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广州最大P2P盛融在线“猝死”调查

广州最大P2P盛融在线“猝死”调查

2015-03-22 23:32:33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投资人资金进了关联公司3000万坏账引4.3亿挤兑

□本报记者 饶守春 沈佑荣 发自广州

P2P行业又响惊雷。

继北京高息平台里外贷待收超9亿元无法收回而倒闭后,广州最大P2P平台盛融在线又曝出资金告急。

春节前夕,盛融在线传出提现困难,恐慌情绪在投资人中蔓延,导致大量投资者纷纷要求提现。多达4.3亿元资金无法筹集,最终导致盛融在线无奈“歇业”。

这家2010年创办、总成交量高达126亿元的平台,为何会突然之间毫无征兆地倒下?

长江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像众多倒下的平台一样,违规自融给了盛融在线致命一刀。据初步统计,约有亿元资金进入了盛融在线负责人刘志军远在江苏的关联公司。

3月17日,面对长江商报记者和众多投资人,刘志军一脸愁容。此前传出的接盘者好又贷只接纳投资人不承担债务,巨大的资金窟窿仍要靠自己去填。

面对众多投资人的提现要求,刘志军选择回避。他打算组建新“盛融”,通过开新标的方式来缓解投资人提现和还债压力。

不过,多名投资人并不满意刘志军的解决方案,一场提现与反提现的争斗还在持续。而不少投资人也准备向广州警方报案。

3000万坏账引发挤兑

谁也没想到,成立于2010年、成交量达126.63亿元的广州最大网贷平台,会被一笔3000万的坏账压垮。

春节前夕,盛融在线提现困难的消息在坊间流传。2月11日,盛融在线在官网发布公告,限制2000元以上金额提现,这则公告将盛融在线资金告急推向了台前。一时间,大量投资人要求提现,金额高达4.3亿,无能为力的盛融在线无奈“关门歇业”。

一家颇具实力的平台为何会突然倒下?长江商报记者前往广州调查,试图揭开盛融在线猝死之谜。

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北太路民营科技园863产业化促进中心,是盛融在线的办公地点,聚集了大量等待提现的投资人。

一名投资人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他把卖房款、老人养老金及姨妹的嫁妆共计300多万投了进去,现在出事,倾家荡产,有家不能回。2010年盛融在线一上线,他就注册了,开始投1万元,资金和利息都能平安回来,后来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这一次,将身家性命都押进去了。

长江商报记者初步了解到,投资金融过百万元的投资人近50人,更多的则是上班族,金额为几万至十几万不等。

因为盛融在线负责人刘志军避而不见,投资者中选出几名代表,自发组建“盛融在线投资者监管委员会”(简称“投委会”)负责与刘志军协调还款、提现事宜。

投委会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经投委会与刘志军核对,引发此次挤兑事件的,是原本只有3000万元的坏账。突然涌现的大量投资人提现,金额高达4.3亿元。因为投入到项目的资金尚未到期,无法收回。而按照目前惯例,都是平台兜底,平台无法筹集到这么多资金,只能宣布停业。为了自救,盛融在线曾试图与好又贷合并,两家还在各自官网发布公告,即好又贷接收盛融在线原有客户资源,投资者客人通过好又贷平台办理盛融在线的提现事宜,只是好又贷不承担盛融在线原有债务。

记者查询发现,3月9日,盛融在线官网发布公告,称投资人提现金额只能为账户余额的5%。刘志军还在当日晚间的《致歉信》中承诺,3月份争取完成签署4.5亿元还款担保,尽快完成债转股、线上债权转让等工作。

但多名投资人向记者表示,即便是5%的提现也很不顺利,有人提交申请10多天,依然在审核。

自融原罪

3月17日下午,通过多方努力,长江商报记者以投资人身份跟随投委会人员前往刘志军的临时办公室。

“既然来了,就坐下一起谈谈吧。”身着蓝黑条纹POLO衫的刘志军双眼憔悴,满脸无奈。

刘志军极力回避投资人的钱投向了何处,只在解释4.3亿元待收资金时,他提到了位于江苏省的一个科技园项目。刘称,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盛融投了1亿多。目前一期工程已完工,已有商户入驻。

记者调查发现,刘志军口中的这个项目,就是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江苏联炬智慧城,2014年11月8日正式落户。根据刘志军对投资者的解释,这个占地接近51万平方米的高科技产业园,耗费了盛融在线的投资者大部分投资。因为项目刚刚建成,收回投资有待时日。

长江商报记者还发现,江苏联炬高新技术创业公司(简称江苏联炬)是刘志军的关联公司,刘一直担任公司董事长,直到盛融在线事发,才紧急卸任。

按规定,网贷平台原本应是投资人与借款人之间的中介。

早在2012年7月,就有一家P2P公司高层指责“盛融在线成立以来,刘志军就是最大的借款人”。

据网贷天眼统计,仅用tonyliu一个账号,刘志军就在自家平台上总共借款了1.89亿。业内人士称,刘志军拥有的账号远不止这一个。

其实,今年2月10日,刘志军在盛融在线官网写的一篇《写在春节前,拜年啦!》的文章中,字里行间也透露出自融痕迹。如“绝大多数资金是借给了孵化器内的高科技企业,早期,我在这些企业中担任过股东、董事等职,出现关联。通过三年多的调整,我已从那些孵化企业中退出”。

记者调查发现,文中所称的高科技企业,就是刘志军父亲刘序仁所执掌的大华仁盛。工商资料显示,大华仁盛成立于2003年5月,注册资金6000万元,主要经营业务为高新技术产业、高科技服务业和投融资服务业。

刘序仁还因此先后获得“科技工作突出贡献先进个人”、“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特殊津贴专家”等荣誉,同时担任广东科技企业合作促进会副会长及中孵基金副理事长等职。

多名投资者也向记者表示,正是因为看到刘序仁的身份,才看好盛融在线的前景,将钱投了进去。

公开信息显示,刘序仁并没有为儿子背书。早在今年1月6日,刘序仁就转让了手中股份,并在2月10日盛融在线发布提现困难公告的同一天,宣布卸任大华仁盛公司董事长。投资者希望大华仁盛能够提供4.5亿元的资金担保,也被大华仁盛董事局一口回绝。

除了自融,违规担保也一直伴随盛融在线。2012年,盛融在线网站显示,其隶属于广东盛融融资担保公司,刘志军是该公司总经理。当年6月,广东盛融融资担保公司退出,公司更名为广州志科电子商务公司,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盛融在线的借款项目都是由这家公司担保。

结束自我担保后,盛融在线的合作公司变更为刘志军担任过总经理的广州联炬科技企业孵化器。工商资料显示,联炬科技企业孵化器不是融资性担保公司,不具备担保资质,担保的数额也远远超过公司注册资本3333万的10倍。

多名业内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盛融在线的危机爆发是必然的。短标高息自融的模式、刻意营造的个人声誉是刘志军的两大法宝。通过短标快速做大成交量,而高息对投资人有巨大吸引力。刘享有多个社会头衔,将其刻意展示出来,以增加平台信誉砝码。

盛融在线未了局

事发已经一个半月,仍是一个未了局。

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事发前,盛融在线投资人高达10837人,人均待收金额为8 .5万元。

而据记者了解,不少投资人通过信用卡套现继而投向盛融在线,其中不乏金额超过50万元的。“这些投资者最着急。”投委会人士表示,信用卡套现本就违规,一旦长时间不能还上,不仅影响个人征信,更会被银行起诉。

记者了解到,曾有律师彭宇(网名“天德”)准备起诉公司,并申请冻结刘志军账户,众多投资人有意委托彭宇代理。后来,彭宇称“刘志军拒绝签署协议”只得作罢。对此,刘志军向长江商报记者解释称,撤诉在于公司启动了提现程序,部分投资人已顺利提现。

刘志军向记者透露了与好又贷合作原委。早在去年,好又贷负责人找过他,提出入股愿望,但未谈成。盛融出事后,好又贷第一个过来商谈合并事宜,“不管怎样,保住‘盛融’这块招牌是第一位的。”他称,合并让好又贷占了大便宜,所有的投资者资料都转到了好又贷。目前,约有40%的投资人转投好又贷了。

刘志军透露,与好又贷的合作,原本计划盛融出资600万、好又贷出资400万,成立一家新公司。但现在看来,是否继续与好又贷合作还很难说。

他正考虑与几名投资人合伙成立新“盛融”。刘志军的打算是,通过新“盛融”开新标,原先那些急需用钱的投资者,可以先作为借款人从新公司借取一定金额,这部分金额可能占投资者在新盛融平台投资额的30%,但同样需要支付一定利息,还款日期与利息由双方协商确定。到了还款期,如果投资人能够还上本金和利息,那么投资者可以取走在盛融投入的所有资金。

这一招,既可为盛融赢得喘息时间,又可避免投资者贱卖手上债权。

刘志军表示,如果投资人急着要钱,而他暂时无法筹到钱,只有对盛融在线破产清算。如果走到这一步,资产、债权肯定会被贱卖,所有人都会吃亏。而如果新平台开新标,需要用钱的可以先借钱,虽然要付利息,但原来的投资也有利息,可以对冲。等过段时间盛融缓过来了,投资者可以把钱还上,拿回原来投的钱,不会吃亏。

不过,刘志军的“妙计”投资人并不接受,“说得很好,谁知道还有没有意料不到的事?”多名投资人依然不敢相信,已有不少投资人准备向广州警方报案。

其实,刘志军试图再新上线一家平台也不是那么容易。网贷之家一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尽管目前监管仍是空白,但仍需到工商部门注册,盛融在线事发已经家喻户晓,不会轻易过关,况且,相关部门也一直在关注此事进展。

盛融在线资金链断裂后,公司被投资者占领,工作人员早已离开。本报记者 饶守春 摄

P2P行业或提前迎来洗牌并购潮

长江商报消息 网贷行业雾霾重重监管政策呼之欲出

□本报记者 沈佑荣 饶守春

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全国正常运营的平台1646家,累计问题平台514家,行业风险依旧高发。

3月11日,银监会普惠金融部的一次闭门会议,再一次表明监管政策呼之欲出。而证监会邀请融360、蚂蚁金服在A股主板上市的消息,一定程度上证明互联网金融有着光明前途。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去年以来,除了银行、基金等抢入P2P行业,不少上市公司也纷纷进入。

多名研究人士向记者表示,受老旧平台的风险暴露和监管的日趋清洗,行业或提前迎来洗牌并购潮。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并购

针对盛融在线危机,社会猜测称,将引发网贷行业首场并购。不过,长江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盛融在线事件仍在发酵,言及并购尚早。

盛融在线投委会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刘志军正在筹备成立“新盛融”,合伙人就是老平台“盛融在线”的投资人,通过债转股形式,投资人在“新盛融”占有超过一半的股份。至于老“盛融”的4个多亿负债,参与股改的资金约1.6亿元,内部发行2亿元,共3.6亿元,剩下的大约1个亿,就是涉及未参加股改的小散投资人。这部分债务,主要由江苏联炬、大华担保及刘志军的个人资产来解决。

显然,如果按照这一方案,就是平台重整而非行业并购。

一直关注此事的广东省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朱明春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此前关于好又贷与盛融在线合并的传闻,在他看来,炒作的成分大于实质。好又贷只是接收了盛融在线的投资人信息,而没有承担其债务,这不利于危机的解决,对保障投资人权益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

各路资本早已抢入网贷

其实,野蛮生长的P2P行业早已备受各路资本关注。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至少有六路资本在抢滩P2P行业,除了国资外,银行(基金)、保险、券商、电商及上市公司纷纷与民间资本抢食,而PE/VC则更早开始布局,成为参股P2P平台的主力军。

去年以来,风投加紧了布局P2P步伐,如人人贷获挚信投资1.3亿美元A轮融资,积木盒子获银泰资本3719万美元A轮融资,拍拍贷获光速中国领投,诺亚财富、红杉资本跟投的B轮投资,融资额达5000万美元。此外,联想集团旗下的联想控股也战略投资了翼龙贷。IDG、鼎晖、红杉、盛大资本等都是P2P平台融资的“常客”。

银行、保险和券商也不甘人后。平安旗下陆金所是险企中最早吃螃蟹者,2011年就已开始,目前已成为行业老大。券商方面,广发证券旗下的广发信德斥资近亿元入股投哪网,海通证券旗下海通开元携资约2亿元入股91金融等。电商巨头京东、阿里自然不会放弃机会,而众多上市公司也纷纷前来凑热闹。上市房企万好万家子公司旗下的黄河金融早在去年上线。

零壹财经研究总监李耀东告诉记者,初步统计,去年以来,P2P行业平台融资的有40多起,风投是主力。不过,目前而言,大部分还只是财务投资。

行业洗牌并购或已拉开序幕

各路资本争相进入网贷行业,是否意味着行业洗牌来临?

网贷之家CEO徐红伟表示,去年以来,行业内的小型并购已经发生,但主要以参股为主。他判断,今年以来,银监会普惠金融部的成立,表明监管政策将会呼之欲出,行业将会告别监管真空。与此同时,证监会邀请融360、蚂蚁金服到A股主板上市,也表露出国家在支持互联网金融的融资和发展的决心。基于以上两点,互联网金融的局势逐渐明朗,监管政策也将会逐渐清晰。这一关键因素,将会激发各路资本投入到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相比自建平台,并购、重组是资本快速切入市场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并购带动的行业洗牌或将提前到来。

应邀参加了银监会普惠金融闭门会议的朱明春表示,此前传出的注册资本3000万元门槛说法,仍处在讨论中。如果按此标准,目前超过60%的平台不达标。他认为,未来极有可能考虑区域性差异。但可以肯定的是,老旧平台接连出事,监管层必定会有动作,互联网金融行业雾霾重重的局面将会改变,这也将会导致行业洗牌。在他看来,早先参股的资本可能不会满足于财务投资,从而掀起较大规模的行业并购案。朱明春判断,未来行业内将会进入细分领域,如微贷网、玖融网等,专注于车辆抵押贷。

据了解,前不久,位于深圳的老平台贷帮网负责人来到武汉参加了一场平台并购研讨会。有人提出每家平台出资500万—1000万元,成立并购基金。但如何操作,仍没有一个好的方案。

事实上,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并购已经展开。有消息称,电商多赢控股斥资6000万元成功控股新平台前海快易贷。如果消息得到证实,这将是P2P行业首例并购案,也将是电商第一例跨界进入P2P行业的并购案。

全国正

常运营

的平台

1646家

问题

平台

514家

目前至少有

六路资本在

抢滩P2P

国资

银行(基金)

保险

券商

电商

上市公司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