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邓飞:一个侠客营建的民间公益王国

邓飞:一个侠客营建的民间公益王国

2015-07-20 01:47:07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记者 唐诗云

他曾经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调查记者之一。

他因为深度调查报道方面的成就,多次被腾讯、新浪评为“年度记者”;

但他当前更钟爱的角色却是——中国慈善事业的发起人和践行者:

几年前,一个看似偶然的因缘,邓飞筹得2万元发起“免费午餐”活动,最终惠及全国6100万儿童,让他们吃饱饭,穿暖衣,治好病,并最终推动国家每年至少投入160亿元改善乡村孩子的营养问题。因其善举的“善莫大焉”,邓飞获评2013“CCTV年度慈善人物”;

一个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甚至有些愤世嫉俗的调查记者,他如何从新闻行业跨界到慈善公益事业,并掀起了中国民间慈善最强劲的风暴呢?

7月14日晚,37岁的邓飞刚结束了一场大山深处的公益活动,在行色匆匆之余,他向长江商报记者娓娓叙说了他心中那个驻扎已久的“桃花源”。

在一个多小时的专访中,邓飞面对“免费午餐”发起媒体之一的《长江商报》,毫无保留地打开心扉,让外界一窥这个“做新闻金刚怒目,做公益菩萨低眉”——江湖上人称“飞将军”的内心世界。

最早“留守儿童”的英雄梦

邓飞是枕着洞庭湖的波涛长大的。

然而,“气蒸云梦泽”的并没有给他带来美好的童年记忆。

“全家四口人都挤在不足五十平米的房子里,妈妈竭尽全力照顾我和妹妹的生活……初三那年,我再一次变成了留守儿童,又一次住到外婆家里,舅舅们都去外地打工去了,外婆外公负责抚养他们的孩子……”

1978年出生在湖南沅江边上的邓飞成为了中国最早的一批“留守儿童”。

1996年,18岁的邓飞考上了湖南大学。然而那个高考“题名”的夏天,留给邓飞的记忆则是“大水淹没了大半个沅江,我们连夜搬到一栋废弃的二楼,爸爸划着一个铁皮桶去取水”。

然而就是这个夏天,让18岁的他切肤感受到了影响他一生的词语——“感恩”。

那个需要靠爸爸划铁皮桶去取水的日子里,附近村庄熟络的村民为他们送来了果瓜蔬菜,让他们解决了最基本的吃饭问题。

大水过后,当他和爸爸怀着忐忑的心理来到大学报名的时候,学校看了他们的灾民证明免了第一年的学费。

时至今日,对于日常经手常常上百万、上千万善款的邓飞来说,这些点点滴滴的恩惠依然让他唏嘘。

或许是少年时代生长在一个贫寒家庭的缘故,邓飞的内心深处一直有着一个“为国为民”的侠客梦。“对于我们这些农村长大的70后来说,课余就是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郭靖萧峰陈家洛那些人的侠肝义胆,那是我们为之向往的神奇世界。”

怀揣着一个除暴安良的侠客梦,邓飞成为了一名调查记者。10年时间,他写了近160篇调查报道,

那个时候,他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国家的孩子——以笔为针,用一腔热情,对自己所钟情的如画江山,进行温和的告诫。

他的调查文字连续刊登在国内最知名的媒体上,社会法制类调查报道帮邓飞积累了正直和急公好义的声名。2010年,邓飞被腾讯网华语传媒盛典、新浪等评为 “年度记者”。

这时,32岁的邓飞志得意满,那个童年就滋生的侠客梦,正在不知不觉实现。

想让这些孩子们吃上午饭

然而,一个偶然的事件让身处记者岗位的邓飞感到了困惑,继而有了少年的热血与冲动。

2011年2月25日夜,与邓飞毗邻而坐的,是在贵州做小学支教的蔡加芹,她被天涯网友评选为“中国最美支教教师”、“铅笔芯”微公益活动发起人。

交谈中,蔡加芹说,每一次教师小食堂开饭,她端起饭盒,孩子们闻到香味,总是眼巴巴地看着她,她只能把饭盒端回宿舍,关起门偷偷吃完。

蔡加芹解释说,现在山区撤点并校,孩子们都被集中在一个学校,“他们早上6点多就要起床上学,下午四点半放学回家,到了家,已经天黑,才能吃上一顿像样的晚饭。”蔡加芹说,他们一般就趴在桌子上睡觉。实在顶不住,就去找水龙头喝口凉水。

邓飞提议:我们来一起筹钱,让孩子们吃上午饭。

“或许是调查记者做习惯了,那个时候碰到问题的第一反应就是把它报道出来,几乎没想过要自己亲自去动手做些什么。也正是这样的惯性思维,让我那个时候愈来愈困惑,恶劣事件并没有因为我们的报道明显减少,那一刻我有了自己动手去做的冲动。”

这一刻,小小的“蝴蝶”开始扇动翅膀,而这将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公益活动。

2011年3月24日,邓飞在中山大学宿舍里发出一条微博:“明天去贵州一悬崖下的乡村小学,当地学生无午餐,每天中午喝凉水充饥。我们将尝试在该校建一个食堂,推动中国贫困山区的免费午餐计划。”

在贵州乡下的日子里,邓飞看到了那些中午出去偷土豆来烧着吃的男生,他们的嘴角还是黑的;他碰到一个和自己女儿一般大的小女孩,用怯怯的眼光看着他给他们分糖果;他看见墙壁上的大字标语“读完初中,再去打工”……

怀着复杂的心情,邓飞仓皇离开贵州回到深圳筹钱。

同年4月2日,怀揣着2万元钱的邓飞和他的伙伴重新回到了贵州沙坝小学。那天中午,沙坝小学169名学生第一次吃到了午餐:一份米饭、一个煮鸡蛋、一勺酸菜炒肉、一勺烧土豆,一勺白菜汤。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把鸡蛋小心揣进口袋里,有的要把鸡蛋给没上学的弟弟妹妹吃,有的要当晚饭。

那一刻,面对所有师生,声音哽咽的邓飞承诺“只要沙坝小学存在,我们的免费午餐就要继续做下去。”

然而今天的邓飞再回过头去看当时的自己,真的有些幼稚,“老师和同学们不知道,当时我们只有这筹来的两万块钱,而且只够这些学生们半个月的伙食。我不知道接下来的路应该怎么走。”

但是邓飞不后悔当时的承诺。他向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台风过后,大树被刮倒令交通堵塞,人们都在大雨中等待,或抱怨或哈欠。一个孩子放下书包去推树——所有人都看着他,目瞪口呆,一些孩子最先冲了上来,兴高采烈和他一起推树。他们感染了很多成年人上前帮助,也令一些不愿下车的轿车男感觉羞愧,参与搬树。最后,他们一起搬走了树。”

“我想当那第一个搬树的孩子,最想让这些孩子们吃上午饭。”

他的梦里住着一个桃花源

让邓飞始料不及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免费午餐”的行动中。作为第一个搬树的孩子,他不再孤单。

在湖北,武汉常青花园社区志愿者协会6名志愿者和《长江商报》2名记者参与进来,共计募得善款95675.1元,定向支持湖北孩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截至2013年11月,“免费午餐”行动共募捐超过7000万元,参与人数突破千万……

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每年投入160亿元……

邓飞说,“当中央政府这个巨人启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之后,我第一感觉是,自己和当时发起活动的500名同行值了。”

然而,政府对“免费午餐”的“接手参与”,并没有让邓飞停止公益行动的决心,他的视野扩展得更广大了。

2012年7月,启动“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帮助孩子病有所医;2112年9月,发起“暖流计划”,给孩子们送去衣服鞋帽和文具用品;2013年春节,发起“中国水安全计划”,帮助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获得干净的水;2013年8月,召集女记者们,发起女童保护,避免她们受到性侵害;2013年9月,发起成立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公益基金……

邓飞对记者说,“中国是世界上记者最多的国家,从来不缺少写字的人,可是缺少动手的人,从离开沙坝小学的那一刻起,我就决心做一个动手的人。”

问起做公益事业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邓飞说,“即使现在我是一个公益人,但还是一名记者,改变的不是身份而是性格,从做记者时的愤怒和抱怨,到做慈善时的柔软和爱。其实柔软和爱同样能改变这个世界。”

做记者的邓飞目光敏锐,做慈善的邓飞形色匆忙,生活中的邓飞又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邓飞笑言,“除了吃饭、睡觉,我真的不知道生活中的自己是一个什么样子。”不嗜烟酒的他以前做记者的时候还喜欢打打牌放松放松,现在连这个“奢侈”的爱好也没有了,真的没有时间。

“我们办公室外面是一个小小的荷塘,我最大的业余爱好大概就是在小荷塘旁边的亭子里喝茶、聊天吧。当然,我们聊天的内容还是我们的公益事业如何发展、创新。”

邓飞身上穿的衣服、鞋子全是妻子购置。他称自己不用奢侈品,喜欢休闲。

有一次他在农村做调查,女儿打来电话,他才记起已有一个多月没见到女儿了。

说到妻子,邓飞除了满满的爱意,就是愧疚,“她和女儿的理解和支持,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

不管走到哪里,邓飞心中都有一个梦,“等我退休了,就到湖南兴化去找一座山区居住。那样的田园生活是我退休以后的梦想,我的梦里住着一个桃花源。”

人物名片

邓飞

男,1978年生,湖南沅江人。湖南大学新闻专业毕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13届EMBA学员,现任《凤凰周刊》编委、记者部主任。从业十年写下一百多篇调查报告,成为中国知名的调查记者。2011年转身公益,利用移动互联网工具,先后发起微博打拐、免费午餐、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暖流计划、女童保护、让候鸟飞、中国水安全计划等多个公益项目。

opinion

即使我现在是一个公益人,但还是一名记者,改变的不是身份而是性格,从做记者时的愤怒和抱怨,到做慈善时的柔软和爱。其实柔软和爱同样能改变这个世界。——邓飞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