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设跨行业创新中心 推服务型制造业

设跨行业创新中心 推服务型制造业

2015-11-04 02:23:30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中国工程院院士为“武汉制造2025”支招——

□本报记者 周舜尧

昨日,借助主办第十八届中日韩工程院圆桌会议的契机,武汉市政府为《武汉制造2025》行动计划举行院士专家咨询会,听取来自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们的意见。对于这份计划,院士们均表示希望能做出符合武汉特色的制造业,尤其需要加强工业强基和推动服务型制造业发展。

建“竞争前”、开放式创新中心

创新驱动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在“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十项任务中的第一项是提高国家创新能力,五大工程中的第一个就是要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对此,院士专家纷纷均表示,武汉市一方面要积极申请成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之一,另一方面也要建设自己的创新中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柳百成认为,建设这样的创新中心不必拘泥于以企业为主体。他介绍,在美国,主要由政府投资的创新中心参与的主体可以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比如,一个产品创新的需求可能由某个企业提出,但就此开展的科研项目则可能是某一家在该领域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高校来完成。

柳百成说,如果是以企业为主体建设,就会导致创新成果难以在同行业企业之间共享,而建设“竞争前”、开放式的创新中心,更有利于创新成果应用于多个领域、行业,从而实现为全会社会服务,而不仅是为某一个企业服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认为,为推动产品创新,政府需要考虑搭建从项目研究到企业大规模生产之间的中间试验工程。

赵梓森说,当前,在创新创业领域内,政府和企业都设置了科技孵化器,一个产品从在孵化器里诞生,到找到企业进行规模化的生产还有一个“中间试验”环节,可能需要建设生产线等设施,这笔投资一般小型科研机构或创业团队难以承受,希望在“武汉制造2025”计划中,能考虑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认为,在未来制造业创新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再制造”的过程,发展绿色制造并不仅仅是花钱,相反循环经济是一个富含巨大产值空间的新兴产业,如美国有一家企业就专注于汽车零部件的“再制造”,将废旧部件经过改造后,使用质量不低于新品,同样可以投放到市场,产生效益。

武汉适合发展服务型制造业

武汉市的优势是人才、科研实力,以及一定的工业基础,参与咨询会的院士们均认为,为实现“武汉制造2025”行动计划中的目标,武汉市需要把该计划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的五大工程一一对接,进一步加强“工业强基”方面的内容,特别是促进生产型制造业转向服务型制造业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谭建荣说,发展现代服务业不仅仅是做酒店、旅游这些纯粹的服务性行业,更要加强服务型制造业的发展。

谭建荣表示,人才和工业基础是武汉市的优势,这两点相结合起来,非常适合发展专注于创新产品和工业设计的企业,如苹果公司的产品生产大多数外包给生产商,而自身专注于产品的设计研发。武汉也有可能诞生一家像苹果这样的企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段正澄建议,为了让科教资源更好地为“武汉制造2025”作出贡献,政府应该更加重视技术工人的培养,并将更多产业项目资金向本地高校、科研院所倾斜。

对于如何利用好科教资源,赵梓森也建议,武汉市应制定详细的服务人才落户发展政策,并与全国其他城市进行比较,力求做到更优。

“中国制造2025”

十大重要发展领域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3.航空航天装备
4.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5.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7.电力装备
8.农机装备
9.新材料
10.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