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央行降准银行理财收益或走低

央行降准银行理财收益或走低

2015-02-06 02:45:40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春节前资金紧张状况不会立刻改善,可关注商业银行高收益产品

□本报记者 王江泓

央行降准,预期收益率超6%的高收益产品也将减少。

“收益率6.24%的理财产品已经被停了。”昨日,长江商报记者咨询平安银行理财经理得知,此前一直被该银行奉为“独门赚钱利器”的高收益理财产品突然被取消。该经理解释,央行昨起降准,因后期或再降息,所以目前收益率最高已降至5.4%,且期限多为3个月到半年的短期投资。

湖北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吕勇斌对长江商报记者分析,根据经验,央行降准后市场资金面相对宽松,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将稳中有降。也有专家认为,短期内节前资金紧张等因素依然存在,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水平可能不会马上大幅下降,投资者依然可以关注大型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发售的高收益理财产品。

收益率短期不会大降

昨日是银行缴准日,此番央行降准靴子落地,对于银行理财产品而言,投资者期待的春节高收益行情是否会来?

银率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殷燕敏表示,在11月21日央行宣布降息后,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出现明显反弹,12月最后一周的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升至5.42%。由此可见,银行理财产品的季末效应依然存在。

殷燕敏分析,此次央行降准从长期来看,为市场释放了长期的流动性,从长远来看,以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为主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依然是以下降为主基调。短期内,此次降准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近期的资金紧张压力,但股票市场IPO以及春节前资金紧张等因素依然存在,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水平可能不会马上大幅下降,投资者依然可以关注大型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发售的高收益理财产品。

一股份制银行理财项目负责人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降准后市场流动性加强,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应有一定影响,“但节前是银行营销旺季,个人觉得理财产品收益不会有太大下降,但春节后,理财产品收益可能会有一定下调,理财产品收益肯定是随市场行情而波动的。”

去年收益率持续下滑

“今年1月,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25%,环比上涨0.07个百分点;而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6.09%,环比上涨0.05个百分点。”这是银率网昨日发布的1月最新理财产品数据。

而在去年,理财收益却一直呈现下滑趋势。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在2014年一月份达到近年峰值,为5.74%,之后收益率稳步下滑,12月份收益率翘头,由5.02%反弹至5.20%,“主要由‘年末效应’和股市的吸金效应等多重原因导致。”银率网分析师表示。

尽管收益率下滑,但到期产品的收益率有近六成在5%到6%之间。数据显示,2014年共有54834款理财产品到期,其中披露到期收益率的产品有40262款,披露率为73.43%。在披露到期收益率的产品中,达到预期收益率的产品为39765款,达标率为98.77%。而从到期产品的收益率分布来看,有59.89%的到期产品实际收益率落在5%至6%之间,22.62%的到期产品实际收益率落在4%至5%之间。

而从银行方面的数据统计显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从综合排名结果来看,国有银行以及大型股份制银行排名靠前,外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总体排名靠后。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而排名靠后的银行主要是外资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这两类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较小、产品线不全、产品信息披露度较低以及缺少主体信用评级等因素导致得分较低,排名靠后。不过,1月份在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方面,城市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占受评的152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总量的34.53%,居首位。

理财产品或现量价齐跌局面

央行降准,表明中国加入宽松大军,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将是主基调,面临的竞争不言而喻。“但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银行理财产品作为基础配置的地位还是不可动摇的。”上述股份制银行理财项目负责人分析。

针对这一观点,吕勇斌也表示认同。他表示,在市场流动性充足的预期下,银行存款会出现搬家现象,大量资金会流入股市、债市、互联网金融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吸引力下降,有可能出现银行理财产品量价齐跌的情况,“虽然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很难出现往年的火爆,但从收益与风险的匹配角度看,银行理财依旧是主流。”

吕勇斌认为,在货币宽松政策的大背景下,银行的理财产品难续高收益,但各金融机构间存在结构性差异,部分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依然会发行较高预期收益率的理财产品。此外,要获得一个稳定收益,应该采取长期投资的方式,适当增加中长期的资产配置,以锁定收益和风险。

他补充说,若如市场预测,今年进一步的降准降息的空间全面打开,那么,随着资金面的持续改善,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会持续下降。大量的资金寻找保值增值渠道,部分风险性资金将进入股市,刺激股市活跃,鉴于实体经济不振,股市活跃度有限。部分防御性资金将进入债市,债市会走强。互联网金融产品如余额宝类属于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会随资金面的改善而下降,但相对于银行活期存款,仍有相当大的吸引力。P2P网贷行业会面临一个规范整合期,P2P产品的收益率将出现下降,但维持较高的收益率水平。

建议投资者节前选择一年期产品

除了收益率,在投资期限方面,据银率网数据显示,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已由130天延长至253天,那么,降准之后,这个期限是否会再次延长?延长后,是否会再次削弱银行理财产品的竞争优势?

对此,浦发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长江商报记者,从市场预期来看,宽松政策会持续,那么较长期限的理财产品对个人客户而言,是有利的。每家银行设计理财产品的想法和风格会有所侧重,浦发银行在投资期限上给予客户很大的选择空间,从7天到365天各类产品都有。

吕勇斌认为,随着2015年市场资金流动性宽松预期加强,银行借拉高短期产品收益率以“冲时点”的主动性降低,转而通过提升长期产品收益水平来吸引长期资金,但这不会消弱银行理财产品的竞争力,“因为银行的风控能力是最专业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延长后,其对应的预期收益率也会走高,仍然具有竞争优势。”

“降准后,普通投资者有可能会倾向选择期限较长如一年期产品。”上述浦发银行相关负责人提出的建议,与兴业银行财富管理部产品经理徐成良如出一辙。徐成良建议,因为降息传言沸沸扬扬,投资者锁定长期限的理财产品。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预测,未来理财产品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形式,一是会转化为净值类,二是会转化为开放式,三是会转化为固定持有期类。而理财产品会向净值类、开放式上、固定持有期产品倾斜,作为普通投资者可在春节前选择一年期理财产品投资,目前来看收益较高,如针对银行新客户或春节特别理财计划。

吕勇斌预计,今年银行理财产品仍是主流,是普通老百姓投资的首选。股债双市会走强,会吸引部分资金进入。互联网金融产品如P2P也会受到风险性资金的追捧。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以现金类、债券类等防御性资产配置应是首选。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