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经济复苏难题待解,不得不靠“央妈”出手相救
■本报综合报道
距离上一次全球央行携手行动“捣乱”市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昨日全球市场终于又迎来这样一个历史性时刻:各大主要央行纷纷争抢头条,让市场乱得不亦乐乎。尽管市场为此欢呼雀跃,但令人担忧的是,危机历时7年多后,事到如今全球经济复苏依然脆弱,仍在“拼妈”——不得不靠“央妈”出手相救,决策者们却还未找到解决经济复苏难题的正确答案。
美联储的“纠结”
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意外宣布降息,这是自2012年来的首次降息,此前其他经济刺激政策均收效甚微。
同一天,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也表示,欧央行准备好采取新措施来刺激通胀。欧元区目前的通胀已接近零,通缩风险加剧,这是德拉吉目前为止最强有力的信号,暗示可能将会踏上欧元区全面QE之路。而上周,日本央行刚刚在经济重陷衰退后,宣布进一步增加购债规模。
这些货币政策措施一定程度上都是危机后美联储行动的缩影。然而,当欧元区和日本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美联储自己却开始“回头是岸”。随着美国经济逐渐好转,上个月美联储刚刚结束了长达6年之久的量化宽松计划,而且已经开始讨论何时开始上调短期利率。
全球多个主要央行仍然在货币宽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却不无风险:包括酝酿资产泡沫、通胀隐患,以及忽视各经济体一直以来都想要纠正的结构性问题。
这些也曾是美联储“纠结”的问题,因为正是美联储最先发起了低利率和“QE大实验”。2008年12月,美联储降息至零利率,并承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维持在这一利率水平。这还不够,之后美联储推出了好几轮购债计划,旨在降低长期利率并让投资者更大胆地购买高风险资产,并鼓励借贷、投资和消费。
“这个世界太依赖央行了”
但美联储的政策并没有导致很多批评人士所担忧的恶性通胀或资产泡沫,事实上,美国经济现在复苏得比欧洲或日本都要好得多。这意味着,这些货币措施的确帮助刺激了增长,尽管经济学家们对这种“帮助”的程度仍然众口不一。
美国和英国用了QE,但欧元区没有碰QE。有经济学家认为,如果可以后悔的话,那么唯一遗憾的是,QE没有来得更早。但也有观察人士对此持强烈质疑态度,尤其是现在的情况下,宽松货币政策是否还能奏效?
《金融之王》一书的作者利雅卡特·艾哈迈德认为,“央行已经尽全力了”。他表示,日本目前正面临高度低效率的国内经济,而欧洲经济的问题则是内部分化和脆弱的银行系统。就算对这些经济体注入廉价信贷,也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他们的问题不同,但却想复制美国的做法。”艾哈迈德说,“这个世界太依赖央行了。”
美联储官员仍然很不情愿地看到,事到如今央行仍然是美国经济复苏的依赖对象,而执政政府和国会却在财政政策上僵持不下,拖累短期经济的同时,对长期财政赤字问题无所作为。
四大“央妈”
现行政策
美联储
何时加息态度“摇摆”
北京时间11月20日凌晨出炉的美联储10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纪要波澜不惊,唯一看点是对加息进度的讨论,但FOMC对加息前景的看法存在分歧。
本次会议纪要显示,在这次政策制定会议上,FOMC委员讨论了如何加息的问题,并对未来加息过程中将会出现的市场波动表示担心。该纪要称,“极少”成员担心通货膨胀率过低的问题;出现市场动荡不无可能,但美联储决定不在声明中提及市场波动;希望建立统一的经济预期。
分析人士从纪要中捕捉到的关于美联储对加息的态度也趋于“摇摆”,呈现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本次纪要偏鹰,因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且显露出明年加息的姿态;另一种观点则偏鸽,因为美联储官员仍然对全球经济减速可能拖累美国表示担忧,而且仅有一位委员要求删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维持低利率这一措辞,这说明加息可能仍遥遥无期。
欧洲央行
必要时将扩大宽松规模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21日表示,欧洲央行将采取必要措施抵抗欧元区当前的长期低通胀形势,包括扩大当前债券购买规模与频率等。
德拉吉当天在法兰克福“重塑欧洲”银行业会议上演讲时说,欧元区经济依然处于困境,市场对经济复苏的信心脆弱,这导致了该区域内投资不足。他强调要应对通胀过低的局势。
数据显示,欧元区10月份按年率计算的通货膨胀率为0.4%,已连续多月徘徊在历史低位。德拉吉说,欧洲央行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提升通胀与通胀预期,如果现有政策措施不足以见效,则将扩大干预规模,包括提升债券购买数量、频率或改变债券组成。
本月初,欧洲央行宣布将扩大欧洲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至2012年初水平,也即从当前2.1万亿欧元扩大至近3万亿欧元规模,而当前欧洲央行主要通过资产支持债券(ABS)购买计划、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担保债券购买扩充资产负债表。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欧元区形势未见好转,欧洲央行将扩大债券购买规模并开始购买企业债券。
英国央行
暗示将延迟加息
英国央行19日公布的11月份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MPC)9位委员以7:2的投票结果支持维持利率不变;以9:0的投票结果一致支持维持资产购买规模不变。会议纪要指出,过早收紧货币政策将使经济受到冲击。
此次会议上,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威尔和麦卡费特支持加息25个基点,支持加息的阵营并未扩大。
会议纪要显示,绝大多数决策者赞成维持当前的政策立场,但这些决策者“对于经济前景所面临风险的看法存在实质性的差异”。大多数委员预计,“经济疲软的程度可能超过预期的风险,过早收紧货币政策将导致经济容易受到冲击”,但这“有可能造成通货膨胀涨至2%的目标水平,并在随后超过这个水平”。只有少数委员认为,立即加息是必要的。
英国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英国10月通胀率同比升至1.3%,较9月时的五年低点1.2%有所回升。当月剔除能源、食品、酒和烟草等商品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1.5%,升幅与9月持平。
凯投宏观经济学家塞缪尔·图姆斯称,英国10月通胀水平微升,是今年6月以来首次出现回升,但这可能只是昙花一现。近期布伦特原油价格大降,预计汽油价格在10月到12月期间将下降6%,这将导致通胀率走低。通胀水平保持低位会使英国央行的加息步伐非常缓慢。
日本央行
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不变
继11月1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万众瞩目的新闻发布会上将推迟上调消费税以及提前举行大选两个谜底揭开后,市场期待在经济政策上与安倍不尽相同的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在19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再放“猛料”,但其最终选择按兵不动。
日本央行宣布维持当前的货币政策不变,承诺以每年80万亿日元的规模增加基础货币。黑田东彦坚称将坚持日本央行维持质化及量化的宽松政策(QQE)直到实现2%的通胀目标,但随着日本央行内部对其极力推广的QQE政策不满情绪的增加,黑田东彦面临背水一战。
责编:ZB