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毒蛇·野猪·万丈深渊

毒蛇·野猪·万丈深渊

2015-03-22 23:32:33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探访

A武汉植物园:和三峡水位赛跑

前一天武汉下了场大雨,因此19日那天的空气格外舒畅,阳光微弱,树叶上、花瓣上的雨水还完好地保存着,武汉植物园里的郁金香、风信子正在盛放,游人不少,许多人扛着长枪短炮,对着一朵花儿等待最美的一刻。沿着茶园、花卉走廊走到底,听到淙淙水流声,就到了武汉植物园的三峡植物区。

记者看到,三峡植物区的核心是一条狭长的水带,水带尽头是一个小小的瀑布,水流声由此而来,岸边的狭长坡道上分布着各种植物,但都不常见,也不像园内其他区域一样开满鲜花,这里一片绿色。才下过雨,坡下与水连接的地方成了一片沼泽。

科研人员介绍,三峡库区气候与武汉相比,冬季低温时间短、湿度大,为了尽量模拟原生环境特意开挖了这条水带,每到冬天,岸边的树木就会露出水面,而到了夏季,园区引水而来,植物们则大多被淹没在水下,开始休眠。

如果不是每株植物身上的身份牌,恐怕很少有人能认出这些三峡库区的特有植物。珍稀濒危植物宜昌黄杨看上去不甚起眼,像一般低矮的灌木丛般匍匐在地上,它的旁边则是同样身形的小叶蚊母,一旁的小叶香叶树正开着淡黄色的小花,隐匿在树叶中,小家碧玉一般,据说小叶香叶的叶子和果皮富含芳香油,可用来做润肤露,花却一点香味都无。

吴金清说,这里也有几株疏花水柏枝,但记者寻找了两遍,也未找到。倒是经常和疏花水柏枝生长在一起的秋华柳长得茂盛,小梾木则更高大一些,在岸边的高地上,格外显眼。沿着坡往里面走,发现一棵栓叶安息香,正开着粉红色的小花,像樱花,却更温润,新叶正要冒出,两日大雨过去,地上稀落地掉着成朵的小花。吴金清介绍,荷叶铁线蕨和丰都车前被培养在温室里,因为它们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冬天不能耐低温,这可能也是其濒危的主要因素。

多年来,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承担着华中地区濒危珍稀植物保护的主要工作。从1996年开始,武汉植物园与不断上升的水位赛跑,开始了三峡珍稀植物“大移民”。2005年以来,专家从三峡库区引进珍稀植物回汉种植,包括疏花水柏枝、荷叶铁线蕨、丰都车前等,目前这些植物都生长良好。

B 三峡植物园:大棚里的“宝贝”

去年冬天,记者前往位于宜昌的三峡植物园时,这里正在筹划引进一批川东鄂西地区的珍稀濒危植物。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成立以来,抢救保存三峡地区珍稀濒危特有植物就是三峡植物园一直在做的事,至今该园收集、迁移了珙桐、南方红豆杉、宜昌楠等库区珍稀濒危植物96种12800株,库区特有植物26种3100株;并对荷叶铁线蕨、疏花水柏枝、巴东木莲、丰都车前、伞花木等繁殖成功。

宜昌黄杨、荷叶铁线蕨在一个大棚里被悉心照料着,工作人员特意掀开荷叶铁线蕨的叶片,向记者展示藏在叶片下密密麻麻的孢子,“叶片老的话,孢子颜色就更深,暗红色,新出的叶片孢子颜色则呈浅白色。”为给疏花水柏枝创造和原生地相似的环境,科研人员专门建成一口池塘,将它种植在里面,夏天灌满水,模仿长江水涨;秋冬之际,将水抽干,模仿江水消落。果然,这一与长江水环境相似的招数很管用,疏花水柏枝仍能正常生长。后来,科研人员又把疏花水柏枝原生地的伴生植物也移植过来,形成相类似的伴生群落。他们还增加土壤沙子的含量,模仿这种植物生存的土壤条件。

在三峡植物特区里,记者见到了三峡特有的濒危植物——巴东木莲,,它只在晚上八点左右开放,一两个小时就闭合。如今,从野外采集的两百多株已经繁殖到两千多株,种植基地达到80亩。

◎大抢救·野外惊魂

毒蛇·野猪·万丈深渊……

每年春秋,长江的枯水季节是植物考察的旺季,沿长江两岸,蜿蜒曲折的水路是工作人员的必走之道。虽然现在主要在做植物的引种保护,不需要长跑野外,但吴金清身上还是残留着野外工作者的特征:宽松的抓绒外套、休闲运动鞋、黝黑的皮肤,提起当年的野外考察,他脱口而出“野外辛苦啊!”

三峡库区地处川东、鄂西,山路崎岖,考察多是坐着当地人称为“蹦蹦车”的三轮车进山的,有的山路蜿蜒让你根本无法看到前面的路况,在转弯处与对面来车相撞的事故出现过多次。每坐一次“蹦蹦车”,全身骨架就要散一次。

20年前条件更艰苦,大部分时候,更深的山里只能靠自己的两只脚前行,科考队员们往往背着几十斤的设备,包括干粮、专业设备,住的是山野河沟,“睡袋那都是条件最好的了”。

江明喜也有同感,“都说动物调查更辛苦,其实植物研究的也辛苦,它就在那里,不像动物会跑来跑去,但不管它在哪里,我们都必须去到才行。”为了接近植物原始的生态环境,科考人员必须背着厚厚的专业书籍,拿着挖苗工具,徒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考察。上陡坡,蹚河水,从清晨到深夜,一走就是一天。山里的冬天来得特别早,有时遇上大雪封山,科考人员在与世隔绝的深山里,一呆就是数月。

由于要尽量地贴近江水两岸的悬崖峭壁进行植物调查和取样,在考察淹没于水位下的植物时,坐木船是最经济、最方便的交通工具,而简易木船的危险性也很大,往往一阵风浪就可以将其掀翻。一次,一艘千吨巨轮行驶时打出的浪,差点打沉木船,船里进了水,大家惊慌失措,木船颠簸得更加厉害,幸亏经验丰富的船家让大家镇静才稳住了阵脚。

为引种,他们几乎踏遍了中西部所有的省市自治区。引种的地方一般都是偏远山区,交通、生活、工作条件很差。山区气候变化大,难得碰到连续几天的晴天。天刚蒙蒙亮,引种人员就要出发,为了节约时间,他们中午在山上啃冷馒头、饼干或面包,喝冷水,有时干脆喝山中的溪水。在野外工作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很多危险,山高路险,时常还会碰到毒蛇和野猪。

2000年隆冬,吴金清带领3名科考人员到巴东堆子乡引种。由于山路狭窄,只有农用车才能去,在出山的路上,农用车一路颠簸,在一个转角处,突然轰的一下倒在了崖壁上。大家下车一看,吓出一身冷汗:农用车靠内的后轮跑掉了,外侧就是万丈深渊……

白天忙碌了一天,很晚才能回住地。所谓的住地,很多时候就是山区农民的家里,从山里回来后,得赶紧整理野外采集的数据与处理采挖的苗木,一般干到深夜。而且濒危植物数目少,又娇气,在寻找和挖掘过程中必须小心翼翼,每一株种苗都必须用活体的苔藓包裹保存。山里常有手机信号覆盖不到的地方,通讯不畅常常令家人担心。

三峡植物园高级工程师张正彬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2000年4月,他和同行一起,来到利川一个天坑寻找植物。在向导的带领下,他们带上两天的干粮,沿着野猪通行形成的逼仄小道,到悬崖边寻找,抬头下望,万丈深渊。他们冒着“一去不复回”的危险,硬是采集到了几株“宜昌黄杨”植株和3株穗花杉。

“都说动物调查更辛苦,其实做植物研究的也辛苦,它就在那里,不像动物会跑来跑去,但不管它在哪里,我们都必须去到才行。”——江明喜

1
234
56

1.荷叶铁线蕨

2.疏花水柏枝的花

3.宜昌黄杨

4.中华蚊母

5.荷叶铁线蕨野外生长环境

6.疏花水柏枝

本组图片除2、3、4为本报记者刘源摄外,其他均为江明喜提供。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