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实地探秘海龙屯:700年前,亚洲保存最完好的军事遗址

实地探秘海龙屯:700年前,亚洲保存最完好的军事遗址

2015-07-27 00:49:10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记者 谢方 张萌 文/图 发自贵州遵义

7月4日,贵州遵义海龙屯遗址,作为中国土司遗产的代表之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本期长江地理,记者走访古道,在神秘的考古线索中,探秘亚洲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军事遗址——海龙屯。

遵义海龙屯古属播州,为古代军事堡垒,是宋、元、明时期西南播州杨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遗存。从唐朝至明朝,播州始终为杨氏世袭统治,现存海龙屯遗址主要为明代遗存,包括城防设施、行政及生活设施、交通设施以及水井遗址等。

2012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海龙屯遗址入选。评委们认为,遵义海龙屯尤其“新王宫”的整体格局,不仅与明故宫契合,还融入了地方建筑特色,反映出土司在意识形态上的国家认同感。但是,为何海龙屯上的土司最终还是与朝廷兵戎相见,走向反叛之路?

探访

军事古堡,至今安保严密

7月的正午,阳光正直射遵义城,酷暑难耐。

遵义老城内树荫浓密,湘江河缓缓绕城而过。遵义与北边的重庆类似,都属山城,街道并不宽大,大马路上没有多少餐馆商店,而在街巷之内倒有另一番热闹的市井天地。

早上出发,趁着山间吹来的一丝凉气,直奔海龙屯。的士司机热情地告诉记者,“去海龙屯没有直达的班车,需要到城区茅草铺客运站转车才行。”海龙屯离遵义市区大约28公里,在城区正北面高坪镇海龙屯村的龙岩山上。

城内坐车,随处可见海龙屯的广告牌,与另外两处遗产地城市不同的是,遵义并没有拉出庆贺申遗成功的横幅。漂亮的灯箱广告牌,巨大的海龙屯美景照片,告诉来往的市民和外地的游客,“海龙屯风景区将于10月1日开园”。

到海龙屯虽然要赶到高坪镇换乘一次车,但是一路畅通,险峻的山路很少。车上坐的是稀疏的外地慕名而来的游客和沿途各村的村民。过了高坪镇后,望眼所见都是黔北的乡村景色,远处拱起黛青的山包,农田边散落的吊脚木屋,挺俊的楠竹和亮绿的芭蕉长在山前屋后。一转眼,绕过几个山腰后,便到了海龙屯遗址外围的停车场。

到站后,车上只剩下外来的游客了,本地的村民多骑摩托车或自驾小车出行。司机告诉乘客:“海龙屯到了,前面不能走,你们也许只能在门口望望吧。”记者看到景区外的入口处有数位保安把守,游客只能悻悻地站在门外,交涉也无果,心中满是等待的郁愤。烈日炙烤的停车场上,不时还有从外地自驾而来的游客,与管理人员沟通后,也只能“铩羽而归”。因遗址园区内的道路正在封闭施工,海龙屯园区只对本村居民和工作人员开放,外来车辆和游客概不能入。

记者后来向遵义市文物局文物保护科何烨科长了解到,“海龙屯遗址保护我们做得很细致,在施工期间,为了保证游客和文物安全,访客没得到准许,是不得入内的。在安保方面,我们很花力气,光摄像头我们就安装了100多个。”

秘闻

显赫家族,来源成谜

海龙屯遗址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李昕告诉记者:“从停车场到海龙屯所在的龙岩山还有3公里的路程,如果从山下再爬上山顶,来回全程得花上4个小时。”

李昕说完便带领记者走进园区,入园的公路也开始随山体抬升起来,到半山腰后便绕到山后,隐入绿林之中。公路下方的河谷平地上就是海龙屯遗址展示中心,原本是一个方形混凝土建筑,但外表用本地特有的楠竹圈成椭圆形的竹篱笆,竹墙渐次升高,远观与起伏的群山已融为一体。

李昕介绍,“我们这里古代称为播州,与巴蜀地缘文化较近,本地土司家族管辖整个播州地界,为杨姓,相传祖籍为山西太原,始祖为杨端。他们家族战功太多,杨端到了南宋就被追封为太师了。”

何烨不光负责文物保护工作,10多年来一直处在海龙屯考古、研究的第一线,对杨氏家族颇有研究,他对记者说:“在没有考古发掘之前,对杨氏家族的记载,最明确的只有《杨氏家传》了。”明朝初年,朝廷的“开国文臣之首”大学士宋濂应当时播州土司杨铿的邀请,为其家族立书作传,写下了《杨氏家传》。

据该书记载,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混战。曾在会稽一带做官的杨端,在成为当地望族后,便迁居都城长安。唐末云南南诏叛乱,播州被陷,朝廷束手无策。唐僖宗招募骁勇人士带兵讨伐,杨端主动请兵讨伐。开启了杨氏家族主政播州700年的历史。

李昕指着杨氏土司家族世袭表对记者说:“关于杨氏的祖先是否为望族或是汉族,也许他们自己也有附会之说。后来有些专家考据认为,杨氏家族有可能就是本地的土著,苗族或者是仡佬族的可能性最大。”

何烨解释说:“建筑不会说谎话,上山看看杨氏留下的遗迹就可以大致有个推断了。我在海龙屯做了这么多年考古,并不是只在书本上互抄,从建筑的风格上来看,杨氏还是应该为汉族。唐、宋、元、明这几朝代,700多年的历史,让杨氏家族结合当地特点,重新塑造了播州文化。”

在何烨和工作人员李昕的指引下,记者选择继续上山,一探究竟。

进山

山顶筑城与市区衙署配合使用

三公里的进山道路并不算漫长,峡谷两边的山坡上少有参天大树,远远的树尖上落着刚从溪边飞上来的白鹭。白沙河从龙岩山脚下绕过,菖蒲在石缝中被湍急的水流冲得左摇右摆。

路上村民较少,只在近山的山脚下还有几户人家。据何烨介绍,遗产区内的村民大多都被安置转移出去,政府给他们重新规划了居住区。步行15分钟就到了景区内的第一个游客服务区,这里没有游客,只有一个负责安保的工作人员。李昕在向记者介绍龙岩山的地形时说:“云贵高原山地多,在播州一带,龙岩山地势最险峻,这里最为适合修筑占山环水的军事工事。”

龙岩山海拔在1300米以上,陡然高出平地,四周并无开阔地界,可谓“孤峰一蒂,高插云表”。三面群山,都有凸起的山尖,甚至有的山顶薄如刀锋,人都很难立于山巅。而龙岩山的山顶上,却有近28公顷的开阔地段,平均坡度约为5-15度,成为天然的筑城平台。龙岩山西面,山势连绵,溪谷幽深,只有后山用作“樵汲”窄径,可以勉强攀登。

对此,清代诗人赵翼在海龙屯被毁后,登临峰顶,写下了喟叹的诗句:“四围崭绝陡无门,上有宽平可驻军。”

“先有养马城,后有海龙屯;有了海龙屯,才有遵义城。”这是遵义当地流传的谚语。贵州省考古所副所长李飞告诉记者:“养马城在海龙屯东南侧,目前发现的遗址总面积约2百万平方米,现存城墙约5600米,城门6座。”与此相应,海龙屯的军事外围设施除了养马场以外,还有养鹅场和养鸡场。可以想象,当时海龙屯的军事补给场就有如此大的规模,可见屯子上的驻防应是固若金汤。

李飞进一步解释:“海龙屯是播州杨氏土司的山地防御城堡,还作为杨氏家族的避暑行宫,与遵义老城区内湘江河西岸平原上的播州宣慰司治所配合使用。这也是海龙屯与其他两处遗产的不同之处。”

如今,遵义城内的播州宣慰司治所早已不见踪迹,山巅上的海龙屯,历经战火雷电,却依然风雨不动安如山。

入关

铜柱关、铁柱关互成犄角

顺着山脚下的指示牌再走5分钟,就到龙岩山的东面,上山的第一个关口便是铜柱关。

铜柱关前的地势并不险峻,这段上山的路,现铺有木质的栈道。扶梯而上,不过百余步,到山腰间就有一开阔的平地。山腰上建有黔北特色的木屋,是当地民居民俗的展示区。

木屋庭院前有石子路,藤蔓爬上路边的树枝,开满无名的小花。这段时间几乎少有游客踏足,放眼对面的苍山和眼前的静谧无人的村落,徒生枯寂荒凉之感。

走过木屋,下行一段逼仄的石板路,一堵石墙横在山道上。太阳照在圆顶拱门中,透出亮光,风从门洞中吹来,铜柱关就在这山腰上。何烨告诉记者:“与铜柱关互成犄角的是铁柱关,这两关间石墙相连,马道互通,城门外又深掘壕堑,架设吊桥。”铜柱关以前还被称作“水关”,数百年前,白沙河水位较高,逼近铜柱关,直接可以作为护城河。李飞通过考古发现,屯东外还有一段城墙,“连接铁柱关、铜柱关、飞虎关和飞龙关,并向南一直延伸到海龙屯南侧的腰带岩的峭壁上”。

李飞分析后推定,城墙应始建于南宋,明代又加固重建。他告诉记者:“石头的断代是最困难的,石头本身就经历了很长时间。要给石头砌成的城墙断代,只能依靠城墙中的土层。土层不能告诉我们答案,但土层里的包含物可以。”

“通过给土层里的瓦砾做对比,发现与周边宋朝时期墓葬中的瓦砾构造基本一致,就可以断定海龙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何烨接着解释说。

飞龙关。受访者供图

飞龙关残壁。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