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记者 邹平
今日将是中国股市历史性的一天,万众瞩目的沪港通开闸,上周五收盘后明确了沪港通税收政策,业内分析认为,其显示了管理层对行情的呵护,今日迎来开门红的概率较大。
消息面多空交织
不过,综合周末消息面来看,应该说是多空交织。
沪港通作为此波行情的主要利好,今日兑现,会不会出现利好兑现都是未知数。其次,监管层再次披露本月的IPO计划。证监会核准了11家企业的首发申请。本周又是股指期货11月合约的交割周,交割周的“魔咒”是否会显灵,还有待观察。
光大证券曾宪钊分析,短期来看,沪港通落地后,前期抢跑的投资者有获利离场的可能。但从中长期看,未来深港通、纳入MSCI指数以及欧美证交所的打通,都将逐步推动,考虑到在目前中国经济仍处于高增长的情况下,A股中仍有部分蓝筹的估值具有国际优势,后期股指吸引境外投资资金进入中国市场仍有一定的持续性。
重点转向中低价大盘蓝筹
申银万国分析师钱启敏指出,从未来看,市场预期不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还会催生新的改革红利。新股发行再次启动有望吸引新的增量资金入场,而沪港通政策落地也有望吸引海外资金入场。因此作为改革预期和资金推动双轮驱动型的本轮行情,仍有持续向上的条件。而短期,只是因为热点切换、资金转场而引发的指数轮动,主板以强势震荡为主。
钱启敏建议投资者在操作上应顺应市场节奏,重点转向金融、建材、建筑等中低价大盘蓝筹品种,而创业板及前期涨幅巨大的小市值品种应适当回避。
东吴证券分析师罗佛传分析,从上周市场走势来看,股指虽然保持总体强势的特征,但板块和个股做多动能已呈现逐步衰减的迹象。上周大盘在冲高的过程中屡次跳水,显示多方后劲不足,市场筹码锁定性下降。板块内部也出现严重的分化,权重板块已难出现齐涨的走势,而是轮流上涨以维持大盘的平稳,非权重板块则大多不再跟涨,创业板甚至逆市下跌。市场一直疯狂追捧的次新股已遭到资金的集体回吐。
罗佛传认为,从历史规律来看,次新股的走弱往往预示着市场即将转弱。因此,建议投资者及时转为防御策略,逢高降低仓位。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