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透视湖北家政产业缘何叫好不叫座?

透视湖北家政产业缘何叫好不叫座?

2015-10-26 00:16:32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服务需求旺盛,市场蛋糕超万亿,湖北家政企业超4700家,知名家政企业不足10家

□本报记者 郑玮

被广泛誉为“富矿”的家政产业,实则距离市场化还颇为遥远。

10月19日,长江商报记者在武昌火车站附近一小区家政中介看到,中介装修简陋,墙面凌乱地贴着“家政中介”几个大字,屋子里只有一张办公桌,五把椅子和一部电话。

“放心,我们已经开了十几年了。”一位自称李嫂的大姐对长江商报记者说,“只要400元中介费,3个月包换,直到你满意为止。”

根据湖北省家政行业协会统计,全省大大小小共有4700余家家政企业。众多企业分食的其实是家政市场这块“大蛋糕”,相关资料统计,2015年国内家政服务市场总规模已经突破1万亿人民币,并且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足以成长几家上市公司及百亿级别的公司。

武汉市家政服务业协会秘书长姜兰英介绍,仅武汉市就有20万家政从业人员,每年产值能达到56亿元。

然而,在湖北市场上,家政富矿却并未被完全挖掘。湖北省家庭服务业协会秘书长张开银介绍,目前,纯家政服务利润微薄,多由妇联、工会扶持的下岗职工创办,虽然服务覆盖面广,市场占有率有50%以上,但经济效益不佳,困难多,往往靠政府资助,并未真正市场化。

白领之家连换13个保姆

“家里有四个老人,其中两个卧床,想找个贴心的保姆照顾他们,怎么就那么难呢?”东湖复地小区内,白领肖女士向长江商报记者吐槽,家里前前后后算下来已经试过13个保姆,但不是保姆不太称心,就是保姆自己半途走掉。

肖女士介绍,自己的父母加上丈夫家的父母都已经年迈,两人的工作十分忙,并没有太多时间照看他们,而几位老人都不愿意到养老机构,只能考虑找几个保姆在家照顾,本以为很简单的事情,没想到拖了一年。

“找过中介,但推荐的人选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肖女士表示,中介推荐的几个家政工对养老护理经验不足,有弄错按摩顺序的,有擦洗不认真的,家政工的业务素质都不达标。

之后,有几个家政工因为认真负责,肖女士比较满意,但做了没多久就经常请假,或者干脆不辞而别临时“撂挑子”,肖女士一点准备都没有,只得重新再找。

“主要是担心老人不能习惯,换人换得太频繁,老人也要有适应的过程,毕竟是每天要朝夕相处的。”后来,肖女士托人到农村找熟人,才为老人找到了合适的人选。现在,她最担心家里的保姆哪天也走了。

肖女士说,不是保姆不好找,而是好平台太少,“甚至有的家政中介本身可信度就比较低,会把好的家政工吓走”。

40岁的马海清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三年前,她刚出火车站,路旁就有人拉着自己的衣服说帮忙介绍工作,但到了公司才发现,还没有找到工作,就要先出钱,有的会费高达400元。

“成为会员后,一般都会象征性地帮你找几单,如果连续几次都不满意,之后就不会再联系你了。”上过一次当之后,马海清再也不想找街边的家政中介了。而据调查,30%的家政公司或派出的服务人员或多或少与用户产生过劳务纠纷。

肖女士期待,武汉能早日有成规模的品牌家政企业,培养出业务合格的家政工,这样,作为雇主也能省不少心。

“家政第一股”木兰花家政董事长熊英认为,在如今的“体验经济”潮流下,“小而散”的家政中介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雇主的需求,“仅家政工而言,现在的家政工不仅要会打扫卫生,还要会美化居室,不仅要会带孩子,还要会早期教育。”新的市场对家政工提出了更高的‘软件“要求,同时,也促使家政企业快速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传统中介模式正被打破

与转型现代服务业的新浪潮相比,湖北省家庭服务业协会秘书长张开银更担心,在万亿家政市场需求下,湖北的企业连生存问题都还未能解决。

“湖北省最多的时候也有近40多家‘千户百强家政企业’,到如今也就木兰花家政、友缘家政、信捷家政和炎黄家政比较知名,即使是这几家,主业也并没有放在家政板块。”张开银介绍,因为存在管理不善、缺乏从业人员和诚信度不高等问题,很多公司自成立后,就面临停业、转产等窘迫境地。

一方面是家政人员质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据统计,家政从业者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占85%,综合素质不高,仅50%人员获得过较为正规的职业培训,其余人员只接受过企业上岗前最基础的培训,甚至也有未接受任何培训便直接上岗的,专业化程度较低。

由此,导致家政服务市场供求双方匹配结对率低、辞退率高,家政服务企业、雇主和家政服务员三方存在信任危机。据统计,雇主聘请家政服务工,通过家庭服务企业介绍的仅占20%,通过亲戚朋友介绍的高达69%。

另一方面,家政人员的后备军也日渐缺乏,“目前的从业人员大多是50后、60后,培训的难度就又增加了一层。”省内一位规模中等的家政企业感慨,为此,家政企业会到下面的地市州去招聘,但因为现在鼓励“家门口就业”,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而在学校设立的家政专业,也因为社会认可度不高,基本没有生源。

“因家政市场存在巨大用工缺口,为抢夺技术强、素质高的家政服务员,各家政公司又会争相抬高服务价格。”上述家政企业表示,尤其是月嫂这一热门工种的薪酬水平已经超出市场价值,甚至出现了万元薪酬的顶级月嫂,在造成人员随意流动的同时,还衍生出市场服务价格无序的问题。

不过,对于家政中介的零散状况,熊英并不担心,她认为,随着58同城等大的互联网企业的介入,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中介模式,形成“直销模式”。届时,家政市场将面临新的洗牌, 那些不规范的中介机构会自然消亡。

湖北将推行“员工制”

除开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的问题,行业标准杂乱也成为家政中小企业家们心头的“痛”。

家政服务本身涵盖面广,据不完全统计,其范围就涉及保姆、保洁、育婴、养老、维修、搬运等十多个大类200多个小项。每一个项目都涉及到行业规范、职业资格、操作标准、从业要求、检验标准等方面,如何使各个行业规范统一,标准一致,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工程。

张开银向长江商报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从国家版本到湖北地方版本,关于家政业的标准种类已经达到了30多种,但实际执行下来的企业微乎其微。“不是没有标准,而是没有配套的约束机制,企业的执行力度当然就弱了很多。”

张开银举例称,不管是国家还是地方行业标准,都明确规定家政工要培训后上岗,但是就在前两年,汉阳一家有100多名员工的家政中介就没有一次培训活动,事后被员工举报。事后,还查出该中介连家政工最基本的健康证、业务资质证都没有配备好。

张开银建议,对于这种不执行标准的企业,可以设置家政行业的“黑名单”,而对遵纪守法的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包括税收减免等优惠。

如今,木兰花家政作为湖北省家政行业标准起草单位,从到家与雇主签订协议到细化每个工种的执行标准,再到培训的详细流程都已经自成系统,严格执行“员工制”,并为员工购买意外险,保障其权益。

熊英所谓的员工制,即雇主把服务费交给家政企业,由家政企业给家政员发工资,并为员工提供福利保障的新的家政模式,一改以往的雇主对家政工、家政工对中介、中介再对雇主的三角模式,为规范家政产业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为家政工买保险的作用是不容小视的,一旦意外发生,雇主和家政员都会受到影响。” 熊英认为,如今,推行“员工制”既可以维护家政工的利益,也为雇主提供了保障。

不过,让熊英无奈的是,目前因为执行标准不一,大力推行员工制的企业反倒在市场中“最受伤”,“企业给员工买保险,本身是承担了责任的,结果市面上的很多中介机构并没有按要求执行,打乱了市场。”熊英表示,另一方面,政府对推行员工制的企业并没有相应的鼓励机制,而是在补贴上“平均用力”,也挫伤了企业的积极性。

湖北省妇联妇女发展部部长刘公发介绍,正是为了提升湖北家政行业及工作人员的标准化和职业化,湖北省妇联除了推出行业操作标准外,还重点开办湖北省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今年将于10月30日开办,目前,该比赛已经成为省一级职业技能大赛和省技能状元大赛,吸引了省内5000多位家政员工的参与。

“在互联网+的趋势下,我们也推出智慧家政,开通了居家养老‘一键通’信息平台和湖北e家庭。”刘公发介绍,它们能方便市民网上了解家政供求信息。

上述湖北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家政企业可发展“大家政”产业、借助互联网平台等,避开行业痛点,才能打通家政业的任督二脉,享用这块市场大蛋糕。

“中国家政第一股”——木兰花家政的家政工正在模拟给婴儿喂奶。 通讯员 周志浩 摄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