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高校贷”风控之忧:坏账率远超5%

“高校贷”风控之忧:坏账率远超5%

2016-04-04 00:22:05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运营成本从不到20%攀升至35%,模式同质化致资金流向不明风险暗藏

□本报记者 但慧芳 实习生 范维雅发自北京

一年以前,一家上海互联网金融平台负责人刘洋(化名)带领自己的团队开发出一款APP,便以此为接口兴冲冲进入高校领域,专门开发学生消费金融市场。

然而,生意并非他想象的那么“好做”,各类平台争相涌入,阿里小贷、京东白条等电商巨头开发的大众金融平台也开始在大学校园布局。

“2013、2014年的时候,运营校园平台的整体成本可能不到资金额的20%,而今运营成本估计超过35%,平台获取资金的成本和坏账率都在攀升。”一位曾从事“高校贷”业务的创业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

而在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研究总监郭大治看来,现在“高校贷”的模式同质化严重,几乎都集中在消费领域,真正对解决学生基本生活困难、学费问题等作用并不明显。从风控上说,资金流向不明将从某种程度上提高借贷风险。

“大学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有稳定的消费,对贷款有需求。”3月28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系副教授吕勇斌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众多平台的放款金融和借款费用已经明显超过大学生的偿还能力,不仅需要提高大学生消费和金融意识,对平台的监管也要变严。”

高校信贷鱼龙混杂,监管体系仍无细则

看中校园大学生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的,远远不止刘洋所在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人士。

“从P2P平台到一般性互联网公司再到传统金融公司、电商公司,几乎都看上了校园供需关系的‘失衡’。”3月27日,一位互联网金融公司董事长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借款学生根本不知道实际借款源来自哪里的情况,做这个的太多太杂。”

长江商报记者采访中,多位金融人士介绍,“高校贷”诞生于银行停掉大学生信用卡后,学生的实际信贷需求集中爆发。

“目前常见的就是P2P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也有电商小贷等”。近日,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研究总监郭大治对长江商报记者介绍。“最多的应该是P2P形式,专门做大学生的分期付款,比如趣分期、分期乐等平台;从总量上说,像阿里小贷、京东白条这种电商做小贷的做分期消费的可能体量更大。”

资料显示,2013年底开始,大学生信贷市场在被银行“抛弃”之后,成为互联网金融争抢的市场,一大批分期购物平台和专做大学生信贷的平台开始涌现,趣分期、分期乐、名校贷等行业“领头羊”均是成立于这一时期。

在切入市场后,这些平台因业务发展量激增、规模快速扩大而迅速成为资本的“宠儿”。以成立于2014年3月的趣分期为例,2014年4月获得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2014年8月获得2500多万美元B轮融资;2014年11月获得1亿美元C轮融资;其被称为该年度最快获得融资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但这一“创业热潮”,在2015年开始逐渐被现实所打破。“银行为什么不做这块市场,因为风控技术不适应这个市场,大学生信用体系一直上不了系统成不了体系,依靠父母、学校等间接为其授信。”一位互联网金融人士直言。

以大学生借款流程为例,在贷前审核中,平台一般会根据其是否是大学生、确定其父母朋友并询问家境情况如何、是否有借款记录等进行借款审核;在借贷过程中,除了明确在平台上进行分期消费,平台方无法追踪其款项的流向;在贷款后,如果出现逾期或者不还的情况,平台会通过通知学生、父母、朋友等方式进行追款。

事实上,蜂拥而至的校园金融“创业者”正在遭遇“无序”的发展态势。“成立一个平台审批很容易,由于互联网金融是新生事物,目前的监管体系仍然没有细则。”郭大治表示。

而对于繁多的平台,其还存在着“多头监管”的情况。比如,消费金融平台、小贷平台的主管部门为银监会,而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民间借贷等尚无明确的监管主体。

坏账率急剧攀升,行业亟须完善风控体系

“相比2013、2014年,明显感觉‘高校贷’行业处于缺钱发展阶段。”上述互联网金融公司董事长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其曾经接到多家专做高校学生金融的公司负责人进行投融资的诉求。

当初的“香饽饽”正在负重前行。4月1日,一位曾从事高校贷业务的创业人士透露,运营成本和坏账率正在逐渐攀升。

“趣分期等刚切入市场时,获取资金的成本不到10%(包括付给投资人利息、维护投资人的中间费用等),分给业务员等的提成约在5%左右,坏账成本在3%-5%之间,其他推广等综合成本在3%左右,整体运营成本约占资金额度的20%不到。”该人士介绍,而目前获取资金的成本升至15%,分给业务员的提成整体占到10%左右,而行业坏账率已超过5%,其他综合成本升至5%。“整体运营成本占到资金额度的35%,且竞争激烈程度还在进一步加大。”

公开报道显示,经过四轮融资的行业“元老”趣分期,在多轮“烧钱运动”之后,对外宣布其2015年11月才开始实现盈利。

整体运营成本提升的同时,以往被认为“具有优质还款能力”的大学生,也正在失去其优势。

“很多公司在营销策略上开始出现鼓吹‘提前消费’,甚至有一点鼓吹过头,”3月30日,一位知名小贷公司分公司总经理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大学生很容易过度消费,积累之后,平台风险就开始出现。”

长江商报记者采访过程中,多位资深人士表示,目前针对大学生的信贷额度设置也不太合理。

“3万、5万的额度都很常见,但大学生实际的偿还能力根本没有这么大。超过1万都存在着还款风险。”吕勇斌称,“借款利息和费用这么高,额度这么大,学生没有办法还上那么多钱,就容易产生逾期和坏账。”

但“高校贷”行业为何会出现高额度贷款产品或者操作高额度借款的中介机构?

“对大学生来说,大额才是‘痛点’和真实需求,小额消费或者小额钱款可以从其他很多渠道获得。”上述曾从事高校贷业务的负责人称。

这似乎是行业悖论:一方面,大学生真正的借款需求主要在大额;另一方面,大学生本身对大额借贷没有偿还能力。

除此之外,郭大治表示,“高校贷”的模式比较同质化,几乎都集中在消费领域,而大学生这一群体本身对消费的自制力和计划度不够,从风控上说,资金流向不明将从某种程度上提高借贷风险。

“为什么学生能打着购物的‘幌子’把钱借出来做一些类似赌博等高风险的事情,或者在还不上钱后再到新的平台去‘拆东墙补西墙’,因为很多进入高校市场的平台和公司,根本没有完备的风控体系,包括信用评估、资金流向等。”上述曾从事高校贷业务的负责人认为。

小额实名贷款更符合市场发展方向

走访过程中,多所学校的老师和相关人员均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学校对“高校贷”乱象已经引起重视,一些专项整治行动正在进行。“以前四处张贴的各类借贷广告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清理。”

“学校要对大学生做专题专场的教育活动,培养大学生自身健康的消费观和金融观。”吕勇斌认为,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金融意识需要进行加强。

“要学生意识到运用自己的信用帮别人借钱,或者超出能力范围的信用借贷都是非常危险的。”多位金融行业人士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高校贷”目前的发展困境,曾从事“高校贷”业务的创业人士称,一些新的模式可以引入校园市场。“比如有平台尝试做大学生兼职分期,即大学生通过消费平台购物后,平台指定其到某一有需求的公司去做兼职,由该公司将消费费用分期付还给平台。”

“大学生培训市场、教育市场和专业知识学习市场才是其真正的本质需求。”有道金融CEO何萌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针对这一市场的利润相对较低,但这些学生掌握技能,并且多是马上进入社会的学生,由学生、教育机构和金融机构三方成立合同关系,然后在他们上班之后再每个月来还这些钱。”

郭大治建议,“高校贷”公司对学生的消费贷款,不仅要采取小额的形式,而且要进行实名购买,“把现金变成实物,实行实名制,资金流向风险还是可控的。”

多位行业人士和金融专家称,对“高校贷”平台机构的政策监管和行业自律也尤为重要。

“加强对这些不正规公司的排查和准入门槛限制,让正规的公司留下了,这样这个行业才能健康、良性发展。”吕勇斌表示。

在一位互联网金融人士看来,行业建立规范制度和实行相互之间的数据共享,或能打破目前的“信用孤岛”问题,有助于行业整体健康发展。

“在信息核实方面也需要加强,大学生借款一定要在家长知晓的情况下进行,因为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于家长,如果家长不能介入,大学生借贷的风险将大大加大,从而引发行业风险。”3月29日,华中地区某知名金融公司业务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强调。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