥用登记备案信息非法自我增信,合规运作和信息报告意识淡薄,有的机构甚至从事公开募集、内幕交易、以私募基金为名的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活动。

不过,如今,监管新规为野蛮生长的私募戴上了紧箍咒。

“此次私募规范化发展后,监管层对私募基金提出更加严格的自律合规要求,除了需要实际开展业务外,还需要私募从投资、交易、市场等多方面深化公司治理。”5月19日 星石投资总经理杨玲认为,应严防触碰“老鼠仓”、非公平交易、利益输送三条“红线”,在员工行为规范、销售营销、后台营运等方面都要向其他规范的大资管机构看齐。

“现在已经出现了‘寡头现象’,比如新三板挂牌的几个大的寡头,如九鼎等。”武科大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新规之后,私募寡头出现的几率更大。

格上理财统计显示,在其调研的2637家阳光私募管理人中,管理规模在10亿元以下的占比最高,约占阳光私募管理人总数的84%,而其管理规模仅约占行业的15%;管理规模在100亿以上的阳光私募管理人仅占1.96%,但其管理规模已超过行业的30%。

高杠杆运作下私募乱象丛生

大多新私募公司成立,在没有历史业绩背景下,初始阶段想发行规模超过千万的产品,基本上都是采取杠杆式结构化产品,自己出劣后或出部分劣后,为数众多的私募在高杠杆下快速膨胀又“翻了船”。

“经历了去年下半年及今年2月份的深度调整之后,私募基金痛定思痛,最为强化的一定是风险意识”,上海一家私募基金负责人李炜(化名)介绍,身边不少同行朋友都在最近几个月将十几年甚至半辈子积累的财富付诸东流,现在才真正体会到,在资本市场控制风险活下来是多么重要。

李炜的一位私募朋友就是重伤的一员,其千万身家,在去年上半年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公司,赶上市场行情好,一度还赚了不少,去年下半年的大跌,也基本躲了过去,但今年1月,由于仓位较高,扎扎实实挨了一拳。他的“失败”就主要在于旗下的产品多是结构化类型,且自己参与了劣后。

李炜解释,结构化产品通过设置优先、劣后级份额,以劣后份额来保障优先份额的收益,同时劣后份额获得更高剩余收益分配比例,从而分离出两类风险收益特征迥异的子份额,分别满足激进、保守不同风格客户的需求,在市场良好的背景下,劣后级份额会得到激进型投资者的更多青睐。而当产品达到清盘线时,同时也意味着血本无归,随后其朋友进行补仓耗尽了积蓄,遗憾的是仍然未能等来市场反弹上涨。

“私募行业内的结构化产品一定会骤然减少,一方面是监管加强导致新增减少,存续又被清盘一批,另一方面则是私募公司会对发行结构化产品将慎之又慎,意愿大降”,李炜表示。

海通证券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罗震认为,私募基金结构化产品具有劣后杠杆高、止损线高的特点,由于此类产品劣后份额占资产比重通常较低,因此,优先级的风险事实上与产品整体的风险是类似的,均与所投资私募基金资产的违约风险高度相关。

深圳一家大中型私募崔明(化名)也透露,“结构化产品风险大,触及清盘线时劣后资金要么拿钱补仓,要么就得认赔出局,而当补仓资金续亏,选择就基本是割肉空仓或彻底清盘。”

行业门槛抬高,“正规军”将仅剩两三成

对于私募的不规范现象,有业内人士归类,目前私募基金行业存在诚信守约缺失、违法违规普遍、自律水平偏低三类问题。

北京恒天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总经理郑丽莉认为,多种私募行业乱象引发基金协会重视,全面抬高了整个私募基金行业的准入门槛,对一直规范经营的私募机构而言也是好事,此前,公司就已经成立合规部,在营销和市场等几个条线上都有明确通知,比如公共信息不能在朋友圈转发,只针对特定客户发产品,严令禁止发传单等行为。

“目前私募行业状况十分紧张,正规与非正规的基金机构预计在两万八九千家,现在内部在传,听说将会清除到八九千家,也就是占现在管理人规模的零头。另外,资金规模不到一千万元的私募机构不让发新基金。”一位私募业内人士认为,现在保壳不让保,注册更难,会改变未来私募行业的发展状况,按照其推测,正规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将仅剩两三成。

“归根结底在于从业人员的素养问题。”董登新向长江商报记者分析,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在备案之初,基本没什么门槛,只要有金融方面的从业经历,有相应的人手就足够了,程序也比较简单,一般是先备案再募集资金,很多备案的私募基金,最后基本上没有募到资金,完成不了计划,募资很难到位,由此就出现了一种先备案后募资的个体化盲目备案的怪圈。董登新认为,对于该行业人员,仅有金融行业的从业经历不够,其从业资格证的门槛也要相应提升。

此次行业新规就要求每家私募基金管理人至少要有两名高管具有基金从业资格,且对合规风控、财务信息披露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目前已应声火爆,最近的预约考试,上海、北京均已显示没有机位。私募人士普遍预计,以后的资格考试难度和专业程度都会大大提升。

江苏悦达善达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投资总监张志远也向长江商报记者分析,处于“混战”时期的私募行业,更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清楚明确地规定私募与公募的界限,针对违规的处罚条例等;同时还需要蓬勃发展的自律组织,自律组织要深度介入行业发展,并对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能够向证监会等机构保持持续的反馈机制。

集中度不断提升私募将面临“三元考核”

董登新指出,随着私募新规的出台,行业集中度将随之不断提升。

“很多私募基金管理人都在做准备,我们也在完善季报、年报制度,并积极向协会咨询高管基金从业资格的认定以及维持的相关事宜,并做充分准备。”格上理财研究员梁晓丹表示,对于有能力按照新规完善自己的私募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没有能力的私募肯定会被清洗出局,未来马太效应会更加明显,强者恒强的格局已经初步成型了。

张志远也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在中国,私募机构的吨位决定地位,规模和业绩无疑是最重要的指标。“金融的本质是中介,一个合格的投资机构无论是多元化还是专注某一个领域,一定要为他的投资人负责,长期坚持这个理念必定会得到市场的认可。”

“现在已经出现了‘寡头现象’,比如新三板挂牌的几个大的寡头,九鼎等机构,现在很多公司什么都可以干,变相成为综合性的金融公司。”董登新认为,新规之后,私募寡头出现的几率更大,不过,在新三板募资后,再到A股上疯狂举牌,是目前私募的一种非理性现象,私募要健康发展,可能还需要在现在的制度上,对行业规范作出“负面清单”,

上海一位私募业内人士李慧(化名)认为,运营成本增加也会使一些没有实力的小私募退出。目前来看,自主发行的私募基金成立规模最少可为100万元,但现今面临的情况是,在随之而来的私募基金发行潮下,对小规模的产品,券商是否愿意提供PB服务(量身定制全生命周期的私募基金专属服务)是未知数。加上,规模小的私募产品服务费用要高些,法律意见书也是一项不大不小的支出,即使与律师事务所谈团购,一年最少也要几万元。

李慧认为,2016年将是中国私募业的合规元年,监管动作不会是一阵风式的,而会保持连续性,私募基金必须更加注重合规性和风控管理。

李慧预计,私募业走到最后,可能只有两处与公募不同:一是“特定和非特定的”,即资金募集方式的不同;二是私募基金投资更具灵活性。但在规范性、信息披露等方面二者应达到同等水平。对于私募来说,未来将是“业绩、规模、合规”的三元考核模式,合规会成为私募的生死线,如果不合规,其他都等于零。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