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七下西洋深藏的历史秘密

七下西洋深藏的历史秘密

2015-04-12 23:26:07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朱棣为何派郑和一直下西洋,而不是东洋南洋北洋?

□本报记者赵世龙

前不久,“哥伦布大航海(公元1492年)”引发的物种大交换以及其所带来的世界生态大变局,再度成为热门话题(本报4月6日就此进行过专题报道)。

事实上,比哥伦布早80多年——公元1405年7月起,中国历史上也曾发生过著名的“郑和七下西洋”,永乐皇帝朱棣命令郑和率领27000名官兵出使西洋。史载,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暹罗、天方(阿拉伯国家)等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巨型“宝船”中,至少有40多艘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航海仪器和武器装备。像这样大规模的船队、如此精良的装备配置,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头一次,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前所未有。

两段伟大的航海历史的原始动机是什么?这一话题总令人津津乐道。如果说,“哥伦布大航海”是受原始资本积累的欲望驱使,那么“郑和七下西洋”的原始动力又是什么呢?

几年前,有中国媒体曾报道说,法国球星里贝里、一位也长着大明朱氏家族特征之一的马脸疤侠是中国后裔。几年过去了,这位法国人在今年正酣战的欧冠中,仍是德国豪门拜仁阵中表现最抢眼者。听说过这段历史的中国观众,看球时目光总不免多了点亲近的意味!

因为有一种说法,里贝里正是明初失踪的建文帝后裔。这是真的么?它和“郑和七下西洋”有着怎样的关联?越来越多的史料,正勾起人们越来越大的兴趣。

A

疑点重重的正史

这里需拉回到600多年前的历史时空:1398年,朱元璋病死,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惠帝,年号建文。1399年,朱允炆之叔朱棣以“清君侧”,诛齐、黄为名,历时4年举兵南伐,发动“靖难之役”。到1402年朱棣攻入京师南京时,建文帝朱允炆在皇宫里放了一把火,从此在中国历史上下落不明。

《明史》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是这么记载的:“谷王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说反叛的燕王朱棣,派宦官从焚宫的火里,把皇帝、皇后的尸体找出来(烧了的尸体如何确认是帝后?),八天以后安葬了。当然,这是200年后的《明史》记载的,是否为当时真实场景,有无为夺位的朱棣先尊祖讳而造个历史乌龙,就无从稽考了。

建文帝被颠覆100多年后,万历帝和他的老师内阁首辅大臣张居正有一次谈话。万历帝问张居正有无建文帝出亡这件事,张居正答“此事国史无考”。这是关于建文帝下落的一次有记载的皇家高层对话。明朝尚在时,连它的皇帝也在疑惑建文帝是否出亡这件事,说明此事不是空穴来风。张居正也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只推说“国史无考”。能有考和敢有考吗?“靖难之役”后的当政者是朱棣及后裔,国史有考才怪。

到清时有个叫查继佐(金庸的叔伯祖)的人著了一本《罪惟录》,在他的书里面开列了有关建文帝下落谜踪的23种说法,说这23种中难道就没有一个是对的吗?如果有的话,只有一个是对的,但是有23种,所以全不对。

近年,有关建文帝的后裔,有一些新的说法,比如:1,湖北让氏,自称建文帝后裔;2,湖南湘潭锦石何氏,自称建文帝后代。但这些说法还没有得到确切的论证,不能认定。

几年前,中国体育媒体在德国的采访中,曝出了惊人猛料:拜仁中场核心法国球星里贝里说自己可能有中国血统,理由是里贝里家族中一直流传着祖宗曾经在中国做过和尚和乞丐以及皇帝的故事。里贝里的一位堂兄在研究中国历史时,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家族流传下来的传说,与明太祖朱元璋和建文帝的经历极其相似!

里贝里家族说祖先留下了一句让后代都要记住的话:我们的家乡在遥远的东方。同时,他的家族中保留了一些中国的文物,像是宫廷用品。而且,据说他的祖先当了皇帝不久之后,被亲人夺位而逃去了波斯。

B

被后人遗忘的出海使命

据查曝出里贝里系建文帝后裔的帖子,是于2008年9月30日发布在天涯论坛。可网络发帖的私密性和随意性——以及时间久远证据的湮失,又让记者的查证失去线索。另一线索消息中所称“德国媒体爆料”,但几家德国主流体育媒体均表示里贝里没有在任何采访中提到此事。

看来,至少在新的证据和里贝里的当面解释出现之前,里贝里是建文帝后裔的真实性还是一个谜。

但那场史称“靖难之役”的战争,改变了朱棣和朱允炆的命运,也改变了后来郑和的人生轨迹。

郑和本名马三宝,祖先原本是中亚贵族,姓穆罕默德,在元朝初年随蒙军迁到了中国,后定居云南,取了一个与穆罕默德的“穆”字谐音的汉姓“马”。郑和12岁时明军平定平南,被抓回中原,进了燕王府做太监。这个燕王,就是朱棣。郑和算是因祸得福,跟对了主子。

“靖难之役”与后来郑和下西洋有着深刻的关系。《明史·郑和传》载:“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公元1405年7月11日,永乐皇帝朱棣命令郑和和他的副手王景弘率领27000名官兵出使西洋。

这是史籍明确记载的郑和下西洋的使命和目的。难以理解的是后来的中国人,完全视而不见或者选择性遗忘了,中国人只沉浸在官方一再灌输的友谊出访中,以回避别人可能的对中国对外扩张野心的警觉。

明太祖因倭寇猖獗,曾下令禁海,“寸板不许下海”。而整个明朝的基本国策都是海禁,只在明成祖时期出现过大幅造船出海现象。这是郑和下西洋的另一个谜。除开朱棣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进取之主外,有没有开海禁是为了要追杀建文帝的目的?永乐之后,在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后,明朝马上恢复了闭关锁国的海禁状态。

永乐帝当政时,不论是出于何种目的的远洋之梦,在整个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变造出多座巨大的造船厂。

从1403年到1405年,几年当中,全国共建造和改造了两千艘以上的船只。

到1405年7月11日,在地球的海洋上,首次出现了一支如此规模庞大的船队。这支由大明王朝永乐皇帝派遣、由郑和统帅的船队,在此后的28年间,七下西洋。郑和船队最多时拥有62艘海船和37000名海军官兵,出访了东南亚、南亚、西亚,远至阿拉伯地区和东非,历经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史称 “郑和下西洋”。

朱棣为什么会派郑和下西洋?而不是东洋南洋北洋?“西域”、“波斯”是其中的关键词,这其中恐怕就是明教的作用了。这个王朝脱胎于明教并因此命名明朝,而又称光明教的明教起源于波斯的拜火教,因此建文帝循教宗“返本归源”、赴海外躲避追杀,不是没可能,至少有很多去过波斯的人或明教徒和手下高人可以引路。而到了波斯之后,建文帝及其后代如何繁衍(同当地人通婚)、迁徙,那也很顺理成章了。

C

赔钱赚吆喝的买卖

人们一直在争论,到底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的最主要目的是什么?

后世的官史描绘中,郑和航海的主要动机,是要和东南沿海及印度洋国家建立外交和贸易关系,同时向这些邻国显示中国军事和经济的强盛以及辉煌的文化。为此郑和的海军采取了恩威并施的战略。每次远航,船队都带有大量的陶瓷、漆器、丝绸和茶叶,以及许多其他中国特产,用于赏赐回赠途经国家以及愿意向明进贡的统治者。对于那些不友好国家,则毫不犹豫诉诸武力,不下七次的动武中有三次囚禁了当地不服的统治者。

27000人到最多时37000人的庞大海军船队远赴西洋,这不是准备着随时要发动一场战争的架式么?友好出使需浪费钱粮动用这么多人力物力?从郑和数次动武可以看出,中国的“友好出使”并不是主要目的。

有记载那时番邦抢着到中国进贡,乐得明帝大加赏赐。只不过别人是把中土当成“此地人傻钱多速来”,只要把南洋几个中土所无的土特产弄到北京,就能得到赏赐返还的数十倍暴利。一时间南洋来朝贡的特别多,明朝不得不限制番邦小国多少年才能一贡,否则国库吃不消了!

单从经贸利益来看,郑和下西洋只是个赚了吆喝赔了大钱巨亏本的买卖。但堤外损失堤内补:当时北京和南京两地的文武官员们下半年的折色俸,是用“苏木”(一种棉布染料)和“胡椒”支付的,省了朝廷大量岁银支出。而这两样产品在南洋一带产地的价格极低,通常只需要用陶瓷或其他中国普通产品交换就可大量获取。明政府等于在用本朝价值一般的产品,换了外来奇货在市场上的增值部分作俸禄发放,郑和等于替明王朝节省了巨大的财政开销。

既然下西洋赚头如此之大,那为何郑和们没有富甲天下?后人一直对郑和下西洋的经贸外交很感兴趣,想从中取经和找到很多历史谜题的解答。据1583年成书的严从简《殊域周咨录》记载:1477年(也就是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的44年后),为重燃大明王朝的海上激情,朝中有人开始搜寻郑和的航海日志,居然没能找到。

《明史》记载,当时的兵部尚书项忠入库查检档案时,才发现关于郑和船队的所有档案已经不翼而飞。项忠说:“库中案卷,宁能失去?”大怒鞭苔下吏,责其三天之内寻到遗失文档,仍一无所获。

《明史》修撰始于顺治二年,完成于乾隆四年(1739年),前后历时95年,是二十四史中修史时间最长的。编撰《明史》时距郑和下西洋已三百余年,出于慎重,书中只留确凿的史实。因此相关记载甚为简约,也没留下太多可供后人追寻探究的史料。

这段辉煌历史蕴藏的秘密,因航海日志的离奇失踪,而几无解答了。

建文帝朱允炆

长江商报消息 D航海日志遗失之谜

航海日志和所有档案的遗失,最有可能是三宝太监郑和本人所为。

如此分析原因有四:

一是郑和身为宫中大太监,熟门熟路且有死士骨干敢于监守自盗,具备作案条件,且有作案手段。

二是为什么只盗走航海日志及所有档案,里面一定是记载了有人不愿为外人知的重要事情,除个别团队骨干作奸犯科被记录在案,基本没有别的动机需要深入禁宫犯案的必要。而就这一点也可能性不大,因为要追究早已追究,不追究的,就算记录在一个不对外公布的档案里,也无多大甘冒奇险深入禁宫销毁的必要。

第三个也是最大的可能,就是郑和及其团队,必须在某个时候彻底从历史上抹去下西洋的所有痕迹,以防被找借口被清算,尤其是经济方面。因为郑和几次下西洋耗资巨大,一直是大臣们谏议不休的主话题,消灭它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所有档案完全从人间消失,查无实据死无对证,别人也无从寻册生事。

四是郑和下西洋是奉命追杀建文帝,循明教徒到西域教宗的远遁,是建文帝想得到也是明教徒和后任皇帝也想得到的,不算什么秘密。而郑和耗费巨资的远涉重洋追击,真的没有访到一丝消息?又或者是因忠君思想而暗中与建文帝私通款曲私相纵放?而日志里也许不留神留下了可以被人抓尾巴的记载,或郑和团队怕人举报,因而彻底偷取不存。

这才是建文帝下落和郑和航海日志全部失落的真正秘密,否则难以解释日志的全部失落。支持这一说法有相关记载佐证,据康熙二十二年纂修的《江宁县志·陵墓》卷五记载:三宝太监郑和墓,在牛首山之西麓。永乐中命下西洋,有奇功,密知建文踪迹,回朝皆奏不闻,史称其有隐忠云。

福建媒体曝“有线索证明建文帝最后落脚处在泉州”,此说法如果成立,那就要考证那个时候泉州是什么地方?泉州是当时中国对外最主要的通商港口,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更佐证了建文帝出亡西洋说。

另一种可能就是明成祖朱棣本人或其后人,为了彻底消除派人追寻建文帝下落的相关记载——前提是郑和团队在航海日志的日常记载里巧妙地作了大量夹藏,让后人和史官删无可删,只能彻底毁弃。

今人只可得见《郑和航海图》,它是附在明代《武备志》中的一幅图,原名叫《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明浙江巡抚胡宗宪编修海图,官员茅元仪(《武备志》作者)搜寻到了这个宝贝。此图记载郑和事迹以昭后人,描绘番国风貌甚详,学者认为它很可能是根据郑和当年的航线记录绘制的,今人称它为《郑和航海图》。但它和真正的航海日志详实的记载相去甚远,真实的历史到底发生过什么,后人只能凭图窥斑见豹、无限遐想了!

按秦焚书坑儒,读书人藏书二酉洞以传后世的逻辑,后人唯一可能再寻得航海日志,可能就只有如金庸《笑傲江湖》里写的曲洋如何取得《广陵散》琴谱,那就是“连掘数十座稽康死之前文化名人的大墓,终于在东汉蔡邕的墓中掘得……”,去发掘三宝太监的墓,或有复制随葬的航海日志的可能。

E

无法负担的财政支出

和今人的赞美不同,在明朝当时,很多人认为郑和船队下西洋是一个“徒慕虚名、自弊中土”的“敝政”,财政支出过于巨大,以至于明帝国无法负担,也是郑和没有再坚持八下、九下西洋的重要原因。

这里要算一笔军费开支的账。当时南京龙江船厂制造一艘四百料战船的薪资为白银七十五两,而龙江船厂也正是负责建造郑和船队船只的主要船厂之一。以此工价类推,则一艘两千料战船的工价大约要耗银三百七十五两。当然,随着长度的增加,其宽度也是会相应增加的,只是这个工价是整只船的工价,因此已包含了同比增长的宽度的费用。考虑到记载中郑和“宝船”长宽比其宽度要大于正常船只,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再增加1/3的造价作为补偿,这样一艘郑和船队的两千料战船的总工价应为白银四百九十两左右。如果郑和“宝船”确实如记载的那样有四十四丈长的话,那么大约是十倍于四百料船的长度,因此工价大约为白银七百五十两,如前所述,宽度增加同时工价增长,所以约为一千两。

郑和船队中,共有六十三艘大号“宝船”,以此计,当合计耗银十八万九千两。郑和船队除“宝船”外,尚有其他大小四种规格的船只,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可将两千料船的价格当作平均值计算。而郑和船队总数量大约在两百到三百艘之间,因此剩余船只可视为两百艘,两千料船的工价约为白银四百九十两,料银约一千三百两,合计约为一千七百九十两,如此则整个船队除“宝船”外的造价为三十五万八千两。

由此可以知道,郑和船队船只总造价约为白银五十四万七千两。这个费用估算数据只是纯造船的费用,没有计入造船工匠的人工和船料等费用。按明史各项记载折算,当时的朝廷岁入合计至少在八百万两左右,郑和船队的船只总造价约为明初一年财政收入的6.8%。

再一个开支是船队所属的27000多人的军饷支出,以及下西洋的单次费用,再加上造船工匠的人工和船料等下西洋的所有费用,那只怕是占到国库年入的几成了。

据历史记载,明宣宗五年,曾经下过一道敕令,提到下西洋开支时说:“仍于南京天财库支钞十万贯,与尔为下番之费,其西洋诸番国事皆付托于尔”。这可视为整个行动费用中的一单,即行政费用。

另一种说法是明臣刘大夏指责郑和下西洋每每费钱粮数十万,国家财政不堪重负,这个比较可信。从单次来说,占到年财政收入的几分之一,的确是耗资巨大。而普通臣民又无法得知皇帝的真实目的,因此觉得为赚那么个万国来仪的吆喝,这样的巨大付出,实在不值。更为可叹的是,这种无视本国人民生存状况、勒紧裤带装大方、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外送行为,从此成了一种非常不好却顽固传承的传统。

无功而返的远洋通缉

F

分析罗列了一堆历史旧账,转入正题,那就是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联系里贝里家族的说法,让郑和下西洋是为“追杀建文帝”一说更为可信。

让南洋诸国宾服并不难且不是主要目的。朱棣虽一世雄主,六次统兵深入大漠对阵蒙古铁骑并取胜,对南洋却没有寸土之心。中国农耕文化的特性决定了那个历史格局下中国不可能具有对外扩张的侵略之心,对海上未知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对可能出现的复国者的恐惧,决定了后来明王朝禁海的闭关锁国自我禁锢。通商文化显然也不是农耕文化的主要核心,中国历史上一直重农轻商。那朱棣糜费巨资集倾国之力打造那样一支海上无敌之师,又不是用于军事征服,那就只有一个解释:政治目的。

这个政治目的一直秘而不宣,因为对外无法启齿。叔叔朱棣武力夺取了侄儿的江山,于朱家是家丑,于正统是乱臣贼子,于海外万国则更是无法说出口的核心机密了。

但对于一个夺取他人江山且手段不正的人来说,怕是睡梦中都想着的是心腹之患未除,难以安寝,尤其是一个可以六统大军数败蒙古铁骑的雄烈之主,他的卧榻之侧岂是容得有人酣睡的?于是组建那个时代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无敌之师,以数万海上精锐之师、历经年不懈之努力七下西洋,沿南越泰缅印尼马来西亚到印度红海东非,追寻的就是政敌建文帝。

否则外交通商哪需动辄耗空国库公帑、出动数万精兵,长年飘荡在海外?宣扬天威也不需如此阵容,南洋早已望风归附了。而且为什么没有东向日本?或者经过马六甲,却没有南向地域广大的澳洲?而是指向明确地一路向西向西再向西?这透露出朱棣、郑和们拥有某种明确的情报和指向性。

上面所说的湖北、湖南有人自称建文帝后裔,可能无假,因为朱棣囿于同宗,没有对建文帝近系家族进行灭绝。但以朱棣的能力,在他统治范围,应该没有可能找不到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而在他势力所及的周边国家范围,也没可能一点风声也查不到。下南洋再下西洋追杀建文帝,也可能是得了某种密报风声所为。明朝起源于明教,明教来源是光明教拜火教,正源在西亚,建文帝远避也只有往教宗那边逃跑了。在有人引路的情况下,这是一支政治势力失败后的常规之举。而新执政者,也是很容易想到的。

在没有追寻到建文帝后,郑和船队越走越远,远到红海东非,躲在西亚的建文帝就只好横越西奈半岛到了地中海那边。那时还没有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还没有与红海相通,中国的远洋船队就算进到了红海湾,最终也到不了地中海的那一边。

按里贝里的家族迁徙史,最初也是生活在西亚波斯范围,离红海不远,从时间节点上看,也是在郑和远到东非西亚红海后,整个家族迁到了地中海,从此远离了来自中国的远洋通缉。其家族不断西迁,最后到了地中海西北岸的法国。

不知这里面有没有郑和数见隐瞒不报且通风报信打草惊蛇纵放的功劳呢?

三宝太监郑和墓,在牛首山之西麓。永乐中命下西洋,有奇功,密知建文踪迹,回朝皆奏不闻,史称其有隐忠云。

——《江宁县志·陵墓》卷五,康熙二十二年纂修

南京博物院展出的郑和七下西洋航海路线图。 东方IC图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