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四川原酒勾兑半个中国

四川原酒勾兑半个中国

2014-12-29 01:39:59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特派记者 魏凡 发自宜宾

“目前中国的白酒市场上,只要是低于30元/斤的浓香型白酒,或者是低于50元/斤的酱香型白酒,我敢打包票,均是酒精勾兑酒。喝酒等于喝水加酒精。”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作为全国的产酒大省,四川孕育出了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等诸多让消费者耳熟能详的知名白酒品牌。不过,川酒的影响力却远不限于此。“我们的原酒除了20%左右的量用于自有品牌的生产外,其他80%供应山东、江苏等多地的白酒生产企业。”宜宾酒类食品产业促进局酒促科一位曾姓科长告诉长江商报记者。

四川供应外省的原酒,多半被用于勾兑成品白酒,而有业内人士预计,全国有一半的白酒是用四川原酒勾兑的。

原酒“外输”基地

宜宾市,地处四川,东靠长江,西接大小凉山,南接云南,北连川中腹地,自古以来,宜宾就是川南、滇东北一带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要冲。而发达的酿酒工业使宜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酒都”。

记者从官方公布的数据了解到,截至2013年底,宜宾市共有白酒生产企业320家。其中,规模以上白酒生产企业49家,产量49.65万千升,主营业务收入773.82亿元,利税总额210.98亿元,利润总额141.70亿元。

2014年1月至10月,该市规模以上白酒企业61家,产量43.83万千升,产值353.4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和利税总额分别占该市工业的40.58%、58.41%和58.29%,占四川省同行业的44.14%、60.29%和50.12%。

这高达数百亿的销售收入是如何实现的?据当地知情人士介绍,“80%的销售收入来自当地的白酒品牌,其中五粮液及叙府酒业等宜宾市的‘十朵金花’占据宜宾白酒销售收入的一大半。”

“历年来,在这近50万千升的白酒中,过半数是以原酒形式卖给其他白酒企业。”上述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来宜宾买原酒的企业中不乏一些知名白酒品牌,但这个我不好说,说了就断了别人的财路。但我能告诉你的是,从宜宾采购原酒的企业遍布全国,从湖北、江苏到安徽、山东、新疆的白酒企业都有。”

而在距离宜宾百余公里的泸州,其原酒产量更为十分惊人,而其中大部分原酒也销往省外其他酒企。据公开资料显示,仅今年第一季度,该市白酒完成产量就已达42.1万千升。而该市今年的白酒行业发展计划是“力争全市白酒产量实现160万千升”。

一位资深的白酒业专家告诉长江商报记者,目前市场上的酒企,除了四川和贵州的几个自身拥有酿酒能力的品牌外,大多是购买原酒资源进行生产。

“浓香型的原酒几乎全部在四川,酱香型原酒基本在遵义或泸州,清香型白酒的原酒则集中在山西汾阳。其中,因为浓香型白酒的市场份额最大,原酒中产量最大的也是浓香型。”据他透露,四川的泸州、邛来、宜宾、绵竹、大邑、崇州都是主要原酒产区。

外地酒企购买四川原酒回去用于勾兑

为什么其他地区的酒企纷纷到四川购买原酒?

据了解,白酒的酿造与当地水质、土壤、空气等生态环境紧密相关。由于四川有着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环境,独一无二的微生物资源,潮湿、阴冷的空气则是保证微生物形成和发酵的第一要素。

随着川酒声名鹊起,一些产量较低的中小酒窖也成了川酒生产的主力。这些中小酒窖有些有自己的品牌,但更多的是向外省输出原酒。

外地企业在四川购买的原酒拿去做了什么?

“绝大多数企业在四川购买原酒是用于勾兑,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原酒,则是拿来与食用酒精进行勾兑。”一位要求匿名的白酒行业专家告诉记者,“一方面是因为四川的酿酒环境确实好,原酒的口感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有的外省企业原酒产量不够。”

“实际上,相较于白酒口感,中国消费者更为看重的是白酒的包装和品牌,这也是中国独特的酒桌文化。”他还告诉记者,“这也变相地助长了原酒行业的兴旺。”

“低档酒纯粹只是为了占有市场,市场占有率高了,消费者才能记住你卖的酒的品牌,才有可能去买你的高档酒,这样才能让你赚到钱。所以很多的厂家就不停想各种办法去节约成本以此来提高利润。”他还表示。

“以茅台酒为例,一个生产周期内,需要取七次酒。其中,以三次酒、四次酒的那个品质最好。”他还介绍,在白酒的酿造工艺里面有一个工艺叫做“掐头去尾”,就是说酿造出来的原酒,刚开始和最后面的都是品质比较差的,只有最中间的原酒品质是最好的。一般来说,“头”和“尾”会勾兑成低档酒,而中间的会做高档酒原酒。另外,从酿造方面考虑,度数越高,所需要的原酒就越多,所需要的原料粮食耗费也越大,相应的则是成本提高。

勾兑酒成本仅为原酒六分之一

按照国家规定,白酒里究竟能不能添加食用酒精或者香精香料这些添加剂呢?答案是,可以。

国家认可的白酒生产方法有三种,用纯粮食酿造的叫固态生产法,此外还可以用食用酒精和香精香料勾兑生产,或者在原酒里添加酒精和香料生产,这后两种方法叫液态法和固液态法。

也就是说,勾兑酒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这勾兑出来的酒是不是真的按勾兑酒来卖。

据了解,原酒酒精度数很高,一般在60度以上,为了将度数降低,按照固态法的酿造要求,标准的做法是加水降度数,然后用调味酒来调成独特的酒香风味。整个过程不允许加入任何酒精、香料等添加物。

记者在武汉的商场超市观察发现,低价酒中只有一种10块钱一瓶的酒标明添加了酒精和各种香料,而其他大量低价酒的原料表中,都只标明有水和各种粮食。这些酒到底是粮食酒还是勾兑酒还真说不清。

一位酒厂的负责人介绍,原酒价格最低要一万八千元一吨,而酒精加水勾兑后,只要三千元一吨,只有原酒价格的六分之一,“在宜宾,酒厂酿造的原酒一般在74度左右,而将之勾兑到市场上流行的成品酒,则主要靠加水来降低度数。”

记者粗略估算,按泸州和宜宾两地的产酒量计算,一年供应外地的原酒达上百万千升。将这上百万千升原酒用于勾兑“名酒”,如果把74度的原酒调制成47度的“名酒”,几乎要添加一半的水。也就是说,每年人们喝的出自四川以外的“名酒”中,有超过两百万千升,是用宜宾和泸州原酒勾兑而成。

而这只是宜宾和泸州向外输出的原酒勾兑出的产量,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在糖酒会期间发布的数据,2013年中国白酒行业总产量为1226万千升。“全国的白酒有多少是川酒兑的,无法准确统计,但整个四川都生产原酒,兑出来的白酒大概占全国产量的一半,如果把整个四川的原酒都计算在内,这个数字将非常巨大。”白酒行业资深专家赵义祥介绍。

四川的原酒,已经支撑起国内白酒的半壁江山。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特派记者 魏凡 发自宜宾

无勾兑就出不了成品白酒,这是当下白酒业内的基本面,却鲜有白酒企业愿意承认。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近十年来,因酒精勾兑的安全事故让国人心有余悸,甚至到了谈“勾兑”而色变的地步。

“一是企业担心注明食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剂会影响产品销路;二是个别企业存在侥幸心理,错误认为质检部门目前尚不具备检测手段;三是个别小型企业根本就不具备生产固态法的能力,而是从外地企业购买一些曲酒,加入食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剂进行勾兑,然后冠以固态法酒国标,并注明优质等级,从中渔利。”白酒专家李亮(化名)认为,“哪个企业愿意说这样的实话?”

“勾兑”让企业避之不及

这些行业内众所周知的弊病,至今没有得到丝毫改观。

李亮表示,正因为“企业担心注明食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剂会影响产品销路”,大多数企业都不敢也不愿意回应:食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有着国家标准的。

尽管饱受质疑,但时至今日,不少白酒企业并没有透露更多有关外购原酒的信息。

白酒生产企业的这种“不情愿的态度”还有着其历史原因。由于受十几年前山东标王秦池酒被曝用川酒勾兑,其后一蹶不振等事件影响,各地白酒商都不愿意对外界透露自己原酒的出处,四川原酒也不愿意走到台前。

四川一位原酒企业的负责人透露,以浓香型原酒为例,原酒的价格,前段酒的价格最贵,可高达10万元/吨,中段酒的价格次之,约8万元/吨,后段酒的价格从3万—5万元/吨不等。

而浓香型原酒的度数一般在70度以上,原酒勾成成品酒之后,每斤的成本价算下来低于15元。与市面上动辄百元甚至数百元的白酒产品相比,外购原酒的价格低廉很多。

虽然有着价格的优势,如果白酒市场大规模收购原酒的行为,仍让人有不小的担忧。毕竟当年的标王秦池,就是因市场销售扩张的步伐快于自身产能的扩张,从而大量收购四川的散酒勾兑,原酒品质的下降、资金链的断裂,间接导致其从盛转衰。

对此,李亮认为,“如果依赖于收购原酒,最大的风险在于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比如从多个酒厂收购原酒,难免存在原酒质量不一的情况。”

“原酒生产企业一般可以提供两种合作方式,一种是直接帮客户调好,做成成品酒,客户购买回去只需罐装即可;另一种则是只提供原酒,客户购买回去后再根据自己的需要勾调。”李亮告诉长江商报记者。

至于外购原酒行为,他还认为,白酒企业购买原酒,充分利用白酒产地资源配置的优势是一个正常的商业行为,“一方面白酒企业可以借助外购原酒弥补自身产能不足的短板,另一方面,如果白酒企业的酒缺少某种风味,亦可以通过收购部分调味酒来解决。”

原酒企业转型做自有品牌

宜宾古叙酒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数十年酿造历史的老牌酒企。该公司董事长赖何告诉长江商报记者,三年前,他的公司除了自己的品牌外,每年的原酒产量是3000-4000吨,都销往省外。在那几年,这个规模的企业在宜宾有40多家,“自从白酒行业因为相关政策的出台进入深度调整期,我们公司已经不卖原酒了,只做自己的品牌。其他酒企也在向这方面转型。”

“以前卖原酒给外地企业,就相当于给别人打工,是别人的一个生产作坊,所以现在我们不做原酒生意了。”赖何认为, “虽然拓展自主品牌带来了严峻的资金压力,但对于企业来说,是更好的选择。”

“以前做原酒利润虽然微薄,但风险较小。而做品牌资金投入大,还不一定能成功,运作风险也大,再加上经过禁酒令等相关政策的出台,原酒产业也受到了影响,所以才开始慢慢发展自己的品牌。”赖何的一席话或许道出了这些原酒供应企业过去二三十年来一直安于做“幕后英雄”的原因。

然而随着行业大规模扩产阀门的打开,触动了原酒生产企业寻求变革的决心。“企业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已经不能再依靠单纯卖原酒。”赖何表示,“如今,宜宾很多跟古叙酒业同等规模的酒企都慢慢开始做自己的品牌了。”

在《宜宾市名优白酒产业发展基地建设规划(2013-2020年)》中可见一斑,该市市委、市政府明确指出,宜宾要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区域性特色名牌,计划重点培养2—4个全国知名品牌和一批地方知名品牌;并鼓励企业申报“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四川老字号”“四川省著名商标”和“四川名牌”。同时加大“宜宾酒”地理标志的宣传、推广和使用力度,积极推进“宜宾酒”证明商标申报工作。此外,还计划引进或利用本地有实力的投资机构整合宜宾原酒,着力打造宜宾原酒品牌,大力提升宜宾原酒附加值。

外地酒厂收购原酒,为何低于成本价?

在外售原酒时,这些原酒生产企业显然也留了一手。原酒年产能高达10万千斤的高洲酒业的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其对外售的都是新酒,老酒并不会卖。

“想买原酒?算了吧,我们本地人想买都买不到。”在宜宾市李庄镇,当地居民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别人现在都是一斤高粱酒可以酿出四五斤白酒,怎么可能是原酒。”

就此,记者以客户的身份走访了当地多家酒企。当记者表示想买便宜一点的原酒回去勾兑时,一家酒企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我们有8块钱一斤的酒,你要不要?大家都是这个价。”

“其实这个就是高度数酒,我们用酒精勾兑的,一般人喝不出来,每年都有外省的企想业找我们买酒。”当记者表示价格超出了预期时,该销售人员坦言。

一位宜宾本地酒厂的工程师告诉记者,作为生产基地,在宜宾生产最差的原酒成本在1.8万元/吨,加上合理的利润差不多是每吨2万元,但一些外地酒厂能够以低于1.8万元/吨的价格收购到原酒,“里面有多少(食用)酒精,你就不可能知道。”

他透露,“差一点的原酒,达到使用标准的价格在1万元/吨,再加上食用酒精3000元/吨,以及其他各种成本共约1.5万元/吨,再按1:2进行勾兑。”

他还透露,四川本地的调酒师水平都很高,什么样的口感都能调出来。“再加上价格确实便宜不少,所以外地的企业来四川买原酒,就算是知道买到的不是原酒,也大多欣然接受。”

茅台镇,不少店铺里售卖的酒打着“纯粮酿造”的旗号。 本版图片 本报记者 魏凡 摄


勾兑酒,怎么勾怎么兑?

提到勾兑,很多人就会联想到劣质酒、掺假等等,大部分公众对于白酒勾兑的理解就是“酒精加水”,随之而来的理解则是,只要与“勾兑”二字有关的,均是“不好的”。总之,在人们的印象中,勾兑会降低酒的品质,甚至“勾兑”就是制假手段。

不过实际上,作为白酒生产的主要原材料,食用酒精广泛应用于酿酒领域,同时也可应用于化工行业和医疗行业等领域。在GB/T 15109-1994《白酒工业术语》中,对白酒生产中的“勾兑”一词作了定义,“勾兑”就是把具有不同香气和口味的同类型的酒,按不同比例掺兑调配,起到补充、衬托、制约和缓冲的作用,使之符合同一标准,保持成品酒一定风格的专门技术。 同时,GB/T 17204-2008《饮料酒分类》在对各种白酒进行定义时也指出,勾兑是白酒生产中一项重要的工艺生产过程。

“‘勾兑酒’并不是贬义词,也不是说酒不好,只是酿酒的一种工艺工序而已,希望大家不要误解。”白酒行业资深专家赵义祥说。

“勾兑过程中,将不同批次、不同酒龄、不同口感特征的白酒按照一定的规则、原则进行加浆降度、组合、调味。以茅台酒为例,就是以七个轮次的酒勾兑而成,每个轮次的酒味道不同,比例不一样,味道也不一样。”日前,仁怀市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陈连忠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好比是我们做饭时需要添加调味料,因各人喜好的不同,选择的调料就会不同,最终味道也就不尽相同。”

茅台镇当地的一位调酒师介绍,从技术层面上讲,勾兑,是白酒生产中一道重要的工序。因为生产出来的酒,质量不可能完全一致,勾兑能缩小酒的质量差别,使酒在出厂前稳定质量,取长补短,统一标准,质量上达到同等级酒的水平。

“勾兑酒的作用,主要是使酒中各种微量成分配比适当。勾兑是一种靠勾兑师的感官灵敏度和技巧来完成的工序,有丰富经验的勾兑师才能调出一流的产品,历来有‘七分酒三分勾’之说,勾兑师的水平就代表着企业产品质量风格。”他还表示,“勾兑不仅不是一个贬义词,恰恰相反,勾兑其实是白酒生产技术的进步,是生产优质酒必不可少的环节。”

“当然,我说的是‘酒勾酒’,而不是酒精勾兑的酒。”该调酒师强调,“‘酒勾酒’和‘酒精勾兑’是两种概念,‘酒勾酒’实质上还是属于粮食酒,而酒精勾兑的就算不上了,只能说是新工艺酒。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酒精勾兑的白酒,你喝醉了之后,第二天会头疼。”

勾兑酒不等于酒精酒

A

依据GB10343-2008《食用酒精》的定义,食用酒精指以谷物、薯类、糖蜜或其他可食用农作物为原料,经发酵、蒸馏精制而成的,供食品工业使用的含水酒精。按照GB/T15109-2008《白酒工业术语》,白酒可分为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3种。固态法白酒不允许添加食品添加剂和食用酒精,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允许使用食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剂。

纯粮固态发酵白酒采用的是完全传统的酿酒工艺,以粮食为原料,经粉碎后加入小麦和麸皮制作的曲药作为糖化剂,在泥池或陶缸中自然发酵一定的时间,经高温蒸馏后得到的白酒。

固液勾兑工艺,指使用一定比例固态优质白酒与稀释的食用酒精勾兑而成,或再加香精进行勾兑成型。用化学香精己酸乙酯等香料调香,香味在口中停留时间不长,呈“浮香”,缺乏“窖香”“糟香”固态酒风味。

“所谓的酒精勾兑酒,是指用食用酒精加上一定的水和调味酒勾兑出来的白酒。”赵义祥介绍,这种新工艺白酒主要以甘蔗和甜菜渣、木薯、番薯、马铃薯、玉米等制造出酒精,然后将酒精和酒糟混蒸,再加入增香调味物质,模拟传统粮食白酒的口感勾兑而成。

为了分清纯粮酒固态发酵白酒与新工艺白酒,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委员会早就制定了《纯粮固态发酵白酒审定规则》,只有完全达到该《规则》要求的产品,才能贴上“纯粮白酒”的标志。

酒精勾兑酒为“新工艺”

B

据了解,由于纯粮固态发酵白酒工艺复杂、配粮讲究、周期较长、成本较高,酒厂要在短期内提高产量,困难极大。新工艺白酒的理化指标虽然可以达到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要求,可以保证食品安全,但由于技术的局限性,新工艺白酒的口感普遍不如传统工艺酿制的白酒口感好,加之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所以生产企业一般将新工艺应用到低档产品的生产,“只有高端白酒和超高端白酒才谈得上是纯粮酿造。”赵义祥介绍。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我国便开始研制新工艺白酒,1956年,轻工业部向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提出课题,列入《1956-1967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当时,国内粮食供应紧张,国家政策除鼓励农民积极增产粮食外,要求工业部门提高生产效率,尽量不用或少用粮食为原料。

而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在酒精工业生产中实行了工业生产许可证制度,使酒精工业化生产得到了迅猛发展。新工艺白酒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肯定和推动。资料显示,1987年,国家经委、轻工业部、商业部、农牧渔业部在贵州省贵阳市联合召开“全国酿酒工业增产节约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了“四个转变”,即“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粮食酒向果露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

目前,新工艺白酒已总结出一整套完整的生产工艺。

曾被列入国家发展纲要

C

D

“新工艺”白酒诞生记

实际上,“新工艺白酒”的诞生经过了两道槛——如何将酒精改制为白酒;如何让酒精改制的白酒,拥有传统工艺酿制出来的白酒香味。

据了解,1956年,酿酒界泰斗熊子书先生就接受了轻工部的任务,开始研究“饮料酒精兑制白酒”,利用老法生产的丢仍糟串香,使酒精带有人们习惯的“糟香味”;又用固态法生产的白酒加入稀释酒精,试验结果表明,加入7%的优质白酒,就能具有我国白酒的固有风味。

为了给“新工艺酒”增香,当时采用了一种“三精一水”的酿制办法,即用酒精、香精、糖精加水稀释配成白酒,至今,这种工艺还被老一辈的调酒师所铭记。但这种酒“香气”并不好闻,市场上的接受程度并不高,因此,此法生产的白酒很快夭折。而这大概也是公众对“勾兑酒”闻之色变的起源。

此后,串香法白酒就逐渐取代了调香法白酒。1966年,熊子书再次接受试验课题,研究串香法白酒,最终用10%的固态发酵香醅,和90%液态发酵的酒精串香。

“串香就是把酒精放在锅底,香醅架在其上,通过加热,让酒精蒸汽穿过香醅。这样生产的白酒就有固态酒的香味成分,但是,新工艺白酒无论是液态法还是固液态法,都无法与传统工艺白酒相媲美。”赵义祥介绍。

经过近半个世纪白酒行业的演变,新工艺白酒至今已基本完成了这一项重大技术革新。目前,中、低档白酒绝大部分采用这一生产工艺。

1

纯粮食酿造

——固态法

2

用食用酒精和香精香料勾兑生产

——液态法

3

在固态法生产的原酒里,添加酒精和香料生产

——固液态法


白酒股复苏 明年或迎“慢牛”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记者郑玮

目前看来,前几年“勾兑门”对酒企的影响已经逐渐变弱,经过一年的调整,A股的十多家上市酒企逐渐恢复了“元气”。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进入12月,伴随着沪深两市快速上涨,白酒板块也迎来冬日暖阳,最吸引眼球的当属洋河股份,12月22日,有逾17亿元资金追捧洋河股份,逼近涨停。此外,12月头两个交易日,“第一高价股”贵州茅台近一个月来涨幅达20.3%,即使9日沪深两市大幅杀跌,白酒板块仍大幅收涨,五粮液、洋河股份一度涨超4%。

如此爽快的上涨之势,对于处在调整期中的白酒相当难得,毕竟从2012年11月开始,白酒行业经历了为期18个月的连续下跌,到2014年4月,才开始出现平稳的态势。多位券商人士认为,随着春节对白酒销量的刺激,加上企业积极混改调整,一线白酒已经开始复苏,明年或触底反弹显现拐点,白酒业迎来“慢牛”时代。

12月1日晚间,市场期待已久的老白干酒终于公布了“混改”方案,规定将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分别引入战略投资者、经销商以及员工持股。这是白酒业内首单正式落地的国企改革方案。

第二天的A股市场上,老白干酒复牌后即一字涨停。值得关注的是,随后12月15日的龙虎榜数据显示,五家机构席位集体出现在老白干酒的买入席位上,共买入1.99亿元,占前一日成交额的31.55%,出现难得一见的机构集体“扫货”。

15日当天,老白干酒再次强势涨停,收报于45.49元,从12月2日复牌至15日,老白干累计涨幅超过了70%,引领同行业的沱牌舍得也上涨6.89%报17.22元,贵州茅台上涨4.22%报184.04元。

老白干酒改革方案出炉,后续白酒国企改革也将陆续启动,因此有改制主题的标的仍有估值修复的空间。

对白酒企业来说,国企改革无疑将是长期利好。根据统计,目前15家白酒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中,1家为外资,3家为自然人,其余11家均为地方国资控股。

“首单白酒国企改革方案落地,是白酒股全线飘红的导火索,也增长了市场对白酒股的整体信心。”长江证券一白酒行业分析师认为,12月的白酒股持续上扬与国企改革等概念利好有关,加上白酒股估值较低,上涨空间较大。

虽然年末回升迹象喜人,但今年白酒的中报成绩单均不理想。

亏损较为突出的当属酒鬼酒,净利润亏损4447.30万元。此外,老白干酒净利润下降49.36%,接近腰斩;沱牌舍得和山西汾酒,两家净利均降逾六成;青青稞酒也宣布上半年净利同比下降近两成。

机构集体扫货,

白酒股“打鸡血”

与目前好转迹象相对,去年年初,白酒股还在勾兑门阴霾的笼罩中。

2013年4月15日,央视曝四川酒企勾兑酒冒充粮食酒,第二天,酿酒股持续走低,整体跌幅居前。十多家白酒上市公司除贵州茅台小涨0.24%外,其余全线下跌。

事实上,白酒勾兑门事件并非首次曝出。2012年8月份,古井贡酒披露了2012年中报,在“重大关联交易”一栏中显示,该公司上半年从安徽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采购4551.49万元的食用酒精,折算下来,半年时间古井贡酒从安徽瑞福祥采购酒精数量为6596吨。这一数据,直接导致了外界对于古井贡酒涉嫌成品酒使用酒精勾兑的猜测。

古井贡酒在8月27日公告称,“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不同消费需求,古井贡酒部分低端产品采用固液法生产。”固液法,就是在粮食酿造的酒中加入酒精勾兑。

此外,2012年有报道称,洋河股份在四川宜宾高县等地收购散装白酒,用于勾兑生产洋河白酒产品,甚至可能还存在利用食用酒精生产的嫌疑。

随后几年,勾兑酒的话题基本每年都会出现一次,“勾兑事件对白酒行业是当头棒喝,但是旧疾也难愈,很容易再次发作。”上述白酒业界人士表示。

上述长江证券白酒行业分析师认为,难保在白酒股缓慢上升时期,勾兑门的影响不会再次出现,如果酒企不能妥善处理好勾兑酒的影响,势必对白酒股复苏产生不利。

旧伤难愈,

勾兑事件年年重演

银基集团主席梁国兴表示,白酒业最坏时刻已过。

不约而同,今年下半年以来,水井坊总经理也在多个场合称,水井坊已度过最困难的时候,公司今年第三季度,业绩有了转好的迹象。

与此同时,洋河股份放言称,今年底可能走出低谷,2015年有望恢复平稳增长。11月28日,五粮液最大经销商银基集团也公告扭亏为盈,而其去年同期巨亏超7亿港元。

一边是资本市场开始对白酒重新予以关注,另一边白酒实业市场似乎也已调整到位,这是否意味着白酒股即将触底反弹呢?

中金公司发布食品饮料行业研究报告称,老白干酒引领白酒国企改革,也给处于调整期的白酒行业带来新的投资亮点。国泰君安也发布报告称,国企改革有望成为贯穿2015年的行业性投资机会,建议选择业绩释放弹性大的公司。

深圳前海金信达投资公司金少华表示,白酒经过长时间的下跌,股价在半年前就已经出现了筑底的过程。白酒行业的投资价值已经显现,无论是老白干、贵州茅台还是五粮液,近期表现都非常好,上升的趋势已经显现,只不过目前依然是恢复性的过程中,呈现的是慢牛行情。

白酒股触底反弹,

慢牛行情或已到来

也有分析人士泼冷水,“接连的利好并不代表行业触底反弹,如果不在营销、企业管理与渠道建设等方面有所改善,行业将面临更严峻的寒冬。”白酒业一位专家称,虽然白酒股在资本市场上受到相关利好影响而受到青睐,但长远来讲还要看年底价格和销售情况,不能盲目乐观。

“白酒行业仍在经历深度调整,需要在管理、营销、渠道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而此阶段国企改革有助于企业尽快走出调整期。”宏源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陈嵩昆认为,只有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白酒股才有希望。

白酒行业专家孙延元表示,当前白酒行业所面对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主要是受传统政务消费和团购业务大面积缺失的影响,而培养民间和商务消费尚需一定时间。

“2015年仍将是行业触底的过程,2016年有望止跌回暖。”孙延元预测,“大酒厂有望较快到出路,而小酒厂将大量被淘汰,行业集中度增加。”

培养民间和商务消费

尚需时间

茅台镇的入口处,“国酒茅台”四字非常醒目,这里主要酿造酱香型白酒。

本报记者

魏凡 摄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